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薛宝钗为什么从来不爱这些花儿粉儿?

(2018-04-24 08:11:27)
标签:

红楼梦

薛宝钗

文化

分类: 红楼十五钗

薛宝钗为什么从来不爱这些花儿粉儿?

2018-4-24

《红楼梦》第七回送宫花,香菱向那边捧了个小锦匣来。薛姨妈对周瑞家的道:“这是宫里头的新鲜样法,拿纱堆的花儿十二支。昨儿我想起来,白放着可惜了儿的,何不给他们姊妹们戴去。昨儿要送去,偏又忘了。你今儿来的巧,就带了去罢。你家的三位姑娘,每人一对,剩下的六枝,送林姑娘两枝,那四枝给了凤哥罢。”王夫人道:“留着给宝丫头戴罢了,又想着他们。”薛姨妈道:“姨娘不知道,宝丫头古怪着呢,他从来不爱这些花儿粉儿的。”

薛宝钗为什么从来不爱这些花儿粉儿?

有论者说,主要是因为王夫人不喜欢漂亮的女孩子,也不喜欢女孩子打扮,所以薛姨妈在王夫人面前说宝钗不喜欢花儿粉儿,意思是宝钗不爱打扮,这是在在王夫人面前变相夸奖宝钗。——此乃皮相之见。

还有论者表示百思而不得其解:一个妙龄少女居然不喜欢花朵!那宝钗为什么能写出像“咏白海棠”、“忆菊”、“画菊”这样的花草诗词,还由衷地说出“淡极始知花更艳”呢?

夫人和薛姨妈对话处有甲戌侧批云:“‘古怪’二字,正是宝卿身份。”松樵窃以为,薛宝钗从来不爱这些花儿粉儿,原因就在于“宝卿身份”之“古怪”。

薛宝钗有啥样的“古怪”身份?一是她常服“冷香丸”,二是她在大观园的居处名曰“蘅芜苑”。

“花儿粉儿”对于女性之功效,就是刘姥姥所说的“我虽老了,年轻时也风流,爱个花儿粉儿的”(第四十回)。花气是香的,粉味也是香的,所谓“花气袭人”、“香气袭人”—— 这是常识,古人之戴花抹粉,今人之化妆,都是为了“袭人”,太史公司马迁不是也说过“女为说(悦)己者容”吗?

薛宝钗从来不爱这些花儿粉儿,首先是因为她常服“冷香丸”,药物反应致使其身上散发出香气,如果再戴花抹粉,那就串味了,反倒不“袭人”了。

有人说,薛宝钗的体香是天生的,这是绝对没有看懂《红楼梦》!

第七回周瑞家的道:正是呢,姑娘到底有什么病根儿,也该趁早儿请个大夫来,好生开个方子,认真吃几剂,一势儿除了根才是。小小的年纪倒作下个病根儿,也不是顽的。”宝钗听了便笑道:“再不要提吃药,为这病请大夫吃药,也不知白花了多少银子钱呢。凭你什么名医仙药,从不见一点儿效。后来还亏了一个秃头和尚,说专治无名之症,因请他看了。他说我这是从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幸而先天壮,还不相干。若吃寻常药,是不中用的。他就说了一个海上方,又给了一包药末子作引子,异香异气的。不知是那里弄了来的。他说发了时吃一丸就好。倒也奇怪,吃他的药倒效验些。”

周瑞家的因问:“不知是个什么海上方儿?姑娘说了,我们也记着,说与人知道,倘遇见这样病,也是行好的事。”宝钗见问,乃笑道:“不用这方儿还好,若用了这方儿,真真把人琐碎死。东西药料一概都有限,只难得‘可巧’二字:要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十二两,夏天开的白荷花蕊十二两,秋天的白芙蓉蕊十二两,冬天的白梅花蕊十二两。将这四样花蕊,于次年春分这日晒干,和在药末子一处,一齐研好。又要雨水这日的雨水十二钱,……”周瑞家的忙道:“嗳哟!这么说来,这就得三年的工夫。倘或雨水这日竟不下雨,这却怎处呢?”宝钗笑道:“所以说那里有这样可巧的雨,便没雨也只好再等罢了。白露这日的露水十二钱,霜降这日的霜十二钱,小雪这日的雪十二钱。把这四样水调匀,和了药,再加十二钱蜂蜜,十二钱白糖,丸了龙眼大的丸子,盛在旧磁坛内,埋在花根底下。若发了病时,拿出来吃一丸,用十二分黄柏煎汤送下。”

周瑞家的听了笑道:“阿弥陀佛,真坑死人的事儿!等十年未必都这样巧的呢。”宝钗道:“竟好,自他说了去后,一二年间可巧都得了,好容易配成一料。如今从南带至北,现在就埋在梨花树底下呢。”周瑞家的又问道:“这药可有名子没有呢?”宝钗道:“有。这也是那癞头和尚说下的。叫作‘冷香丸’。”周瑞家的听了点头儿,因又说:“这病发了时到底觉怎么着?”宝钗道:“也不觉甚怎么着,只不过喘嗽些,吃一丸下去也就好些了。”

上述周瑞家的和薛宝钗的对话,是《红楼梦》一个极其重要的情节,也是多少年来没有人太在意的内容,透露的信息太多了,现择其要者论之。

第一,“冷香丸”是僧人献的“一个海上方”,专治“热毒”,但治标不治本,治病不治根。——“倒也奇怪,吃他的药倒效验些。”“吃一丸下去也就好些了。”

第二,“冷香丸”的配制成分主要是名花花蕊(白牡丹花蕊、白荷花蕊、白芙蓉蕊、白梅花蕊),调制时加了蜂蜜、白糖,因而是甘甜的,但吃时需用黄柏煎汤送下,故又是苦的。——由此可见,薛宝钗吃“冷香丸”,实际上就是吃花。——“发了病时”就吃花制的“冷香丸”,怎么能说薛宝钗不爱花儿粉儿呢?只不过她不爱将花儿戴在头上、粉儿抹在脸上罢了。

第三,任何药物都有副作用,薛宝钗吃了“冷香丸”也有副作用,就是身上散发出香气。这个请见第八回:

宝玉此时与宝钗就近,只闻一阵阵凉森森甜丝丝的幽香,竟不知系何香气,遂问:“姐姐熏的是什么香?我竟从未闻见过这味儿。”宝钗笑道:“我最怕熏香,好好的衣服,熏的烟燎火气的。”宝玉道:“既如此,这是什么香?”宝钗想了一想,笑道:“是了,是我早起吃了丸药的香气。”

说得够清楚的了,宝钗吃完“冷香丸”以后,身上就发出一种香味,“凉森森甜丝丝的幽香”。——作者在描写这个香气的时候还念念不忘突出一个“冷”字。

反过来说,宝钗不吃“冷香丸”的时候,身上是不会发出这种冷香的,所以刚宝玉问她熏什么香的时候她才说:“是我早起吃了丸药的香气”。这也证明宝钗身上自己不会发出香气,香气是吃了“冷香丸”导致的。也就是说,这是“花”做的“冷香丸”吃下去以后,从宝钗的身上发出的冷香。

薛宝钗从来不爱这些花儿粉儿,第二是因为她在大观园的住处叫“蘅芜苑”。

在第十七回里,贾政、宝玉等人游大观园,来到了蘅芜苑,这时宝钗还没搬进来住,这个情节中有很奇怪的描写:

贾政道:“此处这所房子,无味的很。”因而步入门时,忽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珑山石来,四面群绕各式石块,竟把里面所有房屋悉皆遮住,而且一株花木也无。只见许多异草:或有牵藤的,或有引蔓的,或垂山巅,或穿石隙,甚至垂檐绕柱,萦砌盘阶,或如翠带飘摇,或如金绳盘屈,或实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芬气馥,非花香之可比。贾政不禁笑道:“有趣!只是不大认识。”有的说:“是薜荔藤萝。” 贾政道:“薜荔藤萝不得如此异香。”

“蘅芜苑”院子里没有一株“花木”,但贾政一行人进到蘅芜苑以后居然闻到了一股特别的香气,“味芬气馥,非花香之可比”,贾政称之为“如此异香”,看来此香味道极其古怪、浓郁,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一点太耐人寻味了,也就是说,宝钗不光是吃了由花制作的“冷香丸”以后身体散发出“凉森森甜丝丝的幽香”,连她住的地方也是散发着奇特的异香!

薛宝钗在大观园的住处为什么叫“蘅芜苑”呢?为什么宝钗吃了“冷香丸”以后和自己的住处都有类似的异香呢?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思考一下“蘅芜苑”这个名字的来历。

“蘅芜”一词出自晋代王嘉《拾遗记》卷五所记载的汉武帝与李夫人的故事:

(汉武)帝息于延凉室,卧梦李夫人授帝蘅芜之香。帝惊起,而香气犹著衣枕,历月不歇。

从这个典故告诉我们,“蘅芜”是香草“杜蘅”和“蘼芜”的合称,李夫人给汉武帝的“蘅芜之香”就是从这些香草中提炼出来的极其特殊之香。这里提到汉武帝感觉非常惊奇,因为这个香的香气经过几个月的时间也不会从衣服和枕头里散去。所以,“蘅芜苑”的本意就是各种异草散发出奇特的香气之意,这与《红楼梦》提到的“蘅芜苑”散发着异香是完全一致的。作者称这里为“蘅芜苑”,就是为了告诉大家这里散发着异香之意,其实这才是“蘅芜苑”一名的真正来源,而且其中的内涵相当的丰富,需要我们仔细地品味。

宝钗住的“蘅芜苑”发出的怪怪的异香,而她吃了“冷香丸”以后也一样发出的怪怪的异香,这是何意?难道她住的“蘅芜苑”也是某种形式的“冷香丸”? 作者实在是太有创意了!关于蘅芜苑里的异香,书中有多处描写,只要是有关蘅芜苑的描写,都会找到这样的文字,松樵觉得作者是在努力让我们将蘅芜苑发出的异香与宝钗的“冷香丸”联系起来思考。

宝钗住的“蘅芜苑”发出异香,而她吃了“冷香丸”以后也一样发出异香,还需要戴花抹粉吗?

总而言之,吃了“冷香丸”以后发出异香,发出“凉森森甜丝丝的幽香”;“蘅芜苑”发出异香,“味芬气馥,非花香之可比”。所以,宝钗从来不爱这些花儿粉儿。这便是薛宝钗的“古怪”身份!

薛宝钗吃了“冷香丸”以后“香气袭人”,薛宝钗的住处“蘅芜苑”也“香气袭人”,那么,这“香气”要“袭”谁“人”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