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家大丫环娇杏何以侥幸?
(2017-10-26 07:06:58)
标签:
红楼梦娇杏文化 |
分类: 红楼十五钗 |
甄家大丫环娇杏何以侥幸?
(2017-10-26)
娇杏者,侥幸也。娇杏由婢而妾,由妾而正:皆侥幸也。何以曰皆侥幸?
所谓侥幸,是指由于偶然的原因而获得利益或免去不幸,很幸运。
甄家大丫环娇杏在甄士隐书房窗外花园撷花,因“嗽声”引发贾雨村“一看”,这都是偶然的,此侥幸一也。
娇杏在甄士隐书房窗外花园撷花,甄士隐与雨村携手来至书房中,方谈得三五句话,忽家人飞报:“严老爷来拜。”士隐慌的忙起身谢罪道:“恕诳驾之罪,略坐,弟即来陪。”雨村忙起身亦让道:“老先生请便。晚生乃常造之客,稍候何妨。”说着,士隐已出前厅去了。——这此都是偶然的。
甄士隐书房只剩贾雨村一人了,“且翻弄书籍解闷。忽听得窗外有女子嗽声,雨村遂起身往窗外一看,原来是一个丫鬟,在那里撷花,生得仪容不俗,眉目清明,虽无十分姿色,却亦有动人之处。雨村不觉看的呆了。”
设若没有下面的娇杏“回头两次”,贾雨村也只是“看的呆了”罢了。
娇杏“回头两次”,本出于好奇,并无爱慕之意,贾雨村误认“此女子必是个巨眼英雄,风尘中之知己也”,此侥幸二也。
“那甄家丫鬟撷了花,方欲走时,猛抬头见窗内有人,敝巾旧服,虽是贫窘,然生得腰圆背厚,面阔口方,更兼剑眉星眼,直鼻权腮。这丫鬟忙转身回避,心下乃想:‘这人生的这样雄壮,却又这样褴褛,想他定是我家主人常说的什么贾雨村了,每有意帮助周济,只是没甚机会。我家并无这样贫窘亲友,想定是此人无疑了。怪道又说他必非久困之人。’如此想来,不免又回头两次。雨村见他回了头,便自为这女子心中有意于他,便狂喜不尽,自为此女子必是个巨眼英雄,风尘中之知己也。”
甄家大丫鬟娇杏实为甄士隐的备用小妾,设若甄士隐沒有出家,贾雨村是无缘纳娇杏为妾的,此侥幸三也。
甄士隐家乃“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的“望族”,什么都不缺,就缺一个儿子,“年已半百,膝下无儿,只有一女,乳名唤作英莲,念方三岁。”紧接着甄士隐就做梦了。甄士隐做梦,源于他的主观想象或潜意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做白日梦更见其忧虑程度。所以,不用看下文,甄士隐必然是梦想得到一个儿子,至少是诉求之一。
或曰,甄士隐为什么不纳妾生子呢?不是甄士隐不纳妾生子,而是他认为纳妾会损害自己神仙一流的人品与晚节,只可作为下策备用——小说中甄家那位“生得仪容不俗,眉目清明,虽无十分姿色,却亦有动人之处”的大丫鬟娇杏,实为甄士隐的备用小妾,文本写甄妻“情性贤淑,深明礼义”,正是在暗示这一点。——娇杏于书房外撷花,应是受夫人之命,意在瞧甄士隐,不为见贾雨村。
因为甄士隐出家了,贾雨村才有机会纳娇杏为妾。
“至次日,早有雨村遣人送了两封银子,四匹锦缎,答谢甄家娘子,又寄一封密书与封肃,转托问甄家娘子要那娇杏作二房。封肃喜的屁滚尿流,巴不得去奉承,便在女儿前一力撺掇成了,乘夜只用一乘小轿,便把娇杏送进去了。雨村欢喜,自不必说,乃封百金赠封肃,外谢甄家娘子许多物事,令其好生养赡,以待寻访女儿下落。”
娇杏“命运两济”,此侥幸四也。
“却说娇杏这丫鬟,便是那年回顾雨村者。因偶然一顾,便弄出这段事来,亦是自己意料不到之奇缘。谁想他命运两济,不承望自到雨村身边,只一年便生了一子,又半载,雨村嫡妻忽染疾下世,雨村便将他扶侧作正室夫人了。”
设若娇杏像其原主人封氏一样,没有生儿子,或贾雨村嫡妻像娇杏原主人封氏一样,大难不死,贾雨村就不会将娇杏扶侧作正室夫人了。偏偏娇杏“只一年便生了一子,又半载,雨村嫡妻忽染疾下世”,岂不是侥幸?
娇杏因为偶然机缘,由一个被人役使的卑贱丫鬟,成了役使别人的阔太太。脂砚斋批语说,“娇杏”就是“侥幸”(《红楼梦》人名常用这种谐音手法,如卜世人就是“不是人”,詹光就是“沾光”之类)。丫鬃娇杏成了主子,可是她侍候过的主子小姐英莲却沦为奴婢。曹雪芹借此情节表现当时社会人们的生活荣枯不定,慨叹人世无常——“叹人世,终难定”。
娇杏是《红楼梦》中最幸运的女性,可是谁又知道这幸运后悲剧?俗话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娇杏的萧何就是贾雨村,贾雨村娶娇杏完全是美丽的错误。官场如战场,随着贾雨村的官运亨通,贾雨村越陷越深!尽早有一天,他会尝到恶果,到那时,娇杏自然也不再“侥幸”了。
娇杏还有一层意思——指她丈夫的官运也是一种“侥幸”。贾雨村因罢官而得馆,因馆而复得官,皆侥幸也。贾雨村“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之日,便是娇杏不再“侥幸”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