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独角兽IPO刚刚定了!对A股有何影响?
(2018-03-31 12:00:33)全国两会期间社会各界对资本市场服务“新经济”、“独角兽”的讨论声还未绝于耳,证监会开展创新企业发行A股和CDR试点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就以明显快于各方预期的速度果断落地。
30日晚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证监会《关于开展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试点若干意见》(下称《若干意见》),明确新经济试点企业可以在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试点涉及的发行条件、审核程序、信息披露、投资者保护及法律责任等事项也一一确定。
同日,证监会对IPO办法和创业板IPO办法作出修订并公开征求意见。此次修订增加了针对新经济试点企业在法规适用方面的豁免条款,以解决现行制度层面的障碍。
新经济登陆A股市场的理想就这样照进了现实!各位,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境内资本市场服务新经济企业将以试点方式展开,并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制度积累经验、创造条件。《若干意见》明确了服务国家战略、坚持依法合规、稳步有序推进、切实防控风险等四项试点原则。
特别强调的是,中概股回归的试点方式中,在允许试点红筹企业按程序在境内资本市场发行存托凭证上市的同时,还确定具备股票发行上市条件的试点红筹企业可申请在境内发行股票上市。
颤抖吧!属于中国的独角兽,A股欢迎新经济的“规则大门”已缓缓打开。
据媒体了解到,后续证监会层面还将出台具体的配套细则和参数指标,包括如何确定估值、如何创立科技创新产业化咨询委员会、如何设定投资者门槛等。可见,改革并非一蹴而就,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家符合条件的新经济企业登陆A股,尚需时日。
对此,相关投顾人士认为,鉴于中国目前的法律框架及相关规定,注册地在海外的公司并不能直接在A股上市。而若采取CDR的方式,则相对方便很多,上市手续简单,发行成本低。通过CDR的方式让互联网巨头回归A股,使A股投资者也享受到互联网经济的红利,同时也能促进A股更加健康发展。
CDR推出在短期内会提高市场对成长股的风险偏好,短期利好成长股。而具体来看,首批试点的企业可能会是互联网等科技型企业,对于科技板块实力带来极大补充,提升计算机行业整体影响力,理论上属于利好。而互联网科技股的回归,对于具备高成长以及创新型企业也会是利好刺激(诸如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细分行业)。
除此之外,由于采用CDR的方式,国内具备国际业务的龙头券商将承接相关业务,收入存托,承销等业务费用,带来不费收入,也将间接受益。
财通证券在研报中表示,中概股通过CDR上市对市场流动性有一定负面影响。
从资金冲击层面看:此前,据新闻,第一批入围CDR名单已出炉,共有八家企业,除了BAT之外还有京东、携程、微博、网易和舜宇光学。
初步测算,按照2018年3月16日数据,按照当日实时汇率(港币汇率按照0.807,美元汇率按照6.33)测算,8家第一批入围CDR的试点公司总计市值为接近8.50万亿元人民币,那我们按照发行4%-10%的市值规模的CDR进行假设,那首批CDR试点公司的发行总市值将达到3400-8500亿元人民币的规模。
但财通证券同时表示,独角兽回归将加速成长股分化,现有龙头有望分享估值溢价。
其认为,参考360回归A股的案例,BATJ等公司回归A股后会产生估值上的明显溢价。独角兽回归和上市后有望享受到较大的估值溢价,其回归短期会带给存量股票具备一定的压力,但从长期来看独角兽企业的回归对行业的整体估值有提振作用,对现有的成长股龙头有利。重点可以关注工业互联网、互联网金融、云计算与云服务、新媒体、人工智能等板块。
对于一些炒作概念、没有业绩的上市公司来说,CDR的推行将使得投资者更趋向于价值投资,在投资标的的选择上也更加宽泛,能够在A股市场上投资全球的优秀企业。这无疑对于一些在A股上市的没有业绩支撑、没有良好成长的企业来说是较大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