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评余映潮老师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013-04-16 09:10:47)
标签:

教育

分类: 名师精品转载

评 余映潮老师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教学过程回放

序曲

1介绍关于普希金的主要资料,出示课件:“①他是俄国诗人,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②他的一生创作了近800首优秀的抒情诗篇。③他的诗歌,像太阳一样照耀着十九世纪的文坛,他被喻为‘诗歌的太阳’。④他的说理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问世后成为许多人激励自己的座右铭。他就是诗人普希金。”,

2教师择读读者感言: “十四岁那年,我读到了《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第一次读这首诗的时候我就知道,我不会忘了这首诗,它将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这一首诗已陪我度过许多难过的时刻,我喜欢这首诗。” ,“这是第一首吸引我的诗,初中时候我读到它,很感动”。

第一乐章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1、学生自由吟诵;

2、教师范读并指导朗读技巧(诗的基调、语速等)

指导学生读诗时可以采用两种方式——劝慰式和独白式。

(3、       个人自由读(读出作者、朗读者的名字)学生们互相交流各自读诗的感受。

(4、       谈谈诗歌给我们的人生启迪:(要乐观、坚强)

(5、       分角色(男生、女生)齐读。

第二乐章

《假如你欺骗了生活》

              宫玺

普希金有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反其题

    假如你欺骗了生活

    以为神鬼不知,心安理得

    且慢,生活并没有到此为止

    有一天,它会教你向它认错

    大地的心是诚实的

    孩子的眼睛是诚实的

    人生只有一步一个脚印

    才会有无憾的付出无愧的收获

(1、           学生自由吟诵;点名读并予以及时指导。

(2、           你认为诗中哪一、两个词最值得品味,画下来作为你发言的依据。课堂交流。

(3、           这首诗给我们的启迪是什么?(“诚实”和“执着”)

第三乐章

《假如生活重新开头》:

假如生活重新开头(节选)

          邵燕祥

  假如生活重新开头,

  我的旅伴,我的朋友——

  还是迎着朝阳出发,

  把长长的身影留在背后。

  愉快地回头一挥手!

 

假如生活重新开头,

我的旅伴,我的朋友——

依然是一条风雨的长途,

依然不知疲倦地奔走。

让我们紧紧地拉住手!

 

时间呀,时间不会倒流

生活却能够重新开头。

莫说失去的很多很多,

我的旅伴,我的朋友——

明天比昨天更长久!

 

(1、           学生齐读。

(2、           以“假如生活重新开头”开头试写四至八个句子,然后全班交流

(3、           教师范读。

(4、           这首诗给我们的启迪是什么?(要自信、自强)

尾声

教师小结:1.生活就像大自然,总是有风雨伴随着我们的生命。

2.我们要珍视生命,珍惜青春,珍爱生活。

 

 

纵观本堂课,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结构新颖

在教学设计中,余老师别出心裁地将一堂课分解为“序曲”、“第一乐章”、“第二乐章”和“第三乐章”“尾声”五个板块,犹如一曲交响乐,行云流水般地推进着整个教学进程,使课堂充满着诗意。

内容丰富

一节课涉及了三首短诗,从不同的角度丰富了学生对本诗的理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其实这也是教者通过以诗解诗的方式,巧妙地完成了对《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解读。诗歌的语言是精粹的,教师过多的阐释会稀释诗的意味,甚至破坏诗歌的意境,败坏学生的胃口。余老师采取这种方式可谓一箭双雕。

重兴趣激发

通过诗歌的学习,让学生热爱诗歌,热爱生活,是我们学习的终极目标。余老师通过几个成人的阅读感受,来带动学生对文本的关注,催生学习对诗的兴趣,真是煞费苦心。

注重实效

我们常常在语文教学中使用朗读的手段让学生感受、学习文章的语言,但是千篇一律地朗读只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倦怠。余老师指导学生读诗时采用两种方式——劝慰式(同桌互读)和独白式(读给自己听)。可以说是对本诗的创造性地朗读。同一部作品,只因改变了一下情境,就被赋予了不同的情感意味。它也使得朗读具有了实实在在的功用,而不单单是一种学习手段或方式。每个人在生活中都难免遭受挫折,读着这首诗,它使人能够呵护自己、能够关爱朋友,这样的朗读怎能不拨动心底的共鸣之弦?学生通过这个环节感受到的是语言艺术的魅力与人生思想的熏陶。作品的人文性通过具体的训练得到了圆满的实现。仿写训练让学生通过真正的创作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在切实的语言训练中完成了对诗的感受。仿写四至八个句子的弹性要求兼顾了不同水平的学生,仿照的形式又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学生非常喜欢这样的练习方式。让语文课姓语,是语文教师时刻把握的一根缰绳,一堂课下来,应该让学生有一种实实在在的收获,余老师做到了。(拓展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