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观园是“太虚幻境”的人间投影

(2016-10-16 06:57:14)
标签:

大观园

太虚幻境

分类: 红楼十五钗

大观园是“太虚幻境”的人间投影

   ——荣国府建造“大观园”的银子是从那里来的?(2

2016-10-16


(续昨)二、“大观园”建造目的和过程(下)

   我们来具体考察一下“大观园”的主要建筑。

   甲、省亲别墅:此地是贾元春省亲时,接受朝觐和驻跸的场所,是人间的“太虚幻境”幻象。

   乙、景观建筑:

   芦雪庵(音眼):大观园中一处具有田园风光的建筑群,临水而建,是一处水边的农舍,推窗就可垂钓。

   滴翠亭:潇湘馆附近的一处水中之亭,四面俱是游廊回桥。

   藕香榭:由水榭、水亭子、曲廊和曲折竹桥组成的观景建筑群,四面荷花盛开。

   嘉萌堂、凸碧山庄、凹晶溪馆:为一组赏月祭月的建筑,其中嘉萌堂位于山角之下,是“祭月”的场所。凸碧山庄位于山脊之上,用于登高赏月,凹晶溪馆则是凸碧山庄的退居,是临水赏月之所。

   红香圃三间小敞厅、牡丹亭、榆萌堂、蔷薇院、芭蕉坞,均为西部景观建筑,其中红香圃三间小敞厅是芍药栏红香圃中三间小敞厅,榆萌堂是西部花园景区中的一处厅堂,比较凉爽,牡丹亭取材于古典传奇爱情故事《牡丹亭》意境,蔷薇院是开满蔷薇的庭院,芭蕉坞是种植芭蕉的院落。

   丙、居住建筑:

   怡红院:大观园中最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的院落,是别号绛洞花主、富贵闲人,绰号无事忙的贾宝玉的住所,是西方灵河岸上赤瑕宫神瑛侍者在凡间投胎的“花柳繁华之地,富贵温柔之乡”。地名隐寓:遗红怨。匾额:贾政初带宝玉游园时,宝玉题为“红香绿玉”,后贾元春将其改为“怡红快绿”,称“怡红院”。诗为:“深庭长日静,两两出婵娟。绿蜡春犹卷,红妆夜未眠。凭栏垂绛袖,倚石护青烟。对立东风里,主人应解怜。”

   潇湘馆:散寄之居曰“馆”,可以通别居者。今书房亦称“馆”,客舍为“假馆”。从其名称上就能看出这是一处带有江南情调的客舍,是林黛玉客居荣国府的住所。地名隐寓:销香馆。匾额:有凤来仪。诗为:“秀玉初成实,堪宜待凤凰。竿竿青欲滴,个个绿生凉。迸砌妨阶水,穿帘碍鼎香。莫摇清碎影,好梦昼初长。”

   蘅芜苑:“苑”,帝王之院囿。而大观园这座以“苑”命名的院落,则是以各种香草仙藤而著称,是薛宝钗的住所。地名隐寓:恨无缘。

   稻香村:李纨青春守寡的住所,是一处山野田园风光的院落。地名隐寓:倒香存。诗为:“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秋爽斋:“斋”,书房也。斋较堂,惟气藏而收敛,盖藏修秘处之地,故式不宜敞显,是贾探春在大观园的住所。地名隐寓:秋霜折。

   暖香坞(蓼风轩):“坞”是位于地势凹陷处的建筑,“轩”指位于地势高敞处的建筑,一般认为是贾惜春的住处。但实际上著书者对此尚没有一个明确的构思,书中提到为贾惜春的住处共有三处,且各不同(见于第二十三、第三十七和第五十回)。地名隐寓:难相悟。

   缀锦楼(紫菱洲):重屋曰“楼”,紫菱洲为缀锦楼所处的位置,为贾迎春在园中的住处。地名隐寓:追金楼。

   栊翠庵:妙玉在园中的修行处,是一所园林中点景的尼姑庵。匾额:苦海慈航。地名隐寓:()珑(翡)翠案。

   (2)、大观园的筑山。

   统观书中对于大观园山石的描述,可见大观园中的山系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用岩石堆成的山,即石山;另一类是土山。这种石假山园中有两座,一座是位于园正门口北的众所周知的“翠幛”,这是一座用白石堆起来的大假山,其主要作用有如四合院一进门处设的影壁,挡住入者的视线,增加入口处的空间层次;第二座是位于大观园西北部的萝港石洞。这是一座由怪石堆起来的大假山石洞,此石洞是水洞,“沁芳溪”穿洞而过,洞可过船。这两座石山上均长满了爬山虎之类的藤类植物。另一大类就是土山,即堆土而成的丘陵。这些山主要集中在园的北部,其所分之脉向东西两侧向南延伸到园的各处。这些山中有位于“省亲别墅”北的大主山,所分之脉向西穿蘅芜苑的院墙,其中怡红院后有山,稻香村旁有山,还有一组赏月建筑“凸碧山庄”就建在一座小山的山脊之上。

   (3)大观园的理水。

   大观园的水系实际上是比较简单的。从第十七回贾珍的叙述中已经点明,贾珍的原话是“原从那闸起流至那洞口,从东北山坳里引到那村庄里,又开一道岔口,引到西南上,共总流到这里,仍旧合在一处,从那墙下出去”,这段话可以解为大观园的水源头是从会芳园的北拐角墙下引来一股活水,引到大观园东北角的沁芳闸桥处,通过闸口提高水位,然后水再从东北向西流,流过萝港石洞,再流到稻香村,在稻香村处分出一股水流,这股支流流到西南方向。最后主流与支流在怡红院的后院处汇合成一股水流,从怡红院附近的大观园院墙处流出去,这就是大观园水系的总体情况。总观《红楼梦》前八十回并未见有中心大湖式的水系布置,所见只有“清溪”、“河”、“池”等语,可知大观园中并没有巨大的水面,只有小小的河流经过。河流在流经过程中,河面时宽时窄,形成不同的水池。园中建筑不少是依河临池而建,如紫菱洲、秋爽斋临水而建,滴翠亭、藕香榭建在水池中,等等不一而足。

   (4)大观园的植物配置。

   大观园中的植物配置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因人设置、因景设置植物,以不同的植物烘托人物的性格,塑造环境,烘托气氛。例如以大观园中主要的三个著名的院落为例来分析:怡红院是大观园内最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的院落。院内外的植物配置从书上可知,院外有碧桃花、蔷薇花、宝相花、玫瑰花、垂柳等,院内有一株海棠花树,有芭蕉、松树。因此怡红院总的色调是以红色为主的暖调子,衬以绿色。色彩鲜艳明快,富丽清新,很好地烘托出贾宝玉的性格特征。潇湘馆是《红楼梦》另一主人公林黛玉的住所。院中最著名的就是竹子了,因此潇湘馆以翠竹为主,后院还有梨树和芭蕉,色调是绿白的冷调子。这样的植物配置体现出林黛玉孤洁的性格特点。竹是潇湘馆的标志,也是林黛玉品格的象征。在这里,馆的形象、人的形象、竹的形象融为一体。蘅芜苑是贾宝玉的姨表姐薛宝钗的住所。院中一株花木全无,配上各色香草。香草虽不艳丽,但有沁人心脾的芳香,这种表面无华而暗香浮动的植物配置,很好地衬托出薛宝钗朴素大方的外表,而其周身却散发着动人的人格魅力。一如深受孔子赞誉的空谷兰花,外表质朴无华而馨香远播。此外还有稻香村一片田园风光,以各色农家植物配置景色,体现出李纨丧偶寡居,潜心教子的人生追求。紫菱洲一带以水生植物为主,蓼花苇叶,荇草香菱。水生植物多半柔弱,顺水而漂,与迎春懦弱的性格倒是很相吻合。秋爽斋以芭蕉、梧桐为主,体现出秋天的“爽”字。芭蕉、梧桐均宽枝大叶,衬托出探春的豪爽的性格。栊翠庵中红梅冒雪而开,傲霜斗雪,是孤傲性格的象征,也是妙玉性格的物化。等等,不一而足。为配合故事情节的发展,更是配以各具特色的植物,例如龄官画“蔷”字,配以蔷薇架;秋天螃蟹宴而配以桂花:诗社吟诗配以白海棠、菊花;湘云醉酒则配以芍药花;晴雯病逝而化身为芙蓉花神等等。由此可见,大观园中的植物配置真正体现了中国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

   4、“大观园”是“太虚幻境”的人间投影。

   《红楼梦》第一回写道:甄士隐“正欲细看时,那僧便说已到幻境,便强从手中夺了去,与道人竟过一大石牌坊,上书四个大字,乃是‘太虚幻境’。两边又有一幅对联,道是:

   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

   《红楼梦》第五回写道:“那宝玉刚合上眼,便惚惚的睡去,犹似秦氏在前,遂悠悠荡荡,随了秦氏,至一所在。但见朱栏白石,绿树清溪,真是人迹希逢,飞尘不到。宝玉在梦中欢喜,想道:‘这个去处有趣,我就在这里过一生,纵然失了家也愿意,强如天天被父母师傅打呢。’”这个“朱栏白石,绿树清溪”的“有趣去处”,便是“太虚幻境”。作者接着写道:“宝玉听说,便忘了秦氏在何处,竟随了仙姑,至一所在,有石牌横建,上书“太虚幻境”四个大字,两边一副对联,乃是:

   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

   作者继续写道:“宝玉还欲看时,那仙姑知他天分高明,性情颖慧,恐把仙机泄漏,遂掩了卷册,笑向宝玉道:‘且随我去游玩奇景,何必在此打这闷葫芦!’宝玉恍恍惚惚,不觉弃了卷册,又随了警幻来至后面。但见珠帘绣幕,画栋雕檐,说不尽那光摇朱户金铺地,雪照琼窗玉作宫。更见仙花馥郁,异草芬芳,真好个所在”。甄士隐在梦幻中已经到了“太虚幻境”门囗,对联都看清楚了,但道人沒有准他入内。梦幻中“警幻仙姑”不仅带贾宝玉进入“太虚幻境”,而且还带他“游玩奇景”。这“太虚幻境”分明就是“大观园”,这“朱栏白石,绿树清溪”,“珠帘绣幕,画栋雕檐”,“光摇朱户金铺地,雪照琼窗玉作宫”,“仙花馥郁,异草芬芳”的“奇景”,分明就是“大观园”中建筑、山石、理水和植物配置。

   5、《红楼梦》文本对“大观园”的宏观、微观介绍和相关建筑题咏。

   (1)、我们先来考察一下《红楼梦》前八十回文本是如何介绍“大观园”的。

   大观园是《红楼梦》人物活动的主要场所,在一般章回中是不易表现其全貌及各院子间关系的。如果一次就介绍完毕,不但会显得啰啰嗦嗦,而且也太单调平淡,所以作者分两次比较集中地介绍。这两次各有侧重,是从不同人的眼光中来写的。第一次是十七、十八回大观园竣工,贾政验收。这一次是宏观介绍。贾政在贾宝玉等陪同下从大观园大门入口,经过曲径通幽、沁芳亭、潇湘馆、稻香村、蘅芜苑、顾恩思义殿、沁芳闸、怡红院等处,大体上是逆时针走向,围着大观园转了一圈,所到之处都是园内的主要建筑,除了表现大观园之大之美外,作者着重显示的是贾宝玉在设计匾额、对联中的才华。

   第二次是三十九回到四十二回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这时的大观园已经住进了宝玉、黛玉、宝钗等一大群人。这一次是微观介绍。贾母亲自带着刘姥姥到处游览,而且身旁有一大批小姐、少爷、丫头陪着,不但深入到各院内部休息参观,将刘姥姥醉卧怡红院每个院子描述得更加细致,而且完全是生活化的,和贾政对建筑工程进行验收很不一样。贾母领着刘姥姥在潇湘馆小憩,在秋爽斋吃饭,接着是坐船观景,然后又去蘅芜苑观赏,至缀锦阁饮酒行令,藕香榭听戏,还到栊翠庵品茶。由于刘姥姥醉酒,作者还让她误入了怡红院。这样就通过刘姥姥这个人物的活动,把大观园周边的几个主要院子和中部一些其他建筑作了一番生动具体的介绍,使读者不但再次领略了大观园的美景,而且始终处于浓郁的人情味之中。

   第一次介绍过的景点第二次介绍出了新意。比如在潇湘馆,就写出地上布满苍苔,中间一条石子铺的羊肠小道。琥珀虽然已经提醒刘姥姥注意不要滑倒,刘姥姥还是大意摔倒了,但很快就自己爬了起来。75岁的人,这么硬朗,这就为她几年后差不多80岁了还千方百计去把巧姐找回来的身体条件作了铺垫。作者创作上的一个绝妙之处是,写景绝不只是写景,谈笑绝不只是谈笑,往往有暗示,有隐寓,有逗漏。贾政验收蘅芜苑时已经写出进门一大堆石头,暗示薛宝钗的铁石心肠。而这次贾母、刘姥姥等进了蘅芜苑,突出屋里“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床上帐幔衾褥十分朴素,以致贾母觉得女孩子屋里过于“素净,也忌讳”,从而再次隐寓冷美人宝钗的冷漠无情。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还让读者有机会了解在其他章节中很难见到的大观楼、缀锦阁、紫菱洲、秋爽斋、藕香榭、栊翠庵等好几个地方的情形。这四回中通过刘姥姥的活动,大观园的美妙形象更加深刻地留在了读者心中。

   (2)、我们再来考察一下“大观园”建筑的相关题咏。

    大观园匾额(元春):

   衔山抱水建来精,多少工夫筑始成。

   天上人间诸景备,芳园应赐大观名。

     旷性怡情匾额(迎春):

   园成景备特精奇,奉命羞题额旷怡。

   谁信世间有此境,游来宁不畅神思?

     文章造化匾额(惜春):

   山水横拖千里外,楼台高起五云中。

   园修日月光辉里,景夺文章造化功。

     凝晖钟瑞匾额(宝钗):

   芳园筑向帝城西,华日祥云笼罩奇。

   高柳喜迁莺出谷,修篁时待凤来仪。

   文风已著宸游夕,孝化应隆归省时。

   睿藻仙才盈彩笔,自惭何敢再为辞。

     万象争辉匾额(探春):

   名园筑出势巍巍,奉命何惭学浅微。

   精妙一时言不出,果然万物生光辉。

     文采风流匾额(李纨):

   秀水明山抱复回,风流文采胜蓬莱。

   绿裁歌扇迷芳草,红衬湘裙舞落梅。

   珠玉自应传盛世,神仙何幸下瑶台。

   名园一自邀游赏,未许凡人到此来。

    世外仙源匾额(黛玉):

   名园筑何处,仙境别红尘。

   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

   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

   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

     怡红快绿匾额(宝玉)(描绘怡红院):

   深庭长日静,两两出婵娟。

   绿蜡春犹卷,红妆夜未眠。

   凭栏垂绛袖,倚石护青烟。

   对立东风里,主人应解怜。

     有凤来仪匾额(宝玉)(描绘潇湘馆):

   秀玉初成实,堪宜待凤凰。

   竿竿青欲滴,个个绿生凉。

   迸砌妨阶水,穿帘碍鼎香。

   莫摇清碎影,好梦昼初长。

     蘅芷清芬匾额(宝玉)(描绘蘅芜院):

   蘅芜满净苑,萝薜助芬芳。

   软衬三春草,柔拖一缕香。

   轻烟迷曲径,冷翠滴回廊。

   谁谓池塘曲,谢家幽梦长。

     杏帘在望匾额(黛玉)(描绘稻香村):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未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