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虚腰痛的辨证施治
(2015-01-11 06:44:02)
标签:
健康 |
分类: 中医内科 |
肾虚腰痛
肾虚多为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又劳累太过或久病体虚,或年老体衰,或房室不节,导致肾精亏损,无以滋养、温煦腰脊而发生疼痛。腰为肾之府,偏于阴虚者,腰府不得濡养;偏于阳虚者,腰府不得温煦,故发生疼痛。因肾虚,风寒湿热诸邪所乘痹阻脉络亦可发生腰疼。如《杂病源流犀烛.腰脐病源流》说:“腰痛,精气虚而邪客病也。”
现代医学认为,肾虚腰痛多数与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的下降,特别是性激素分泌减退和蛋白质缺乏有关,类似代谢性骨病——骨质疏松症。它是由于成骨细胞失去固有活力,使骨的基质不足而形成的。
辨证施治
1、阳虚者:本证多因肾阳不足,不能温煦筋脉。证见面色晃白,手足不温,少气乏力,少腹拘急,舌淡脉沉细。治法:补肾壮阳,温煦经脉。方药:右归丸加减。方药组成:制附子、肉桂、鹿角胶、杜仲、兔丝子温阳补肾,强壮腰脊;熟地、山药、山芋肉、枸杞子、当归滋阴益肾,阴中求阳。
2、阴虚者:本证多因肾阴不足,不能濡养腰脊。证见面色潮红,手足心热,口燥咽干,舌红少苦,脉弦细而数。治法:滋补肾阴,濡养筋脉。方药:左归丸加减。方药组成:熟地、山药、山芋肉、枸杞子、龟板以滋补肾阴;兔丝子、鹿角片、牛膝、补肾壮腰,阳中求阴。
[文献摘要]
《医学心悟.腰痛》“腰痛拘急,牵引腿足,脉浮弦者,风也;腰冷畏寒,脉沉迟,寒也,并用独活汤主之。腰痛如坐水中,身体沉重,脉濡者,湿也,苍白二陈汤加独活主之。若腰重疼痛,腰间发热,痿软无力,脉弦数者,湿热也,恐成痿证,前方加黄柏主之。
前一篇:风湿与类风湿病的区别
后一篇:急性肾炎中医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