《片段训练》教学案例
(2022-11-01 17:29:12)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三年级习作教学要求:“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要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习作的主要内容是写“秋天的图画”。编者意图是让三年级学生借助图画,训练观察,学习表达,实际上是看图作文训练。对于刚接触习作的三年级学生来说,“观察”与“表达”都是看图作文的难点。因此我将内容定为《秋天的果园》片段训练,这种“给材料作文”,是换一种表达方式的练笔,进行这种形式的练习,要尊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用生动活泼的语言把图画情节具体化。在练笔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初步学习观察与表达的基本方法。学生会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写出来。
教学目标:
1、学会围绕中心句描写。
2、指导学生仿照本组课文写法,能用平时积累的词句把景物写清楚。
3、指导学生在观察图画时展开合理的想象,能运用比喻、拟人等到修辞手法把景物写生动。
4、培养学生写作文的兴趣,感受秋天的美好,加深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难点:展开合理的想象,能运用比喻、拟人等到修辞手法把事物写生动。
四、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引导观察、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教学主线,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带领学生走进秋天的果园,观察秋天的水果,体验,描绘秋天的果园,表达感受,既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又为学生提供了自我表现的空间,遵循了儿童的认识规律,进而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
五、教学过程:
(一)听力训练,激发兴趣
1、听课内语段,回答问题
师:我们本单元学习了“多彩的秋天”。课文中有许多有关秋天的优美语句,比如说:秋天的雨,是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抽生背诵 (提出倾听要求,找出中心句)
师:读得真棒!遆老师都想拜你为师了!现在谁来说说这段的中心句?
抽生回答(答:秋天的雨,是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师:对(出示片段),那么同学们,这段话其实是围绕着中心句中的哪个词语来描写的?
抽生回答。(答:五彩缤纷)
师:非常棒,同学们,当中心句在一段的句首时,我们也可以叫它总起句。
[设计意图:开课以“放”为主,以“秋”这个开放性命题来引入,学生结合本单元课文进行背诵,使学生很快进入状态。]
2、听课外语段,回到问题。
师:刚才陈星颐同学读得那么好!把我的朗读欲望也勾起来了,想不想听我给大家带来的一段课外的有关秋天的语段?
生:想。
师:好,注意认真听,同样要找出这一段的中心句。
师朗读。
师:同学们真厉害!我才读了一遍你们就都找到了,看来学会认真倾听真的很重要!
抽生回答。(出示片段)
师:对,这一段的中心句在什么位置?(生答:结尾。)当中心句在一段的结尾时,我们也可以把它叫做总结句。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和前一段相比,虽然中心句的位置不同,但是语段的内容都是围绕着谁来写的?
生:中心句。
师:同学们真棒,都学会总结了。
[设计意图:通过对课内外有关秋天的语句的听力训练,达到对中心句在一段话中的意义和作用的的理解,为之后的片断练习做好铺垫。同时培养了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强调倾听的重要性。]
(二)观察水果,激活语言
1、同学们课内外积累了那么多有关秋天的好词佳句。今天我就带大家一起走进秋天的果园。(板书:秋天的果园。)
师:谁能把这几话说的再具体些?
(三)作文片断练习。
1.呈现本次习作要求.
师:我这里给大家起了个头,你们有没有发现,其实我给的这句就是你要写的这一段的?
生:中心句。
师:对。(板书:中心句)
2.学生独立完成片段练习。
[设计意图:与之前的训练相衔接,引导学生围绕中心句来进行描写。]
(四)快速修改;
1.个人改。学生写完之后,自我修改。
2.个人修改完毕,同桌互评
(五)优秀片段呈现 方法认同
1、展示优秀习作
师:这是一篇同学写的片段,你看他有哪些优点和改进呢?
2、集体评改。
(六)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能把自己所看到的,想到的,听到的内容有条理地说出来,但在学生表达时有些过多的去干涉,应该放开让学生说,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同时应该给学生小练笔的时间再长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