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主人“竹夫人”纳凉“汤婆子”取暖联想

(2018-06-01 07:15:20)
标签:

竹夫人

汤婆子

文化

分类: 红楼十五钗

红楼主人“竹夫人”纳凉“汤婆子”取暖联想

2018-6-1

清朝初年,福州鼓山涌泉寺住持和尚道霈是一位得道高僧,与闽省官员和名流交往甚密。清军下江南后,靖南王耿继茂镇守闽地,他也想见识见识这位道霈和尚。到了寺里,道霈陪着靖南王各处游览,来到道霈的禅房,在卧榻前,耿继茂想试试和尚的德行,突然问道霈:“夜里有人陪你睡觉吗?”这本是个很尴尬的发问,谁承想道霈竟坦然回答说:“有啊。不仅有,而且有两位:冬有汤婆子陪,夏有竹夫人伴。”靖南王吃了一惊,这哪里是高僧大德,一年四季有婆子、夫人陪睡,不就是个花和尚吗?忙命令道:“快传两位夫人来见我。”谁知道,传来的不是两个女人,而是两件卧具,一个叫“汤婆子”,一个叫“竹夫人”。耿继茂见了,只好尴尬地笑笑:“好,好,法师果然自在,胜过我们这些王侯!”

耿继茂是第一代靖南王耿仲明的儿子,第三代靖南王耿精忠的爹,是个北方出身的粗鲁汉子。耿继茂没见过甚至没听说过江南福建的“汤婆子”和“竹夫人”,误以为是和尚的“夫人”和“婆子”, 虽然尴尬可笑,但情有可原。且不说那时候的耿继茂不认识,就是现在的北方人,恐怕也没几个人知道“汤婆子”和“竹夫人”为何物。

所谓“竹夫人”,乃是一种用竹篾编成的圆柱形中空物体,四周有竹编网眼,根据弄堂穿风的原理,夏季睡觉供人抱在怀中纳凉。因为都是伴寝之物,古时江南文人便幽默地将其冠以“婆子”、“夫人”之名,虽然滑稽,倒也贴切;所谓“汤婆子”,其实就是一种铜质、锡质或磁质的扁圆壶,类似于今天的热水袋,里面灌上滚水(汤),冬季睡觉时用于暖被窝。

“竹夫人”和“汤婆子”乃江南特别是江浙一带人睡在床上惯常使用的卧具,北方夏天不热,用不着“竹夫人”;北方睡火炕,用不着“汤婆子”。

《红楼梦》小说中故事多有关于“汤婆子”和“竹夫人”的描写。第五十一回写宝玉晚上睡觉前,看着晴雯、麝月二人打点床铺。麝月笑道:“好姐姐,我铺床,你把那穿衣镜上的套子放下来,上头的划子划上,你的身量比我高些。”说着,便去与宝玉铺床。晴雯嗐了一声,笑道:“人家才坐暖和了,你就来闹。终久暖和不成的,我想起来汤婆子还没拿来呢。”麝月道:“这难为你想着!他素日又不要汤婆子,咱们那熏笼上暖和,比不得那屋里炕冷,今儿可以不用(汤婆子)。”宝玉房中有炕,但那是南方的炕榻,并非北方的火炕,炕是凉的,宝玉晚上也不睡在炕上,对此书中有明确交代。袭人这天因探视母病回家了,晴雯、麝月遂挪进宝玉外间,睡在下有炭火的熏笼上,那上面暖和,可以不用“汤婆子”。可见素日在自己的房间内睡床时,冬日里还是离不开“汤婆子”的。

《红楼梦》中没有明写“竹夫人”,但是通过宝钗所制的灯谜,间接描写了“竹夫人”。第二十二回交代,荣国府过元宵节,大家制灯谜猜着玩。宝钗所制的灯谜是:“有眼无珠腹内空,荷花出水喜相逢。梧桐叶落分离别,恩爱夫妻不到冬。”这个谜语是打一物件,谜底是“竹夫人”。诗谜的首句是指“竹夫人”的外形;次句是指荷花开了,盛夏来临,此物派上用场了;第三句是指梧桐落叶,秋季来临,要与此物分别了。最后一句是说竹夫人与他的主人的缘分虽然密切,但绝对到不了冬季,谁能冬日里还用“竹夫人”纳凉呢?这个谜语只有送给江南出身的文人来猜,才会顺利的猜出是夏日伴睡的“竹夫人”,倘若送给北方出身的文人,特别是从来就不知道“竹夫人”为何物的满族(旗人)文人来猜,是绝对不知所云的。

“竹夫人”的使用源远流长,首见于唐代的“夹膝竹”,宋代在江南就已普遍使用了。北宋大文豪苏轼,有《送竹几与谢秀才》一首歌咏此物:“平生长物扰天真,老去归田只此身。留我同行木上坐,赠君无语‘竹夫人’。但随秋扇年年在,莫斗琼枝夜夜新。堪笑荒唐玉川子,暮年家口若为亲。”南宋的大诗人陆游,也有《初夏幽居》一首歌咏此物:“虚堂一幅接篱巾,竹树森疏夏令新。瓶竭重招曲道士,床空新聘‘竹夫人’。寒龟不食犹能寿,弊帚何施亦自珍。枕蕈北窗宁有厌?小山终日对嶙峋。”在他们的诗中,就已把这夏夜睡眠纳凉之物戏称为“竹夫人”了。《红楼梦》中宝钗所作的灯谜诗,也不过是模仿古人声口,铺叙“竹夫人”纳凉功能的随手之作罢了,诗作意境平平,不见得有多么高明,也未必有红学家猜笨谜猜出的宝玉、宝钗“恩爱夫妻不到冬”那些莫名其妙隐喻。

“汤婆子”和“竹夫人”,都是江南人日常所用的寝具,《红楼梦》中关于寝具的描写很多,也都是江南的寝具。如第二十八回写元妃在端午节赐给娘家的节礼有“芜蓉簟一领”,就是用细竹丝编织成有芜蓉图案的席子,夏季床榻上铺设以求凉快,这在江南是十分普遍的。《红楼梦》中所写的炕,好多红学家都理解为北方的火炕,其实这是误读误判。《红楼梦》中的确有炕,但这些炕是不烧火的,有炕屛和脚踏,上面经常铺着垫子,这绝不是北方的火炕,而是南方的炕榻,主要功能也不是供人晚睡,而是主人待客或午憩(小睡)之用,贾宝玉就从来不睡怡红院中的那个炕,而是睡在内室的床上。探春室内的卧具,书中就明确交代是“拔步床”。《红楼梦》主人睡在床上,铺着芙蓉簟,夏季纳凉用“竹夫人”,冬季取暖用“汤婆子”,这是典型的江南风俗。《红楼梦》表现的是江南世族文化,而不是北方旗人生活,于此可见一斑。

如前所言,耿继茂是个北方出身的粗鲁汉子,没见过甚至没听说过江南福建的“汤婆子”和“竹夫人”, 所以误以为是和尚的“夫人”和“婆子”。由此生发联想,写《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断不是八旗子弟,而只能是深谙江南世族文化,并长期生活在江南风俗中的士子文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