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贾宝玉一身而二任焉

(2016-08-03 07:17:47)
标签:

贾宝玉

补天遗石

神瑛侍者

分类: 红楼十五钗

贾宝玉一身而二任焉

   ——浅论补天遗石、神瑛侍者、贾宝玉三者的关系

2016-8-3


《红楼梦》是披着佛道宗教外衣演绎“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缘”爱情故事的古典小说。“木石前盟”的当事人是贾宝玉和林黛玉,“金玉良缘”的当事人则是贾宝玉和薛宝钗,用现代话来说就是“三角恋”。既是演绎,当然必须有前提。“木石前盟”的前提是“风流冤孽又将造劫历世”,神瑛侍者从天界下世“造历幻缘”,绛珠仙子下世“还泪”;“金玉良缘”的前提则是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的一块“灵性已通” 的补天遗石“凡心已炽”,执意要到红尘,“在那富贵场中、温柔乡里受享几年”,经和尚幻化为扇坠大小的的“通灵宝玉”,趁神瑛侍者下世“造历幻缘”的机会,“将此蠢物夹带于中,使他去经历经历。”如此一来,就产生了补天遗石、神瑛侍者和贾宝玉之间的关系问题。

百年新旧红学,将补天遗石、神瑛侍者和贾宝玉之间的关系弄得混乱不堪。有人将三者划等号,并煞有介事地主观臆测贾宝玉的真实名字叫“贾瑛”;有人认为贾宝玉就是神瑛侍者,有人则认为甄宝玉才是神瑛侍者;有人认为薛宝钗是神瑛侍者,还有人认为花袭人才是神瑛侍者。细推究了去,造成混乱之源在于没有好好读《红楼梦》文本,加之又缺失科学思维方法。弄清三者之间的关系,只能依据文本,对小说中散见之叙述进行科学分析和综合。笔者由此得出的判断是,贾宝玉于情则神瑛侍者,于性则补天遗石,一身而二任焉。这里所谓的“情”包括泛爱和恋爱,这里所谓的“性”主要指物质生活享受,也指婚姻。换句话说,宝玉是神瑛侍者和补天遗石的结合体。

故事中的补天遗石和神瑛侍者是两码事,一僧一道将补天遗石变成通灵宝玉并“袖走”时,神瑛侍者早就存在了。

第一回写得清楚,补天遗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 故又称灵石。那僧道:“若说你性灵,却又如此质蠢,并更无奇贵之处。”于是“大施佛法”,“念咒书符,大展幻术,将一块大石登时变成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且又缩成扇坠大小的可佩可拿。”并且镌上“通灵宝玉”四字,后面还有几行小字——“莫失莫忘,仙寿恒昌”,“一除邪崇,二疗冤疾,三知祸福”。( 破折号后面引文见第八回,引文凡回注明回目的,均属第一回)。和尚如此作为,目的是“使人一见便知是奇物”。但不管怎么变幻、镌刻,“通灵宝玉”终究还是一块“性灵”“质蠢”的补天遗石。

补天遗石因为听了一僧一道“高谈快论”“红尘中荣华富贵”,于是“打动凡心”,“也想要到人间去享一享这荣华富贵”,遂乞求僧道携带他“得入红尘,在那富贵场中、温柔乡里受享几年”。一僧一道“袖携”补天遗石“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去安身乐业”,其根本目的是让补天遗石经历繁华之后悟到“繁华一梦,万境归空”的道理。和尚有嘱:“待劫终之日,复还本质,以了此案。”

神瑛侍者以甘露灌溉绛珠草是和一僧一道变幻补天遗石是完全不相同的两个故事。神瑛侍者以甘露灌溉绛珠草的故事在先,一僧一道变幻补天遗石的故事在后。或者说,一僧一道变幻补天遗石之时,正是“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之日。正因为是这样,一僧一道才得以“趁此机会,就将此蠢物夹带于中,使他去经历经历。”人们研读《红楼梦》,多不注意深入理解“夹带于中”。

神瑛侍者以甘露灌溉绛珠草的故事是这样的:“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灌溉,这绛珠草便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绛珠草“仅修成个女体”, 是谓神瑛侍者乃“男体”。

道人问道:“你携了这蠢物,意欲何往?”那僧笑道:“你放心,如今现有一段风流公案正该了结,这一干风流冤家,尚未投胎入世。趁此机会,就将此蠢物夹带于中,使他去经历经历。”所谓了结“风流公案”,就是了结“木石前盟”,即神瑛侍者和绛珠草在天界的情缘盟约。天界的神仙是不能谈情说爱的,要谈情说爱必须到人间(凡间)。所以文本写道:“恰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子案前挂了号。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的。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风流冤家来,陪他们去了结此案。”

“瑛”是像玉的美石。神瑛侍者像玉但不是玉而是美石,即“木石前盟”之“石”。绛珠仙子即“木石前盟”之“木”。绛珠仙子“下世为人”即是林黛玉,神瑛侍者“下世为人”即是贾宝玉。然而,“蠢物”补天遗石是“夹带于中”的。既是“夹带于中”,就不能单独投胎。这正是文本第二回之所以写贾宝玉“一落胎胞,嘴里便衔下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上面还有许多字迹”的原因——神瑛侍者投胎,补天遗石“夹带于中”。有人或许要说,补天遗石为什么不在别人投胎时“夹带于中”呢?这很简单,因为陪神瑛侍者和绛珠仙子“下世为人”的,除神瑛侍者是“男体”外,其他众多“风流冤家”都是“女体”,补天遗石被称为“石兄”,说明他是“男性”。作为“男性”的补天遗石下世投胎当然只能“夹带于”作为“男体”的神瑛侍者之“中”。贾宝玉正是因为有了这块“通灵宝玉”才有灵性,一旦“通灵宝玉”离身,他就傻呆了。所以贾母一再强调,“通灵宝玉”是贾宝玉的“命根子”。

第二回贾宝玉“那年周岁时,政老爹便要试他将来的志向,便将那世上所有之物摆了无数,与他抓取。谁知他一概不取,伸手只把些脂粉钗环抓来。政老爹便大怒了,说:‘将来酒色之徒耳!’因此便大不喜悦。独那史老太君还是命根一样。说来又奇,如今长了七八岁,虽然淘气异常,但其聪明乖觉处,百个不及他一个。说起孩子话来也奇怪,他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这一段叙述,正说明贾宝玉“于情则神瑛侍者”。

第三回描写贾宝玉“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这一段描写,也说明贾宝玉“于情则神瑛侍者”。

第三回接着说“看其外貌最是极好,却难知其底细。后人有《西江月》二词,批宝玉极恰,其词曰: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这两首《西江月》词,正说明贾宝玉“于性则补天遗石”。

第二十三回写“宝玉自进花园以来,心满意足,再无别项可生贪求之心。每日只和姊妹丫头们一处,或读书,或写字,或弹琴下棋,作画吟诗,以至描鸾刺凤,斗草簪花,低吟悄唱,拆字猜枚,无所不至,倒也十分快乐。”“谁想静中生烦恼,忽一日不自在起来,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出来进去只是闷闷的。园中那些人多半是女孩儿,正在混沌世界,天真烂漫之时,坐卧不避,嘻笑无心,那里知宝玉此时的心事。那宝玉心内不自在,便懒在园内,只在外头鬼混,却又痴痴的。”这些叙述,同补天遗石“得入红尘,在那富贵场中、温柔乡里受享几年”是一致的。

第三十六回写“这里宝钗只刚做了两三个花瓣,忽见宝玉在梦中喊骂说:‘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薛宝钗听了这话,不觉怔了。”这一叙述,与神瑛侍者和绛珠仙子的“木石前盟”是一致的。

……

补天遗石“得入红尘,在那富贵场中、温柔乡里受享几年”当然包含了男婚女配,因而空空道人和缈缈真人对其大施幻术将其变成“通灵宝玉”时,也为“多少风流冤家”中的薛宝钗设计了一个“金锁”,造就了所谓“金玉良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使补天遗石经历繁华之后悟到“繁华一梦,万境归空”的道理。

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探宝钗黛玉半含酸”写道:“宝钗看毕,又从新翻过正面来细看,口内念道:‘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念了两遍,乃回头向莺儿笑道:‘你不去倒茶,也在这里发呆作什么?’莺儿嘻嘻笑道:‘我听这两句话,倒象和姑娘的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宝玉看了,也念了两遍,又念自己的两遍,因笑问:‘姐姐这八个字倒真与我的是一对。’莺儿笑道:‘是个癞头和尚送的,他说必须錾在金器上……’宝钗不待说完,便嗔他不去倒茶,一面又问宝玉从那里来。”

第二十八回特别交待:“薛宝钗因往日母亲对王夫人等曾提过‘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等语,所以总远着宝玉。昨儿见元春所赐的东西,独他与宝玉一样,心里越发没意思起来。”

以上第八回和第二十八回的引文,再明白不过地交待了补天遗石和薛宝钗的“金玉良缘”。

一部《红楼梦》正是以作为神瑛侍者的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木石姻缘”和作为补天遗石的贾宝玉与薛宝钗的“金玉良缘”为主线展开的。

第三回“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象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这样奇怪的文字,确凿地证明了林黛玉的前世就是绛珠仙子,贾宝玉的前世就是神瑛侍者。

第五回“游幻境”、“饮仙醪”、“听仙曲”的是作为补天遗石的贾宝玉。何以为证?因为太虚幻境众仙子都不认识贾宝玉。文本写道:“又听警幻笑道:‘你们快出来迎接贵客!’一语未了,只见房中又走出几个仙子来,皆是荷袂蹁跹,羽衣飘舞,姣若春花,媚如秋月。一见了宝玉,都怨谤警幻道:‘我们不知系何“贵客”,忙的接了出来!姐姐曾说今日今时必有绛珠妹子的生魂前来游玩,故我等久待。何故反引这浊物来污染这清净女儿之境?’宝玉听如此说,便吓得欲退不能退,果觉自形污秽不堪。”从引文可见,众仙子是认识绛珠妹子的,那么她们也一定认识神瑛侍者。如若“游幻境”、“饮仙醪”、“听仙曲”的是作为神瑛侍者的贾宝玉,众仙子一定都认识。

第五回《红楼梦曲·终身误》,“误”的是薛宝钗的“终身”。此曲是贾宝玉以双重身份口吻演唱的,“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是神瑛侍者的口吻,“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是补天遗石的口吻。绛珠仙子下世为人是还泪给神侍者的,“泪尽了”她就要复归天界,所以她在小说中死得比较早,在贾宝玉和薛宝钗“成大礼”前便自缢而亡。

第五回《红楼梦曲·枉凝眉》是以作者的口吻演唱的,感叹林黛玉(绛珠仙子)“枉凝眉”。“阆苑仙葩”指林黛玉,“美玉无瑕”指作为神瑛侍者的贾宝玉。到底是“没奇缘” 还是“有奇缘”? 当然是“有奇缘”。那何以又“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呢?这是因为“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下凡”是“造历幻缘”的,是“造劫历世”的,而不是要男婚女配、安居乐业。再者,绛珠仙子为还泪而下世的,“泪尽了”就要上天。“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正说明林黛玉“泪尽了”,到仲秋之后便要“魂归离恨天”了。

第七十六回联诗云:“三五中秋夕,清游拟上元。”“湘云说道:‘是时侯了。’”又联诗云:“药经灵兔捣,人向广寒奔。犯斗邀牛女,乘槎待帝孙。”“沉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这分明是在告诉读者,林黛玉是八月十五以后便要上天。

从第四十三回“闲取乐偶攒金庆寿 不了情暂撮土为香”贾宝玉撒谎去水仙庵祭祀来看,林黛玉应是九月初二去世的,贾宝玉祭祀的绝非白金钏,因为金钏儿死于盛夏,而是祭祀的林黛玉——“不了情暂撮土为香”。

薛宝钗为什么会“终身误”?因为作为补天遗石的贾宝玉“打动凡心”,是为了“得入红尘,在那富贵场中、温柔乡里受享几年”。 二仙师说得眀白:“善哉,善哉!那红尘中有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八个字紧相连属,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倒不如不去的好。”《红楼梦曲·终身误》中贾宝玉不是以补天遗石的口吻演唱过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补天遗石经过“梦、情、愁、恨”的“魔难”后,悟到“繁华一梦,万境归空”的道理,最终“悬崖撒手”,离家出走当和尚去了。

第五回云“宝玉看毕,无不羡慕。因又请问众仙姑姓名:一名痴梦仙姑,一名钟情大士,一名引愁金女,一名度恨菩提,各各道号不一。”这“痴梦”“钟情”“引愁”“度恨”既是神瑛侍者下世“造历幻缘”,“造劫历世”的四个阶段,也是补天遗石经受“魔难”的四种表现。

贾宝玉出家之日,便是“木石前盟”风流公案了结之时,“金玉良缘”破灭之际。神瑛侍者和补天遗石同到警幻仙子案前销号,然后各归原位,神瑛侍者重回赤瑕宫,补天遗石履约“待劫终之日,复还本质,以了此案”,回到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