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贾芹家庙窝娼聚赌不在纵容而在监管缺失

(2018-01-19 07:41:39)
标签:

贾芹

窝娼聚赌

文化

分类: 红楼十五钗

贾芹家庙窝娼聚赌不在纵容而在监管缺失

2018-1-19

贾芹何许人也?贾府草字辈远房子孙,人称“三房里的老四”,贾府小和尚小道士总管。

贾芹在《红楼梦》前八十回仅出场两次,一次暗出场,一次明出场——贾府大事或大型活动挂个名不计其内。

第二十二回文本写道:“玉皇庙并达摩庵两处,一班的十二个小沙弥并十二个小道士,如今挪出大观园来,贾政正想发到各庙去分住。不想后街上住的贾芹之母周氏,正盘算着也要到贾政这边谋一个大小事务与儿子管管,也好弄些银钱使用,可巧听见这件事出来,便坐轿子来求凤姐。”

王熙凤答应了。她让贾琏办这件事,“好歹依我这么着”,如此这般教了一套话,事情就办成了。后来贾芸也想在府里找点事做,卜世仁教训外甥贾芸:“前日我出城去,撞见了你们三房里的老四,骑着大叫驴,带着五辆车,有四五十和尚道士,往家庙去了。他那不亏能干,这事就到他了!”

贾芹这次是暗出场,再次出现就是明出场了。《红楼梦》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贾珍给族中没有工作收入的子侄们发放救济的过年东西,贾芹也来领,被贾珍教训了一顿。文本是这样写的:贾芹道:“我家里原人口多,费用大。”贾珍冷笑道:“你还支吾我。你在家庙里干的事,打谅我不知道呢。你到了那里自然是爷了,没人敢违拗你。你手里又有了钱,离着我们又远,你就为王称霸起来,夜夜招聚匪类赌钱,养老婆小子。这会子花的这个形象,你还敢领东西来?……”贾芹红了脸,不敢答应。

正说话间,人回:“北府水王爷送了字联,荷包来了。”贾珍听说,忙命贾蓉出去款待,“ 只说我不在家。”贾珍躲开去了。往后面看,说是“下回分解”,却再不提了。

“你在家庙里干的事,打谅我不知道呢。”贾芹在家庙“干的事”太过了,终于惹出事来,被人给举报了。这便是与第五十三回前后照应的第九十三回“水月庵掀翻风月案”,这一回显然是续作者对贾珍教训贾芹言论的解读,并无新意,情节也不吸引人。是回说,有人写了匿名帖儿贴在荣府大门口:“西贝草斤年纪轻,水月庵里管尼僧。一个男人多少女,窝娼聚赌是陶情。不肖子弟来办事,荣国府内好声名。”匿名帖儿被贾政知道了,非常生气。当即就叫人要“把芹儿和女尼女道等都叫进府来查办”。这件事动静太大,贾琏见实在瞒不过去,只好按着王夫人的意思,把水月庵里的女尼女道撵了出去,革掉了贾芹的差事。

贾芹哪来这么大的胆子敢于在家庙“窝娼聚赌”呢?有论者说,是因为有人纵容,比如王熙凤、贾琏。不对了,贾芹的贪婪和胡闹,不在谁纵容,而在监管缺失。论者又说了,是因为贾政的无为而治,更不对了。什么叫“无为而治”?“无为而治”出自《道德经》,是道家的治国理念。“无为而治”本意是不妄为,并不是不为。老子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而且一再强调无为才能无不为。所以“无为而治”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不过多的干预、顺其自然、充分发挥万民的创造力,做到自我实现。

教训贾芹为什么由贾珍出面?因为他是族长,此乃显义,但这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隐义。所以,“正说话间”人回“北府水王爷送了字联,荷包来了”,贾珍忙命贾蓉出去款待,嘱咐贾蓉说“我不在家”,躲开去了,往后再也不提了。文本如此写法,意在给读众留下遐想空间,琢磨出训斥贾芹由贾珍出面的隐义。隐义是什么?隐义即贾芹管理水月庵,就和贾珍管理宁国府一样,由于监管缺失,“把宁国府竟翻了过来”。“水月庵掀翻风月案”与“把宁国府竟翻了过来”, 实在是同工异曲,五十不必笑百步。

第二回文本说:“当日宁国公与荣国公是一母同胞弟兄两个。宁公居长,生了四个儿子。宁公死后,贾代化袭了官,也养了两个儿子。长名贾敷,至八九岁上便死了,只剩了次子贾敬袭了官,如今一味好道,只爱烧丹炼汞,余者一概不在心上。幸而早年留下一子,名唤贾珍,因他父亲一心想作神仙,把官倒让他袭了。他父亲又不肯回原籍来,只在都中城外和道士们胡羼。这位珍爷倒生了一个儿子,今年才十六岁,名叫贾蓉。如今敬老爹一概不管。这珍爷那里肯读书,只一味高乐不了,把宁国府竟翻了过来,也没有人敢来管他。”

贾芹总管贾府小和尚小道士后,正如贾珍所说:“你到了那里自然是爷了,没人敢违拗你。你手里又有了钱,离着我们又远,你就为王称霸起来,夜夜招聚匪类赌钱,养老婆小子。”“自然是爷了,没人敢违拗你”,“你就为王称霸起来”,这不是监管缺失是什么?监管缺失的贾芹东窗事发后,来了个算总账,“把水月庵里的女尼女道撵了出去,革掉了贾芹的差事”。可以想见,宁国府终有一天也要东窗事发,也要算总账的。何也?无他,皆因多行不义必自毙,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说几句与本文主题无直接关联的话。

由贾芹这个名字,想起第十七回里的一个细节:

这是“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贾政一行来到“稻香村”地方:

——里面纸窗木榻,富贵气象一洗皆尽。贾政心中自是欢喜,却瞅宝玉道:“此处如何?”……贾宝玉应声道:“不及‘有凤来仪’多矣。”贾政不高兴,命他再题一联:“若不通,一并打嘴!”

贾宝玉只得念道:“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贾政听了,摇头说:“更不好。”

稻香村原题作“杏帘在望”。元妃省亲时赐名曰“浣葛山庄”,后来看到贾宝玉的几首诗,又指“杏帘”一首为前三首之冠,遂将“浣葛山庄”改为“稻香村”。

贾宝玉“杏帘”那首诗其实是林黛玉代拟的,题额改了,对联似乎没动,还是“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

查“浣葛”:浣,洗涤;葛,一种蔓生植物,纤维可以织布。“浣葛”化用《诗·周南·葛覃》“薄浣我衣”,这里借用称颂妇德。“采芹”:《诗·鲁颂·泮水》:“思乐泮水,薄采其芹。”泮水,泮宫之水。泮宫即学宫,后人把考中秀才入学宫称“入泮”或“采芹”。这里“采芹人”指贾府的读书人。

从“贾芹”之“芹”字,想到曹雪芹,或许松樵多疑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