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议《红楼梦》中的三位教师(2)

(2016-10-26 07:58:15)
标签:

教师

张友士

分类: 红楼十五钗

浅议《红楼梦》中的三位教师(2

                   20161026日)


  (续昨)二、张友士学问渊博,既教书,又当医生,医理极深,又是“术士”,能断人生死

  《红楼梦》第十回回目“金寡妇贪利权受辱 张太医论病细穷源”中的“张太医”,是文本中出现的第二位教师张友士。

  第十回文本借贾珍之囗写道:“冯紫英因说起他有一个幼时从学的先生,姓张名友士,学问最渊博的,更兼医理极深,且能断人的生死。今年是上京给他儿子来捐官,现在他家住着呢。”

  张友士老师在何处执教呢?小说中沒有交待,我们不得而知,肯定不在京城。张友士老师的书教得怎么样呢?小说中也沒有交待,但从他“上京”住在学生家这一点看,张友士教书还是不错的,是得到学生及家长认可的。

  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冯紫英。冯紫英是神武将军冯唐之子,“红楼四侠”之一,与贾府中贾宝玉、薛蟠等人有来往。他第一次出场是在第十回,是暗写,贾珍说:“方才冯紫英来看我,他见我有些抑郁之色,问我是怎么了。我才告诉他说,媳妇忽然身子有好大的不爽快,因为不得个好太医,断不透是喜是病,又不知有妨碍无妨碍,所以我这两日心里着实着急。”于是便有了冯紫英把张友士作为医生推荐给贾珍的情节。

  冯紫英后来又做东请了贾宝玉、薛蟠等人,还有唱小旦的蒋琪官和锦香院妓女云儿,饮酒唱曲,至晚方散。冯紫英在全书中是一个交游很广,较少封建束缚又带有某些纨绔习气的年轻公子。这冯紫英和他的“侠哥儿们”似乎就是甄士隐“好了歌注”里“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的“强梁”。

  第二十六回文本中,写薛蟠生日,宝玉等人都前来道贺,冯紫英也在其中。薛蟠见冯紫英睑上有些“青伤”,就问其原因,他说道:“从那一遭把仇都尉的儿子打伤了,我就记了再不怄气,如何又挥拳?这个脸上,是前日打围,在铁网山教兔鹘捎一翅膀”。并说道“可不是家父去,我没法儿,去罢了。难道我闲疯了,咱们几个人吃酒听唱的不乐,寻那个苦恼去?这一次,大不幸之中又大幸”。“打围”就是“围猎”,怎么就“大不幸之中又大幸”了?“那一遭”的那个“仇都尉”和他的“儿子”是什么人?这段话到底隐秘何事?红学家们历来对此争论不休。

  冯紫英行为和习气的某些方面是不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老师张友士的影响呢?回答应当是肯定的。

  张友士老师这个艺术形象有何典型性、代表性和现实意义呢?一是张友士既教书,又当医生,还是“术士”,“身兼三职”,二是“上京给他儿子来捐官”。

  先说“捐官”。“捐官”就是掏银子买官。有“买官”的就有“卖官”的,“卖官”权在朝廷,按品级明码实价。第十三回文本不是介绍过贾珍为了秦可卿的丧仪风光给贾蓉花一千二百两银子“捐”过官的吗?文本写道:“贾珍因想着贾蓉不过是个黉门监,灵幡经榜上写时不好看,便是执事也不多,因此心下甚不自在。可巧这日正是首七第四日,早有大明宫掌宫内相戴权,先备了祭礼遣人来,次后坐了大轿,打伞呜锣,亲来上祭。贾珍忙接着,让至逗蜂轩献茶。贾珍心中打算定了主意,因而趁便就说要与贾蓉捐个前程的话。戴权会意,因笑道:‘想是为丧礼上风光些?’贾珍忙笑道:‘老内相所见不差。’戴权道:‘事倒凑巧,正有个美缺。如今三百员龙禁尉短了两员,昨日襄阳侯的兄弟老三来求我,现拿了一千五百两银子,送到我家里。你知道,咱们都是老相与,不拘怎么样,看着他爷爷的分上,胡乱应了。还剩了一个缺,谁知永兴节度使冯胖子来求,要与他孩子捐,我就没工夫应他。既是咱们的孩子要捐,快写个履历来。’贾珍听说,忙吩咐:‘快命书房里人恭敬写了大爷的履历来。’小厮不敢怠慢,去了一刻,便拿了一张红纸来与贾珍。贾珍看了,忙送与戴权。看时,上面写道:江南江宁府江宁县监生贾蓉,年二十岁。曾祖,原任京营节度使世袭一等神威将军贾代化;祖,乙卯科进士贾敬;父,世袭三品爵威烈将军贾珍。戴权看了,回手便递与一个贴身的小厮收了,说道:‘回来送与户部堂官老赵,说我拜上他,起一张五品龙禁尉的票,再给个执照,就把那履历填上,明儿我来兑银子送去。’小厮答应了,戴权也就告辞了。贾珍十分款留不住,只得送出府门。临上轿,贾珍因问:‘银子还是我到部兑,还是一并送入老内相府中?’戴权道:‘若到部里,你又吃亏了。不如平准一千二百银子送到我家里就完了。’贾珍感谢不尽,只说:‘待服满后,亲带小犬到府叩谢。’于是作别。”

  贾珍为儿子捐官,张友士也是为儿子捐官,都是要掏银子的。所不同的是“门路”大的花银子少捐到的官品级高,“门路”小的花银子多捐到的官品级低。清末“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中的那个刘锡彤,跑到北京花了五千两银子才捐到了个余杭县七品县官的职位,这是“门路”太小了。张友士之所以住到冯紫英家,就是为了找大“门路”少花银子捐大一点的官。

张友士既教书,又当医生,还是“术士”,“身兼三职”。“友士”者,“有识”也;“友士”者,“有事”也。“友士”暗示张友士有真才实学。他治好了秦可卿的病,但沒治得了秦可卿的命,两年后秦可卿悬梁自缢死了。“术士”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就是个“骗人的人”,冯紫英说张友士“且能断人的生死”,这怕是在“做广告”,世上哪真有这样的“术士”?张友士明明是个兼职医生,冯紫英却说是“太医”, 这更有“做广告”之嫌了!(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