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议史湘云和翠缕主仆论阴阳的显义和隐义

(2017-01-26 08:07:41)
标签:

史湘云

翠缕

阴阳

麒麟恋

分类: 红楼十五钗

浅议史湘云和翠缕主仆论阴阳的显义和隐义

          2017-1-26


第三十一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中,有一大段史湘云和翠缕主仆论阴阳的文字:

翠缕道:“这荷花怎么还不开?”史湘云道:“时候没到。”翠缕道:“这也和咱们家池子里的一样,也是楼子花?”湘云道:“他们这个还不如咱们的。”翠缕道:“他们那边有棵石榴,接连四五枝,真是楼子上起楼子,这也难为他长。”史湘云道:“花草也是同人一样,气脉充足,长的就好。”翠缕把脸一扭,说道:“我不信这话。若说同人一样,我怎么不见头上又长出一个头来的人?”

湘云听了由不得一笑,说道:“我说你不用说话,你偏好说。这叫人怎么好答言?天地间都赋阴阳二气所生,或正或邪,或奇或怪,千变万化,都是阴阳顺逆。多少一生出来,人罕见的就奇,究竟理还是一样。”翠缕道:“这么说起来,从古至今,开天辟地,都是阴阳了?”湘云笑道:“糊涂东西,越说越放屁。什么‘都是些阴阳’,难道还有个阴阳不成!‘阴’‘阳’两个字还只是一字,阳尽了就成阴,阴尽了就成阳,不是阴尽了又有个阳生出来,阳尽了又有个阴生出来。”翠缕道:“这糊涂死了我!什么是个阴阳,没影没形的。我只问姑娘,这阴阳是怎么个样儿?”

湘云道:“阴阳可有什么样儿,不过是个气,器物赋了成形。比如天是阳,地就是阴;水是阴,火就是阳;日是阳,月就是阴。”翠缕听了,笑道:“是了,是了,我今儿可明白了。怪道人都管着日头叫‘太阳’呢,算命的管着月亮叫什么‘太阴星’,就是这个理了。”

湘云笑道:“阿弥陀佛!刚刚的明白了。”翠缕道:“这些大东西有阴阳也罢了,难道那些蚊子、虼蚤、蠓虫儿、花儿、草儿、瓦片儿、砖头儿也有阴阳不成?”

湘云道:“怎么有没阴阳的呢?比如那一个树叶儿还分阴阳呢,那边向上朝阳的便是阳,这边背阴覆下的便是阴。”翠缕听了,点头笑道:“原来这样,我可明白了。只是咱们这手里的扇子,怎么是阳,怎么是阴呢?”

湘云道:“这边正面就是阳,那边反面就为阴。”翠缕又点头笑了,还要拿几件东西问,因想不起个什么来,猛低头就看见湘云宫绦上系的金麒麟,便提起来问道:“姑娘,这个难道也有阴阳?”

湘云道:“走兽飞禽,雄为阳,雌为阴;牝为阴,牡为阳。怎么没有呢!”翠缕道:“这是公的,到底是母的呢?”湘云道:“这连我也不知道。”翠缕道:“这也罢了,怎么东西都有阴阳,咱们人倒没有阴阳呢?”

湘云照脸啐了一口道:“下流东西,好生走罢!越问越问出好的来了!”翠缕笑道:“这有什么不告诉我的呢?我也知道了,不用难我。”湘云笑道:“你知道什么?”翠缕道:“姑娘是阳,我就是阴。”说着,湘云拿手帕子握着嘴,呵呵的笑起来。翠缕道:“说是了,就笑的这样了。”湘云道:“很是,很是。”翠缕道:“人规矩主子为阳,奴才为阴。我连这个大道理也不懂得?”湘云笑道:“你很懂得。”

史湘云和翠缕主仆论阴阳,亦庄亦谐,把本来枯燥乏味的阴阳理论解说得形象动人。析其显义,主要有二:

其一,阐述了阴阳理论的核心。

阴阳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阴阳是中国古代文明中对蕴藏在自然规律背后的、推动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基础因素的描述,是各种事物孕育、发展、成熟、衰退直至消亡的原动力,是奠定中华文明逻辑思维基础的核心要素。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阴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宋代周敦颐《太极图说》),万物的化生源于阴阳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一哲学思想始自先秦诸家,如《荀子·礼记》说:“天地和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又说:“天地感而为万物化生”从而指出阴阳交感是万物化生的变化和根本条件,其中的“合”,“接”,“感应”等都具有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之意。故又可以说天地阴阳之间的相互作用乃是万物生成和变化的肇始。

《红楼梦》作者是巨擘鸿儒,深谙中国传统文化,书中氤氲着浓重的儒释道思想,尤其是道家和儒家思想。我们知道,易经是道家和儒家的共同经典。阴阳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阴’‘阳’两个字还只是一字,阳尽了就成阴,阴尽了就成阳,不是阴尽了又有个阳生出来,阳尽了又有个阴生出来。”史湘云这段话所阐述的正是阴阳理论的核心,这段话纠正了很多人的误解,误以为阳是一种东西,阴又是另外一种东西。正确的理解就是如史湘云说的阴阳是一体的两个方面,阳尽了就成阴,阴尽了就成阳。史湘云的这段论述深刻地道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一体、阴长阳消、阴消阳长、阴阳交替、阴阳转化的思想内涵——这种思想贯穿了《红楼梦》这部小说的始终。

其二,引出“赤金点翠的麒麟”。

文本写道:一面说,一面走,刚到蔷薇架下,湘云道:“你瞧那是谁掉的首饰,金晃晃在那里。”翠缕听了,忙赶上拾在手里攥着,笑道:“可分出阴阳来了。”说着,先拿史湘云的麒麟瞧。湘云要他拣的瞧,翠缕只管不放手,笑道:“是件宝贝,姑娘瞧不得。这是从那里来的?好奇怪!我从来在这里没见有人有这个。”湘云笑道:“拿来我看。”翠缕将手一撒,笑道:“请看。”湘云举目一验,却是文彩辉煌的一个金麒麟,比自己佩的又大又有文彩。湘云伸手擎在掌上,只是默默不语,正自出神,忽见宝玉从那边来了……

这个“文彩辉煌的一个金麒麟”,便是贾母清虚观之行张道士“敬贺” 贾宝玉的那一个“赤金点翠的麒麟”。翠缕何以讲“是件宝贝,姑娘瞧不得”?因为她辨认出来了,这是一个“公”麒麟,言外之意,“湘云宫绦上系的金麒麟”,是一个“母”麒麟。再往下,湘云得知,她们捡到的这个“文彩辉煌的一个金麒麟”,是贾宝玉不小心遗落的。史湘云笑道:“幸而是这个,明儿倘或把印也丢了,难道也就罢了不成?”宝玉笑道:“倒是丢了印平常,若丢了这个,我就该死了。”

那么,史湘云和翠缕主仆论阴阳的隐义是什么呢?简单又不简单,就是回目“因麒麟伏白首双星”—— 这是简单,怎么又不简单呢?因为对“因麒麟伏白首双星”的解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最具代表性的的一说为:白首双星特指牛郎和织女,那么“因麒麟伏白首双星”只能是宝玉跟史湘云在本书结局会有一段暮年再聚首的姻缘。

此一说的错误在于逻辑混乱不堪,根本不懂几千年的中国历史。贾宝玉的结局是出家做和尚了,和尚岂有随便还俗之理?若不还俗,自然就不可能“有一段暮年再聚首的姻缘”。况且,根据曹氏的创作原意,贾宝玉出家时是留有遗腹子的,遗腹子贾桂和李纨之子贾兰“兰桂齐芳”(第七十五回“新词得佳谶”),飞黄腾达,光耀门楣,使贾府复兴。母亲薛宝钗因“得是非”自杀身亡,贾桂不可能不拜遍寺庙寻父。设想贾宝玉“暮年”不归贾府认子,而去与史湘云“再聚首”,而且还“姻缘”,这可能吗?更何况,第三十一、第三十二两回反复说到史湘云已“议婚”(订婚),刚刚“议婚”,就用回目预言“宝玉跟史湘云在本书结局会有一段暮年再聚首的姻缘”,曹氏会这么做吗?史湘云跟谁也未曾结过婚,她是一个与未婚夫没有见过面就当了寡妇的“贞女”——《红楼梦曲.乐中悲》唱曰:“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见松樵《曹雪芹深藏的惊天隐秘——史湘云是个贞女》2016-3-25天涯博客)

“白首双星特指牛郎和织女”此乃常识错误。称“牛郎和织女”为“双星”没有什么不妥,但加上“白首”就傻冒了。殊不知,“牛郎和织女”是神仙,他们是不老的,如同啰吒、红孩儿永远是小婴孩一样。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其实并没有像有些红学家说的那样复杂,明摆着是在说张道士和贾母当年也有一段刻骨铭心的悲剧姻缘。——同为姻缘悲剧,但当事人的结局迥异,引发沉重思考。(见松樵《“因麒麟伏白首双星”没有那么复杂》2016-3-31天涯博客)

我们知道,史湘云是贾母娘家的嫡亲侄孙女,很受贾母疼爱。史湘云之父死后,贾母曾将她接到自己身边住了多年。这个雌性金麒麟原本是贾母珍藏之物,因疼爱史湘云而赠之。

贾宝玉的那个雄性金麒麟是清虚观张道士“敬贺”的。张道士怎么会有个“赤金点翠的麒麟”?偏曹氏又拟回目“因麒麟伏白首双星”,这其中的关联太紧密了。通部红楼,年纪八十岁以上的“白首”老人,仅有四位——张道士、贾母、刘姥姥、贾代儒,刘姥姥、贾代儒与麒麟无关,自可剔除,与与麒麟有关的“白首”老人就只有张道士和贾母了。“因麒麟伏白首双星”,隐伏张道士和贾母当年的“麒麟恋”。 “麒麟恋”虽被贾史两府的权势棒打,但当事人都坚强地生存下来,张道士出家,贾母嫁入豪门,如今都已是八十多岁的“白首”老人了。老年夫妻自是“白首双星”,年轻时曾经婚约之恋而遭棒打鸳鸯,老来相聚,同样是“白首双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