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琴艺术形象折射曹雪芹游历影子
(2016-11-19 07:38:14)
标签:
薛宝琴 |
分类: 红楼十五钗 |
薛宝琴艺术形象折射曹雪芹游历影子
(2016-11-19)
《红楼梦》的作者写《红楼梦》的动机之一,就是展示其诗才,以诗言志。一览古典小说作品,里中诗词曲赋之多,《红楼梦》断然为冠。如果说贾宝玉这一艺术形象有作者个性影子的话,那么,薛宝琴这一艺术形象定便有其游历的影子。例如十首怀古诗,有七处在金陵周边,作者定是曾经“走过”的。
《红楼梦》第五十回回末写道:薛宝琴走过来笑道:“我从小儿所走的地方的古迹不少,我今拣了十个地方的古迹,作了十首怀古的诗。诗虽粗鄙,却怀往事,又暗隐俗物十件,姐姐们请猜一猜。”众人听了,都说:“这倒巧,何不写出来大家一看?”
第五十一回回初写道:众人闻得薛宝琴将素习所经过各省内的古迹为题,作了十首怀古绝句,内隐十物,皆说这自然新巧。都争着看时,只见写道是:
赤壁怀古 其一
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名姓载空舟。
喧阗一炬悲风冷,无限英魂在内游。
交趾怀古 其二
铜铸金镛振纪纲,声传海外播戎羌。
马援自是功劳大,铁笛无烦说子房。
钟山怀古 其三
名利何曾伴汝身,无端被诏出凡尘。
牵连大抵难休绝,莫怨他人嘲笑频。
淮阴怀古 其四
壮士须防恶犬欺,三齐位定盖棺时。
寄言世俗休轻鄙,一饭之恩死也知。
广陵怀古 其五
蝉噪鸦栖转眼过,隋堤风景近如何。
只缘占得风流号,惹得纷纷口舌多。
桃叶渡怀古 其六
衰草闲花映浅池,桃枝桃叶总分离。
六朝梁栋多如许,小照空悬壁上题。
青冢怀古 其七
黑水茫茫咽不流,冰弦拨尽曲中愁。
汉家制度诚堪叹,樗栎应惭万古羞。
马嵬怀古 其八
寂寞脂痕渍汗光,温柔一旦付东洋。
只因遗得风流迹,此日衣衾尚有香。
蒲东寺怀古 其九
小红骨贱最身轻,私掖偷携强撮成。
虽被夫人时吊起,已经勾引彼同行。
梅花观怀古 其十
不在梅边在柳边,个中谁拾画婵娟。
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
众人看了,都称奇道妙。宝钗先说道:“前八首都是史鉴上有据的;后二首却无考,我们也不大懂得,不如另作两首为是。”黛玉忙拦道:“这宝姐姐也忒‘胶柱鼓瑟’,矫揉造作了。这两首虽于史鉴上无考,咱们虽不曾看这些外传,不知底里,难道咱们连两本戏也没有见过不成?那三岁孩子也知道,何况咱们?”探春便道:“这话正是了。”李纨又道:“况且他原是到过这个地方的。这两件事虽无考,古往今来,以讹传讹,好事者竟故意的弄出这古迹来以愚人。比如那年上京的时节,单是关夫子的坟,倒见了三四处。关夫子一生事业,皆是有据的,如何又有许多的坟?自然是后来人敬爱他生前为人,只怕从这敬爱上穿凿出来,也是有的。及至看《广舆记》上,不止关夫子的坟多,自古来有些名望的人,坟就不少,无考的古迹更多。如今这两首虽无考,凡说书唱戏,甚至于求的签上皆有注批,老小男女,俗语口头,人人皆知皆说的。况且又并不是看了《西厢》《牡丹》的词曲,怕看了邪书。这竟无妨,只管留着。”宝钗听说,方罢了。大家猜了一回,皆不是。
不是“大家猜了一回,皆不是”,而是不能将“谜底”写出来。何故?因为“谜底”有两个特点,一是“俗物”,常见之物,二是“诱导”,令读者对“俗物”发生联想。直白地说,作者绝非发思古之幽情,而是显历史之我见,而这“我见”就在《红楼梦》文本之中。“俗物”者,表也,现象也。“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将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的本质,此乃《红楼梦》之真谛。
自《红楼梦》问世以来,“十首怀古绝句诗谜”就成了研究者不解之谜,绕道而走者诸多,钻故纸堆者不少,不着边际胡乱猜想者更多。比如,有人猜“赤壁怀古”暗隐“鼎”,此属低级错误,“鼎”是“俗物”么?有人猜“梅花观怀古”暗隐“芙蓉”,“芙蓉”是“俗物”么?以上言论,正是拙文《浅议薛宝琴新编怀古诗》之缘起。
先告白谜底:“薛小妹新编怀古诗”暗隐的十件“俗物”分別为:赤壁怀古(荷灯),交趾怀古(马鞭),钟山怀古(上马石),淮阴怀古(竹棍),广陵怀古(巴斗),桃叶渡怀古(明镜),青冢怀古(墨斗),马嵬怀古(胰皂),蒲东寺怀古(骨针),梅花观怀古(纨扇)。
下面分别浅议之。“浅议”前,先介绍一下荣誉作者薛宝琴。
一、薛宝琴不符合收入“金陵十二钗”( 正册)的条件,其最终命运应是“不在梅边在栁边”。
薛宝琴是《红楼梦》第四十九回才出场的重要人物。小时跟父亲跑过不少地方,薛姨妈的侄女,薛蝌的胞妹,薛宝钗的堂妹。长得十分美貌,贾母甚是喜爱,夸她比画上的还好看,曾有意将她说给贾宝玉为妻,王夫人认其为干女儿。她自幼读书识字,本性聪敏,在大观园里曾作《新编怀古诗》十首。
薛宝琴一露面,书中就把她描写成一个超群轶伦的人物。宝玉说:“更奇在你们成日家只说宝姐姐是绝色人物,你们如今瞧瞧他这妹子,更有大嫂嫂这两个妹子,我竟形容不出了……”晴雯说:“……大太太的一个侄女儿,宝姑娘一个妹妹,大奶奶两个妹妹,到象一把子四根水葱儿。”探春说:“……据我看,连他姐姐并这些人,总不及他。”宝琴竟然超过了群芳之冠宝钗,所以贾母一见就“逼着太太认了干女儿了”,并且给了她一件金翠辉煌的凫靥裘。宝钗说:“……我就不信我哪些儿不如你?”连最豁达大度的宝钗都开玩笑地流露了妒意。后来作诗,宝琴又显露了非凡的才华,“宝玉见宝琴年纪最小,才又敏捷,深为奇异。黛玉湘云二人斟了一小杯酒齐贺宝琴。”连诗才最敏捷的黛玉、湘云也对宝琴的诗才表示佩服。
宝琴如此绝色奇才,书中又写她“年轻心热”等许多优点,几乎成了《红楼梦》中第一完人。确实,黛玉身体不好,宝钗世故,湘云有口无心,也发过“经济酸论”,探春对生母的态度惹人讥评,十二钗中的佼佼者哪一位能象宝琴那样完美无缺呢?薛宝琴在《红楼梦》中的地位确实是奇特的。
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时,“当下随了仙姑进入二层门内,只见两边配殿皆有匾额对联,一时看不尽许多,惟见有处写的是痴情司,结怨司、朝啼司、夜哭司、春感司、秋悲司”,旁有脂批曰:“虚陪六个”,原来太虚幻境中并不是仅仅有一个薄命司。由此可以明白,象薛宝琴、邢岫烟,李纹、李绮都不入薄命司,而属于“虚陪”的人物。所以她们迟到第四十九回才出场,因为她们本来只是“虚陪”,不是书中主角。有人根据贾母曾露出意思为宝玉求配宝琴,就说原作中也有贾母变心、否定宝黛婚姻的构思,实为皮相之见。宝琴是“虚陪”的人物,所以作者不妨借她“间色”。如果说贾母为宝玉求配宝琴时不考虑黛玉,那么她不是同样没有考虑宝钗吗?读《红楼梦》如果看得太板,常要“被作者瞒过”,上大当的。
薛宝琴早巳许配给梅翰林之子,因而书中有“琉璃世界白雪红梅”一回文字,写宝琴“披着凫靥裘站在山坡上遥等,身后一个丫环抱着一瓶红梅”,“就象老太太屋里挂的仇十洲画的双艳图”,可是“那画的哪里有这件衣裳,人也不能这样好”。这里用谐音暗示之意是很明显的。薛宝琴之“薛”正是白雪之“雪”,梅翰林之“梅”正是红梅之“梅”。“琉璃世界白雪红梅”也正是一种“引文”,暗隐薛宝琴早巳许配给梅翰林之子。
在《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在太虚幻境的“薄命司”里,偷看了暗示书中诸女子命运的簿册,首先翻开的是“金陵十二钗又副册”,只看了关于晴雯和袭人的两页便掷下了,从中读者可以领悟,“又副册”里大概收的都是与晴、袭相类似的大丫头,估计紫鹃、莺儿等都在其中;后来又写到揭看“金陵十二钗副册”,却只看了一页,是关于香菱的,因“仍不解”,竟又掷下,不过读者可以猜出,“副册”里收的,可能还有平儿那样的身份以上的女子。宝玉完全翻阅一遍的,是“金陵十二钗正册”,按顺序,是林黛玉、薛宝钗并列,然后是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李纨、巧姐、秦可卿。后来警幻仙姑让他聆听“新制《红楼梦》十二支”词曲(实际上是十四支),对金陵十二钗命运暗示的顺序也是这样。
在《红楼梦》第四回里,出现了至关重要的“护官符”,开列出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稍微研究一下“金陵十二钗正册”的名单就不难发现,里面除了妙玉一位,其余十一位都是四大家族的成员,元、迎、探、惜是贾家小姐;史湘云是贾母娘家史家的小姐;林黛玉是贾母女儿的女儿,虽然姓了林,其实是贾、史两大家族的骨血;王熙凤既是王家的小姐,又嫁到了贾家为媳,她的女儿巧姐不消说也兼有贾、王两族的血脉;李纨和秦可卿本身不是四大家族的血统,但她们嫁到贾家为媳,也就取得了贾家的身份。妙玉是贾府家庙栊翠庵住持,“他因不合时宜,权势不容,竟投到这里来”。 这座家庙不比贾府其他家庙,栊翠庵就在大观园。妙玉进贾府不似其他小尼姑是买来的,而是下帖子请来的。第十八回文本写道:王夫人不等回完,便说:“既这样,我们何不接了他来。”林之孝家的回道:“请他,他说:‘侯门公府,必以贵势压人,我再不去的。’”王夫人道:“他既是官宦小姐,自然骄傲些,就下个帖子请他何妨。”贾府里与妙玉性情相投的有四人:一个是邢岫烟,一个是惜春,一个是黛玉,一个是宝玉。按说,“金陵十二钗正册”里应该全收四大家族的成员,据以上介绍,将妙玉作为特例收入“金陵十二钗正册”似也沒有什么不妥,而且还排在第六,根本不存在什么“钗不够,妙玉凑”问题。至于有人为薛宝琴没能入“金陵十二钗正册”而愤愤不平,那是因为没有读懂《红楼梦》。
在前八十回里,写到妙玉的笔墨其实非常有限,“正传”性质的,也就第四十一回栊翠庵品茶一场戏罢了,只占半回书,仅一千多个字。后来第七十六回凹晶馆黛玉、湘云联诗,人家二位是主角,她最后出来了一下,只能算是陪衬。其余几次提到她都不过是暗场处理。但前八十回对薛宝琴的描写,远比妙玉为多,这应当理解为八十回后的文稿佚失了。(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