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贾宝玉笞挞不死、巫蛊不亡只缘“来历不小”

(2017-10-03 07:49:12)
标签:

贾宝玉

文化

分类: 红楼十五钗

贾宝玉笞挞不死、巫蛊不亡只缘“来历不小”

2017-10-3

贾宝玉何以笞挞不死、巫蛊不亡?这是因为他“来历不小”,在人间有七十多岁阳寿。

细品红楼前八十回,贾赦是很不喜欢他这个侄儿贾宝玉的,但究其根源却是在贾母那里。因为贾母不喜欢他这个大儿子,特别宠惯宝玉,所以贾赦就偏要喜欢贾母讨厌的贾环,怂恿赵姨娘夺嫡。尽管是这样,贾赦却也未曾想过要置贾宝玉于死地。嫡亲老子贾政也是不喜欢贾宝玉的,根本原因是他这个儿子“于国于家无望”。然而,贾政的不喜欢是恨铁不成钢,虽然打骂训斥是家常便饭,还曾有过一次往死里打,但公正地讲,贾政是不可能也不会置贾宝玉于死地的。在荣国府,念念不忘置贾宝玉于死地的仅有一人,就是赵姨娘。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其实这句曲词放在赵姨娘身上也挺合适,她为了欲置贾宝玉于死地也是“机关算尽”,鬼蜮法、软刀法、硬刀法三管齐下。鬼蜮法集中表现在第二十五回“魇魔法姊弟逢五鬼红楼梦通灵遇双真”,软刀法反照在第二回“这政老爹的夫人王氏,头胎生的公子,名唤贾珠,十四岁进学,不到二十岁就娶了妻生了子,一病死了。”硬刀法则显见于第三十三回“手足耽耽小动唇舌不肖种种大遭笞挞”。

在《红楼梦》时代,一个女人能长久地得到男人的爱是很不容易的,赵姨娘似乎一直拥有贾政的爱。赵姨娘是家生女儿,年轻的时候很漂亮,她从底层崛起,成了贾政的妾,从奴才向主子阶层跨进了幸运的一步,虽然在王熙凤眼里她还只是个奴才,但她育有一儿一女,在荣国府里居半个主子地位,也算不简单了。在贾政心目中,赵姨娘显然比王夫人强多了。王夫人除应酬若干大事外,就只剩下吃斋念佛了,与贾政没有多少交集。贾政对宝玉恨得要命,贬斥宝玉是他的家常便饭;王夫人对宝玉痛得要命,呵护宽容是她永恒的选择。双方都知道彼此都在乎宝玉,因此彼此对于对方爱的方式,有一种浅浅的默许,矛盾就此趋于平衡。

宝玉不爱读书,只知道贪玩,长大了没有出息,这本来不关赵姨娘什么事儿。王夫人不急,可赵姨娘急了,装出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架势,在贾政面前当起了宝玉“虎”妈角色。听听第二十五回宝玉病危时贾母对赵姨娘的痛骂便知:“素日都不是你们挑唆着逼他写字读书,把胆子瞎破了,见了他老子不像个避猫鼠儿?”贾母的痛骂,印证了赵姨娘在背后极力劝说贾政严管宝玉,让他好好读书是确有其事了。每每吹枕边风,赵姨娘就装着为宝玉的现在和未来着想。此情此景,怎的不让贾政心生感动,觉得赵姨娘甚是通情达理呢?因此,贾政更加珍惜赵姨娘。

贾母与王夫人又不是傻子,岂会识不破赵姨娘劝贾政管教宝玉读书的真正动机?贾母明白得很,第二十五回她骂赵姨娘道:“烂了舌头的混帐老婆,谁叫你来多嘴多舌的!你怎么知道他在那世里受罪不安生?怎么见得不中用了?你愿他死了,有什么好处?你别做梦!他死了,我只和你们要命……都不是你们这起淫妇调唆的!这会子逼死了,你们遂了心,我饶那一个!”王夫人更明白,第三十三回文本写道:“再看看王夫人,‘儿’一声,‘肉’一声,‘你替珠儿早死了,留着珠儿,免你父亲生气,我也不白操这半世的心了。这会子你倘或有个好歹,丢下我,叫我靠那一个!’数落一场,又哭‘不争气的儿’”。

上述贾母痛骂处有一段脂砚斋甲戌双行夹批曰:“奇语,所谓溺爱者不明,然天生必有是一段文字的。”贾母“溺爱”宝玉是事实,但贾母未必“不明”,脂批又说“然天生必有是一段文字的”,联系第三十三回王夫人的哭诉,显见婆媳二人对贾珠之死的“痛”—— 贾珠“十四岁进学,不到二十岁就娶了妻生了子,一病死了”。这都是读书走科举之路造成的,贾母与王夫人从贾珠身上吸取了血的教训。

贾母的痛骂,宣告赵姨娘 “软刀法”的破产。

“赵姨娘素日虽然常怀嫉妒之心,不忿凤姐宝玉两个,也不敢露出来”。这日正值贾宝玉的干娘马道婆来到荣国府,赵姨娘便与马道婆商讨用“鬼蜮法”彻底灭除贾宝玉。具体情节在第二十五回“魇魔法姊弟逢五鬼红楼梦通灵遇双真”中写得很详细。这一次如果不是遇到高人,贾宝玉必死无疑。文本写道:“只见宝玉大叫一声:‘我要死!’将身一纵,离地跳有三四尺高,口内乱嚷乱叫,说起胡话来了。林黛玉并丫头们都唬慌了,忙去报知王夫人、贾母等。此时王子腾的夫人也在这里,都一齐来时,宝玉益发拿刀弄杖,寻死觅活的,闹得天翻地覆。”“到了第四日早晨,贾母等正围着宝玉哭时,只见宝玉睁开眼说道: ‘从今以后,我可不在你家了!快收拾了,打发我走罢。’贾母听了这话,如同摘心去肝一般。”后来遇上高人癞头和尚与跛足道人,施法拯救了宝玉的性命。

癞头和尚与跛足道人宣告了马道婆“鬼蜮法”的失败。

“软刀法”破产,“鬼蜮法”失败,客观上使宝玉更加不喜欢读书,更加喜欢贪玩,反对“仕途经济的”的高论就出现在“鬼蜮法”失败后的第三十二回。这一切的叠加,终于使赵姨娘的“硬刀法”有了施展的舞台,详情见于第三十三回“手足耽耽小动唇舌不肖种种大遭笞挞”。

贾宝玉“于国于家无望”而“大遭笞挞”,起缘于贾雨村策划“通灵宝玉案”阴谋,点火于忠顺王府索要琪官(蒋玉菡),火上浇油于金钏儿之死。贾政道:“方才雨村来了要见你,叫你那半天你才出来;既出来了,全无一点慷慨挥洒谈吐,仍是葳葳蕤蕤。”琪官之事气得贾政“目瞪口歪”,忽见贾环带着几个小厮一阵乱跑。贾政喝令小厮“快打,快打!”贾环见了他父亲,唬的骨软筋酥,忙低头站住。贾政便问:“你跑什么?带着你的那些人都不管你,不知往那里逛去,由你野马一般!”喝令叫跟上学的人来。贾环见他父亲盛怒,便乘机说道:“方才原不曾跑,只因从那井边一过,那井里淹死了一个丫头,我看见人头这样大,身子这样粗,泡的实在可怕,所以才赶着跑了过来。”贾政听了惊疑,贾环忙上前拉住贾政的袍襟,贴膝跪下道:“父亲不用生气。此事除太太房里的人,别人一点也不知道。我听见我母亲说……”说到这里,便回头四顾一看。贾政知意,将眼一看众小厮,小厮们明白,都往两边后面退去。贾环便悄悄说道:“我母亲告诉我说,宝玉哥哥前日在太太屋里,拉着太太的丫头金钏儿强奸不遂,打了一顿。那金钏儿便赌气投井死了。”话未说完,把个贾政气的面如金纸,大喝:“快拿宝玉来!”一面说,一面便往里边书房里去,喝令:“今日再有人劝我,我把这冠带家私一应交与他与宝玉过去!我免不得做个罪人,把这几根烦恼鬓毛剃去,寻个干净去处自了,也免得上辱先人下生逆子之罪。”那贾政喘吁吁直挺挺坐在椅子上,满面泪痕,一叠声“拿宝玉!拿大棍!拿索子捆上!把各门都关上!有人传信往里头去,立刻打死!”

有人或许会说,打宝玉的是贾政,与赵姨娘何干?怎的无干?此回前半回的回目就叫“手足耽耽小动唇舌”,宝玉的这位“手足”可是赵姨娘的儿子呀!贾环在对答乃父的话语中,作者有意重复:“我听见我母亲说”、“我母亲告诉我说”,这不是明显在传递宝玉挨打她赵姨娘脱不了干系的信息吗?

如果不是王夫人、贾母及时赶到,宝玉这一次很有可能被打死。换言之,是贾母令姨娘的“硬刀法”落空。

赵姨娘欲置贾宝玉于死地的“软刀法”破产了,“鬼蜮法”失败了,“硬刀法”落空了。这是何故?因为贾宝玉“来历不小”,他是上界赤瑕宫神瑛侍者“凡心偶炽”而下世“造历幻缘”的,他脖子上挂的通灵宝玉,乃补天遗石经僧道二仙师幻化,“夹带”在神瑛侍者、绛珠仙子一干风流冤家之中,令贾宝玉诞生时衔在嘴中之宝物。通灵宝玉有知祸福、疗冤疾、除邪祟之功效,所以贾宝玉笞挞不死、巫蛊不亡,有七十岁阳寿。质言之,贾宝玉是一个“运旺时盛”的人。

松樵说贾宝玉阳寿七十多岁不是臆测的,而是计算出来的。

第一回道人说道:“你我不必同行,就此分手,各干营生去罢。三劫后,我在北邙山等你,会齐了同往太虚幻境销号。”那僧道:“最妙,最妙!”这一段文字告诉我们,神瑛侍者、绛珠仙子一干“风流冤孽”下世“造历幻缘”、“造劫历世”是有时间限制的,自始至终的跨度为“三劫”即九十年。由于“风流冤孽”们各自的具体使命不同,有的先下世,有的后下世。使命完成了,则回“太虚幻境销号”。不言而喻,他们回“太虚幻境销号”的时间也必然各不相同。

顽石“夹带”下世之时,一干“风流冤孽”中“已有一半落尘,然犹未全集”。这就是说,一干“风流冤孽”中,有一半比贾宝玉的年龄要大。“金陵十二钗”中年龄最大的是李纨,她应是最先下世的。僧道说“三劫后”带顽石前往“太虚幻境销号”,石归山下。至此,我们就可以算出贾宝玉的阳寿年龄了,九十减去李纨和贾宝玉的年龄差,就是贾宝玉的阳寿年龄。李纨的丈夫贾珠死时不到二十岁,其时贾宝玉尚在襁褓中,也就三四岁吧。李纨的年龄应该不会比贾珠大,即便大也就一两岁。李纨和贾宝玉的年龄差超不过十八岁,贾宝玉的阳寿年龄无论如何有七十多岁。

贾宝玉是一个“运旺时盛”的人,这话可是地府阎王爷驾下的都判官讲的!

第十六回“秦鲸卿夭逝黄泉路”有一段悲壮之文,说贾宝玉“运旺时盛”。文本写道:那秦钟早已魂魄离身,只剩得一口悠悠余气在胸,正见许多鬼判持牌提索来捉他。那秦钟魂魄那里肯就去,又记念着家中无人掌管家务,又记挂着父亲还有留积下的三四千两银子,又记挂着智能尚无下落,因此百般求告鬼判。无奈这些鬼判都不肯徇私,反叱咤秦钟道:“亏你还是读过书人,岂不知俗语说的:‘阎王叫你三更死,谁敢留人到五更。’我们阴间上下都是铁面无私的,不比你们阳间瞻情顾意,有许多的关碍处。”正闹着,那秦钟魂魄忽听见“宝玉来了”四字,便忙又央求道:“列位神差,略发慈悲,让我回去,和这一个好朋友说一句话就来的。”众鬼道:“又是什么好朋友?”秦钟道:“不瞒列位,就是荣国公的孙子,小名宝玉。”都判官听了,先就唬慌起来,忙喝骂鬼使道:“我说你们放了他回去走走罢,你们断不依我的话,如今只等他请出个运旺时盛的人来才罢。”众鬼见都判如此,也都忙了手脚,一面又报怨道:“你老人家先是那等雷霆电雹,原来见不得‘宝玉’二字。依我们愚见,他是阳,我们是阴,怕他们也无益于我们。”都判道:“放屁!俗语说的好,‘天下官管天下事’,自古人鬼之道却是一般,阴阳并无二理。别管他阴也罢,阳也罢,还是把他放回没有错了的。”众鬼听说,只得将秦魂放回……

上界何以要定格贾宝玉阳寿七十多岁呢?为的是神瑛侍者和通灵宝玉的使命。设若神瑛侍者早早回到赤瑕宫,顽石早归青埂峰下,神瑛侍者“造历幻缘”、“造劫历世”的使命岂能完成?通灵宝玉记录在石头上的《石头让》岂不只是半截子?小小年纪的贾巧姐后来咋样了?贾府虽然“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但并未灭绝,“兰桂齐芳”“佳谶”如何变为现实?所有这些,待到贾宝玉阳寿七十多岁以后,便一切真相大白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