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松樵
松樵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9,519
  • 关注人气:58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元佳节贾政悲谶语浅议

(2017-02-13 08:14:44)
标签:

上元佳节

贾政悲谶语

分类: 红楼十五钗

上元佳节贾政悲谶语浅议

2017-2-13

《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制灯迷贾政悲谶语”,虽云上元佳节,但并非是正月十五,而是正月二十二,薛宝钗生日的第二天。这天元妃差太监送出一个灯谜儿,命贾府小姐们你们去猜,猜着了每人也作一个送进宫去。贾母见元春这般有兴,自己越发喜乐,便命速作一架小巧精致围屏灯来,设于当屋,命他姊妹各自暗暗的作了,写出来粘于屏上,然后预备下香茶细果以及各色玩物,为猜着之贺。贾政朝罢,见贾母高兴,况在节间,晚上也来承欢取乐。设了酒果,备了玩物,上房悬了彩灯,请贾母赏灯取乐。贾母因说:“你瞧瞧那屏上,都是他姊妹们做的,再猜一猜我听。”贾政答应,起身走至屏前,只见头一个写道是:

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

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

贾政又看道:

天运人功理不穷,有功无运也难逢。

因何镇日纷纷乱,只为阴阳数不同。

又往下看是:

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

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又看道是:

前身色相总无成,不听菱歌听佛经。

莫道此生沉黑海,性中自有大光明。

以上四只谜,贾政都猜对了。这可是贾府四位千金元、迎、探、惜所制啊,贾政心内沉思道:“娘娘所作爆竹,此乃一响而散之物。迎春所作算盘,是打动乱如麻。探春所作风筝,乃飘飘浮荡之物。惜春所作海灯,一发清净孤独。今乃上元佳节,如何皆作此不祥之物为戏耶?”——此乃贾政“悲谶语”点题之思也。因而贾政心内愈思愈闷,因在贾母之前,不敢形于色,只得仍勉强往下看去。只见后面写着七言律诗一首,却是宝钗所作,随念道:

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总无缘。

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

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

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

这只谜贾政自然也猜出来了,但未说出谜底。贾政心内自忖道:“此物还倒有限。只是小小之人作此词句,更觉不祥,皆非永远福寿之辈。”——此更是贾政“悲谶语”点题之思。贾政想到此处,愈觉烦闷,大有悲戚之状,因而将适才的精神减去十分之八九,只垂头沉思。

这里有一个问题,虽然贾政只“看”和“猜”了元、迎、探、惜四春和宝钗的谜语,但并不表明黛玉、湘云未制,而是因为贾母对贾政云:“你竟不必猜了,去安歇罢。让我们再坐一会,也好散了。”贾母贾政母子之举,分明是在隐伏,贾宝玉未来的妻子是薛宝钗。尽管贾母力主“木石姻缘”,贾宝玉和林黛玉终究不能牵手;尽管史湘云有金麒麟,但她不可能与贾宝玉有缘。元、迎、探、惜四春谜语成谶语,贾政剖析得甚为清楚,贾元春“一响而散”,“虎兕相逢大梦归”;贾迎春一生遭际“乱如麻”,不得其夫何,“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贾探春如风筝“飘飘浮荡”,远嫁水国异邦;贾惜春“清净孤独”,“堪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元、迎、探、惜者,原应叹息也。

贾政未说出宝钗所作之谜的谜底,但他点评得十分明白:“小小之人作此词句,更觉不祥,皆非永远福寿之辈。”

谜底应是“更香”。“更香”何物?古人没有钟表,用于夜晚计时而特制的一种香。即在香上标出刻度,根据燃点后的香的长短,来计算时间的长短和迟早。“更香”之“更(gēng)”,是一个时间段的量词。受科技水平和计时手段的限制,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称五夜。一更在戌时一刻(19:12左右),称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二更在亥时三刻(21:36左右),名人定,又名定昏等;三更在子时整(00:00),名夜半,又名子夜、中夜等;四更在丑正二刻(02:24),名鸡鸣,又名荒鸡;五更在寅正四刻(04:48),称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

“朝罢谁携两袖香”,化用杜甫《和贾至早朝大明宫》中“朝罢香烟携满袖”。古时上朝,皇帝接见群臣,大殿上燃烧熏香。很自然,臣子下朝归来袖子里还带有庙堂上熏香味。宝钗谜底为“更香” ,言臣子下朝归来袖子里的这香并非“更香”之香,而是熏香之香。

“琴边衾里总无缘”,琴为乐器,衾为被褥,言抚琴时所点燃之香与熏被褥之香都不是“更香”。

“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鸡人”是皇宫中专职守夜的报时官。他们头戴象征雄鸡红冠的“绛帻”,每夜守候在宫门外,专等鸡叫的时候向宫中报晓。”。由于更香本身有计时的功能,所以是“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即整个夜晚。一般的炉香点上一段时间后就需要添加香料。“更香”一支可以燃烧到五更,不需要添料,所以“五夜无烦侍女添”。

“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这两句用不着解释,因为更香燃烧的特点就是“焦首”和“煎心”——点燃头,且烧的是芯子。

“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更香是不理会世间风雨阴晴变迁的,但它的默默燃烧却提醒人们要珍惜每一寸光阴。

以上为宝钗诗谜的字面含义,既然是“贾政悲谶语”,我们的重心当然是探索宝钗诗谜的的隐义了。贾政自忖“小小之人作此词句,更觉不祥,皆非永远福寿之辈”,“皆非”二字表明贾政所悲的绝不只宝钗,还有宝玉。“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两无缘”,隐伏宝钗与宝玉的“金玉良缘”是没有缘分的婚姻;“晓筹不用鸡人报,午夜无烦侍女添。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从外在的行为和内在的心理两方面描述宝钗与宝玉婚后的不幸与煎熬;“光阴荏苒须当借,风雨阴晴任变迁”,最后一句写宝钗面对“风雨阴晴”的“变迁”,以达观的心态面对现实。“皆非永远福寿之辈”,宝玉出家了,宝钗因“得是非”而以一股金簪自杀了。

合元、迎、探、惜四春和宝钗的谜语共悲之,“贾政悲谶语”的核心是:原应叹息薛宝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