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贾宝玉“大遭笞挞”原因浅析

(2017-10-02 07:36:35)
标签:

贾宝玉

文化

分类: 红楼十五钗

贾宝玉“大遭笞挞”原因浅析

2017-10-2

《红楼梦》第三十三回“手足耽耽小动唇舌 不肖种种大遭笞挞” 说:“贾母一面说话,一面又记挂宝玉,忙进来看时,只见今日这顿打不比往日,又是心疼,又是生气,也抱着哭个不了。”可见贾宝玉挨其父亲之打是经常的,“往日之打”小说里只间接写过一次,就是第三十四回“情中情因情感妹妹错里错以错劝哥哥”里薛蟠透露的:“那一回为他不好,姨爹打了他两下子,过后老太太不知怎么知道了,说是珍大哥哥治的,好好的叫了去骂了一顿。”

贾宝玉为什么经常挨打?因为动辄打骂是贾府的传统教育方式,也不独是贾宝玉经常挨打,“胆子都唬破了”,贾环见着贾政也是吓得骨软筋酥。贾赦对贾琏同样也是动辄打骂,因为贾琏没能为将石呆子的几把扇子搞到手,便用板子、棍子混打一气,而且是打脸,最后打到动不得卧床不起。宁国府的贾珍教育起儿子,打骂之外则更带着些侮辱性。贾府的老人赖嬷嬷曾对宝玉说 “当日老爷小时挨你爷爷的打,谁没看见的。老爷小时,何曾象你这么天不怕地不怕的了。还有那大老爷,虽然淘气,也没象你这扎窝子的样儿,也是天天打。还有东府里你珍哥儿的爷爷,那才是火上浇油的性子,说声恼了,什么儿子,竟是审贼!”

但是话又说回来,贾宝玉经常挨打,较之他的前辈、平辈、晚辈,矛盾颇具特殊性——所谓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因之经常挨打。贾府对贾宝玉的期望,集中表现在宁荣二公之灵对警幻仙的一番委托之言中:“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功名奕世,富贵传流,虽历百年,奈运终数尽,不可挽回者。故遗之子孙虽多,竟无可以继业。其中惟嫡孙宝玉一人,禀性乖张,生性怪谲,虽聪明灵慧,略可望成,无奈吾家运数合终,恐无人规引入正。幸仙姑偶来,万望先以情欲声色等事警其痴顽,或能使彼跳出迷人圈子,然后入于正路,亦吾兄弟之幸矣。”

贾宝玉“禀性乖张,生性怪谲”,作者在第三回“金陵城起复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中用两首《西江月》词解释得淋漓尽致: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恕松樵直言,贾宝玉经常挨打的根本原因,正在词中一句“于国于家无望”,也即前面所说的期望越高(“略可望成”),失望越大(“于国于家无望”),因之经常挨打,到了第三十三回,就“大遭笞挞”,“这顿打不比往日”,要“立刻打死”了。

将“于国于家无望”这一根本原因分解一下,贾宝玉此次“大遭笞挞”,具体原因到底有哪些呢?

分解贾宝玉此次“大遭笞挞”的具体原因,我们不难发现贾宝玉“大遭笞挞”是由三个阴谋导致的,贾政陷入三个阴谋的圈套之中。

第一个阴谋就是“通灵宝玉案”阴谋

贾雨村是靠贾府贾政的保荐起复的,后又靠王子腾“累上保本”“后补京缺”当了京官。贾雨村当了京官(京兆尹)后,一方面与荣国府大老爷贾赦、与宁国府贾珍交好,并滥用权力为贾赦夺得石呆子古扇,另一方面依旧保持同荣国府二老爷贾政的交往,常来拜访,且每次来必要见贾宝玉(第三十二回贾宝玉抱怨道:“有老爷和他坐着就罢了,回回定要见我。”)贾雨村这是要干什么?根据元妃省亲所点的第一出戏《一捧雪.豪宴》的隐伏,贾雨村这是在为制造《红楼梦》版“一捧雪案”阴谋—— “通灵宝玉案”阴谋作前期准备:贾雨村要认识贾宝玉这位“来历不小”的人物及其诞生时嘴里所衔的那块玉。而在贾政心目中,贾雨村“相貌魁伟,言语不俗”,如今又是京官, 贾政让贾宝玉去和贾雨村见面,为的是儿子将来的发展。史湘云的劝说很到位,道出了贾政的部分心声。史湘云劝说道:“如今大了,你就不愿意读书去考举人进士的,也该常常的会会这些为官做宰的人们,谈谈讲讲些仕途经济的学问,也好将来应酬事务,日后也有个朋友。”

这一次贾雨村来访,贾宝玉一听来心里就厌烦,叫他半天才磨磨蹭蹭地赶到,无精打采,贾政看了非常生气。第三十三回文本是这样写的:贾政道:“好端端的,你垂头丧气嗐些什么?方才雨村来了要见你,叫你那半天你才出来;既出来了,全无一点慷慨挥洒谈吐,仍是葳葳蕤蕤。我看你脸上一团思欲愁闷气色,这会子又咳声叹气。你那些还不足,还不自在?无故这样,却是为何?”

第二个阴谋就是忠顺亲王的蓄谋

忠顺王府的长史官(管家)向贾宝玉索要琪官(蒋玉菡),这是忠顺亲王蓄谋的一次显露。

文本写道:贾政方欲说话,忽有回事人来回:“忠顺亲王府里有人来,要见老爷。”贾政听了,心下疑惑,暗暗思忖道:“素日并不和忠顺府来往,为什么今日打发人来?”一面想,一面令“快请”,急走出来看时,却是忠顺王府长史官,忙接进厅上坐了献茶。从“素日并不和忠顺府来往”看,贾府这个贵族集团同忠顺亲王府贵族集团之间并非属于一个政治集团,且存在尖锐矛盾。贾政接待长史官非常卑恭,低三下四,可长府官却三次冷笑,盛气凌人,显见忠顺王府地位是高于贾府。

当听说长史官此来是向贾宝玉索要琪官以后,贾政“又惊又怕”,“气得目瞪口呆”。贾政认定这可是触犯权贵忠顺亲王了,有碍自己的前程且退一步,更重要的是对宫中的贾妃不利。贾政怎惹得起忠顺亲王?因而他气急败坏地大骂贾宝玉:“该死的奴才,你在家不读书也罢了,怎么又做出这些无法无天的事来!那琪官现是忠顺王爷驾前承奉的人,你是何等草芥,无故引逗他出来,如今祸及于我。”更何况,长史官所说的均为实情,连“红汗巾子”事都了如指掌,贾宝玉自己也心下自思:“这话他如何得知!他既连这样机密事都知道了,大约别的瞒他不过,不如打发他去了,免的再说出别的事来。”

虽然人人都怀疑此事系薛蟠告的密,薛蟠自己也对其妹说:“你只会怨我顾前不顾后,你怎么不怨宝玉外头招风惹草的那个样子!别说多的,只拿前儿琪官的事比给你们听:那琪官,我们见过十来次的,我并未和他说一句亲热话;怎么前儿他见了,连姓名还不知道,就把汗巾子给他了?难道这也是我说的不成?”第三十四回有一段白描写道:“原来宝钗素知薛蟠情性,心中已有一半疑是薛蟠调唆了人来告宝玉的,谁知又听袭人说出来,越发信了。究竟袭人是听焙茗说的,那焙茗也是私心窥度,并未据实,竟认准是他说的。那薛蟠都因素日有这个名声,其实这一次却不是他干的,被人生生的一口咬死是他,有口难分。”

既然“这一次却不是他干的,被人生生的一口咬死是他”,那么忠顺王府是如何知情的呢?说这个问题复杂也不尽然,这明显是在告之读众,贾府乃至怡红院有忠顺王府的眼线,进一步说明了忠顺王府和贾府存在尖锐矛盾。难道读众没有发现,通观《红楼梦》前八十回,贾府唯一的政敌便是忠顺王府。

第三个阴谋就是荣国府二房的夺嫡阴谋

府贾政送走忠顺王府长史官后,遇见了惶惶张张的贾环,宝玉又被套上一个逼淫母婢的罪名,这可是大不孝。文本写道:

才回身,忽见贾环带着几个小厮一阵乱跑。贾政喝令小厮“快打,快打!”贾环见了他父亲,唬的骨软筋酥,忙低头站住。贾政便问:“你跑什么?带着你的那些人都不管你,不知往那里逛去,由你野马一般!”喝令叫跟上学的人来。贾环见他父亲盛怒,便乘机说道:“方才原不曾跑,只因从那井边一过,那井里淹死了一个丫头,我看见人头这样大,身子这样粗,泡的实在可怕,所以才赶着跑了过来。”贾政听了惊疑,问道:“好端端的,谁去跳井?我家从无这样事情,自祖宗以来,皆是宽柔以待下人。——大约我近年于家务疏懒,自然执事人操克夺之权,致使生出这暴殄轻生的祸患。若外人知道,祖宗颜面何在!”喝令快叫贾琏、赖大、来兴。小厮们答应了一声,方欲叫去,贾环忙上前拉住贾政的袍襟,贴膝跪下道:“父亲不用生气。此事除太太房里的人,别人一点也不知道。我听见我母亲说……”说到这里,便回头四顾一看。贾政知意,将眼一看众小厮,小厮们明白,都往两边后面退去。贾环便悄悄说道:“我母亲告诉我说,宝玉哥哥前日在太太屋里,拉着太太的丫头金钏儿强奸不遂,打了一顿。那金钏儿便赌气投井死了。”话未说完,把个贾政气的面如金纸,大喝:“快拿宝玉来!”一面说,一面便往里边书房里去,喝令:“今日再有人劝我,我把这冠带家私一应交与他与宝玉过去!我免不得做个罪人,把这几根烦恼鬓毛剃去,寻个干净去处自了,也免得上辱先人下生逆子之罪。”众门客仆从见贾政这个形景,便知又是为宝玉了,一个个都是啖指咬舌,连忙退出。那贾政喘吁吁直挺挺坐在椅子上,满面泪痕,一叠声“拿宝玉!拿大棍!拿索子捆上!把各门都关上!有人传信往里头去,立刻打死!”众小厮们只得齐声答应,有几个来找宝玉。

根据回目“手足耽耽小动唇舌”,贾环“拉着太太的丫头金钏儿强奸不遂,打了一顿”实属诬告。贾环的诬告令贾政“气的面如金纸” ,对盛怒之下的贾政无异于火上浇油。在贾政眼中这简直就等同于弑君杀父。所以才有贾政说的“到这步田地还来解劝,明日酿到他弑君杀父,你们才不劝不成”。在贾政看来,对于这样一个不忠不孝的逆子,打死了倒是正经。

实事求是地说,宝玉对金钏之死是负有一定责任的。第三十回贾宝玉来到王夫人房中,和金钏开玩笑说:“我讨了你到我屋里去。”金钏说:“你忙什么,金簪掉在井里有你的。”被王夫人听见了,起来打了金钏一耳光,并定要金钏离去,苦苦哀求还是不行。金钏含羞忍辱赌气自尽。客观地说,如果没有宝玉轻薄的调戏,是不会导致金钏的死亡的。

问题在于,贾环为什么要“手足耽耽小动唇舌”?即贾环为什么要诬告宝玉?这同贾环推倒蜡台烧坏宝玉的脸,同贾环之母赵姨娘买通马道婆施巫术要宝玉的命是一脉相承的,此乃荣国府二房的夺嫡斗争的精彩表演——荣国府二房的夺嫡阴谋贯穿《红楼梦》始终。

综上所述,“通灵宝玉案”阴谋,忠顺亲王的蓄谋,以及荣国府二房的夺嫡阴谋,是宝玉“大遭笞挞”的具体原因或曰直接原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