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不按常理出牌”例举
(2018-06-11 07:42:13)
标签:
红楼梦特色文化 |
分类: 红楼十五钗 |
《红楼梦》“不按常理出牌”例举
(2018-6-11)
人人都说《红楼梦》是部奇书,奇在哪儿?今天的俗话有“不按常理出牌”,这本书是“不按常情落笔”。如绛珠仙子“还泪”、贾宝玉“衔玉而生”、“爱吃胭脂”、两个宝玉一模一样、秋天“棹雪而来”等等。
其实书中还有一大奇处,可以说红学家们从来不提起、不研究、不触及,就是贾府明明是个帝妃之家,怎么允许一个外孙女的住所起了帝妃的名字“潇湘馆”呢?还有一个帝妃的名号“潇湘妃子”呢?难道家里还有一位妃子不成?这难道也是符合封建社会礼法秩序,不忌讳的吗?
这里说的是林黛玉,毫无疑问,作者暗指其是“妃子”。薛宝钗呢?原先住“梨香院”,大观园落成,搬迁至“蘅芜苑”,号“蘅芜君”,有什么寓意?也是隐指妃子吗?笔者要告诉大家的是,“蘅芜”也是寓意妃子。
我们知道,蘅芜是香草名,早在《楚辞》中就被用来借代湘妃的影像,但真正将“蘅芜”纳入典故序列中的还是东晋王嘉在其著作《拾遗记》中记载的故事:
帝息于延凉室,卧梦李夫人授帝蘅芜之香。帝惊起,而香气犹著衣枕,历月不歇。帝弥思,终不复见,涕泣洽席,遂改延凉室为遗芳梦室。
故事大意指汉武帝宠妃李夫人死后,武帝常常思念。一日睡梦中李夫人授予蘅芜之香,醒来后香味犹存,数月不散。所以唐代诗人徐夤咏《梦》里才会写道:“月落灯前闭北堂,神魂交入杳冥乡。文通毫管醒来异,武帝蘅芜觉后香。”
可见,这里的“蘅芜”才真正含有帝妃的意蕴。那么历史记载上,谁是唯一被比作带有“蘅芜”标志的李夫人呢?没有别人,只此一人:杨贵妃。请看唐代文学家陈鸿在《长恨歌传》中的描写:
(唐明皇)诏高力士潜搜外宫,得弘农杨玄琰女于寿邸,既笄矣。鬓发腻理,纤秾中度,举止闲冶,如汉武帝李夫人。
洪升在创作《长生殿》时自然不会忽视这样的典故,多次将其融入戏中,浓抹重彩地加深塑造杨贵妃的“蘅芜”影像和仙景:
朕想昔时汉武帝思念李夫人,有李少君为之召魂相见,今日岂无其人!(《长生殿·雨梦》)
俺特地采蘅芜,踏穿阆苑,几度阶寻怀梦摘遍琼田。(《长生殿·觅魂》)
蘅芜烧尽魂来否?望断仙音,一片晚云秋。(《长生殿·得信》)
“采蘅芜,踏穿阆苑”中的“蘅芜”指帝妃,《红楼梦十二支曲》中的“阆苑仙葩”也是指帝妃。“潇湘馆”里的“潇湘妃子”,“蘅芜苑”里的“蘅芜君”,都是指帝妃。贾府已有一位正儿八经的帝妃,却毫无顾忌地允许一个林黛玉、一个薛宝钗也称“妃子”,她们都争夺贾宝玉,那只能是都嫁给了贾宝玉,只不过一个在先,一个在后。《红楼梦曲·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林黛玉死后,薛宝钗嫁给了贾宝玉。那么贾宝玉是什么身份地位岂不是很清楚吗?(据姬健康《潇湘馆”和“蘅芜苑”都寓意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