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贾政赵姨娘文化 |
分类: 红楼十五钗 |
宝玉凤姐中邪后贾政和赵姨娘穿一条裤子!
(2017-11-22)
读《红楼梦》,每每遇到一些令人难以接受的事实。细思之,则毛骨悚然,惊愕怎么会是这样!
这些令人难以接受的事实,不是谁心机深,害死了谁,也不是谁心狠手辣,面目可憎,令人不敢直视;而是相反,这些令人难以接受的事实,往往被认为是一种合情合理的寻常作为。
比如第二十五回“魇魔法姊弟逢五鬼
贾赦就是这么一位人,纵然王熙凤与贾宝玉马上就会死去的概率百分之百,但是他为怕贾母哭伤了身体,为了最后的一线希望,依然是派人各处寻僧觅道,丝毫不敢放弃,丝毫不坐以待毙。这就叫在心底坚持人情的底线吧。
但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贾政偏偏要来突破这一人情的底线,他自己不作为,坐以等待宝玉、凤姐死亡不说,反而拦住贾赦,也不让贾赦有所作为——你说他拦得不对吧,说出来的话语,也是无可辩驳的:
“儿女之数,皆有天命,非人力可强者。他二人之病出于不意,百般医治不效,想天意该如此,也只好由他们去吧。”
贾政的这一套话语,显然不能证明他无情。因为在贾政看来,这一切都只是天命所为,人不可与天抗衡,做无用功。这也就是中国古代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观念。但是,儿子、侄女要死,想着儿子、侄女起死回生,这一欲望也不能有吗?
贾赦也算是性情中人,非同于贾政这个最为典型的封建知识分子,面对贾政的话语,他虽无可辩驳,但是却不管那一套,依然百般忙乱。
贾政呢,到底是最古板的人,丝毫没有为大家悲天悯人的心所打动。别人忙别人的,他既然坚定了此种想法,他也就要忙他自己的,整整三天的时间里,他都在动员家里人为宝玉和王熙凤准备寿衣与棺材。丝毫不管贾母王夫人和那些丫头们哭得如何的寻死觅活。
当然,贾政如此冷静,也不是没有为伍之人的,赵姨娘就是一位。贾政表现得冷静,赵姨娘更是十分地冷静,说的话更是比贾政有道理,也更寻常。且看赵姨娘的话语:
“太太不必过于悲痛,哥儿已是不中用了,不如把哥儿的衣服穿好,让他早些回去,也免些苦。只管舍不得他,这口气不断,他在那世界里也受罪不安生。”
看看赵姨娘的这话,远比贾政辩解自己非无情的话语要厉害百倍。恰恰是最狠毒的人,表现出了最多情,最富有善意。
当然,世界上所有的鬼蜮伎俩,都逃不过最富有温情之人的眼睛。贾政没有骗过贾赦,赵姨娘当然就更加地瞒不过贾母。贾母啐她,骂她,正是对这种绵里藏针的行为的痛恨。
赵姨娘和贾政穿一条裤子,二人一唱一和,彼此的话语都十分的符合对方的心意。大家心急如焚,他两人吹风乘凉,贾母又怎能不生气。又怎能不骂道:“烂了舌头的混帐老婆,谁叫你来多嘴多舌的!你怎么知道他在那世里受罪不安生?怎么见得不中用了?你愿他死了,有什么好处?你别做梦!他死了,我只和你们要命。素日都不是你们调唆着逼他写字念书,把胆子唬破了,见了他老子不象个避猫鼠儿?都不是你们这起淫妇调唆的!这会子逼死了,你们遂了心,我饶哪一个!”
贾母话语直刺贾政,贾政也就仿佛触了电一般,连忙轰走赵姨娘。不孝不仁不义的罪名,贾政可是不敢担当。赵姨娘不走,贾母生气,如继续骂出什么话语,贾政也就更加难堪了。我们也完全可以说,贾政这也是在保护赵姨娘,因为贾府里,只有他俩是在一条战线上的。那两副棺材与寿衣,分明都是在赵姨娘的唆使下,贾政叫人早些准备下的。
更恐怖的是,这里贾宝玉还没有死,那里就有人向里面喊:“两口棺材都做齐了,请老爷出去看看。”贾政这是急着把宝玉放进棺材里,还是为了气死贾母?抑或只是赵姨娘的伎俩?虽然不敢妄加猜测,但是,不管怎么样,贾府里这冰火两重天的环境,也就真的有些令人毛骨悚然了。
面对这个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家庭,大家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看你,又有多少人会去留恋它呢?后来探春说自己想走,其实,最想说走的人是贾宝玉,只是他后来被那么多妹妹牵绊住了。虽然他那个时候要死了,可是他却一点都不怕,或许是他已经出窍的灵魂感觉到了这个家被冰冷所统治,感受到了贾政的去请,要死之时,他突然醒过来说:“从今以后,我可不在你们家了。快收拾收拾了,打发我去吧。”
是啊,这个家这样的狰狞不堪,被贾政搞得没有一丝温馨的气息,还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呢?
从今以后,我可不在你们家了。是贾宝玉对这个家的失望,更是一份洒脱,对于贾府没有丝毫的留恋。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有了缘分不知道珍惜,好聚好散,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如此话语,也就是作者曹雪芹代替贾宝玉刻薄贾政的一处神来之笔了。
红楼开篇就是女娲补天,虽然女娲是神不是人,但是宣扬的却是人定胜天的道理,贾政却以天命所归,漠视贾宝玉的死去,作者又怎么不痛恨这样的冷血之人呢?
临了,松樵还想说,荣国府二房的夺嫡战争,交战双方的营垒,从这里窥伺,不是很清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