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A股周五大事件

(2016-12-02 08:48:12)
   一、新股申购

苏利股份今日申购
苏利股份,申购代码:732585,申购价格:26.79元,单一帐户申购上限10000股,申购数量1000股整数倍。主营农药、阻燃剂及其他精细化工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星网宇达今日申购
星网宇达,申购代码:002829,申购价格:17.65元,单一帐户申购上限19000股,申购数量500股整数倍。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为惯性技术开发及应用‚主要开展惯性组合导航、惯性测量、惯性稳控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并为航空、航天、航海、电子、石油、测绘、交通及通讯等领域用户提供全自主、高动态的位置、速度、姿态等信息的感知及稳定控制服务。

A股周五大事件


A股周五大事件


四、重大事件

● 工信部支持动力电池回收 市场规模暴增可期

工信部1日发布动力蓄电池  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鼓励汽车  生产企业、电池生产企业、回收拆解企业与综合利用企业等通过多种形式,合作共建、共用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网络。未来工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制定财税优惠、产业基金、积分管理等激励政策,研究探索动力蓄电池残值交易等市场化模式,促进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

点评:伴随着我国新 能源汽车  市场的高增长,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市场的市场空间将打开。据机构测算,该市场将从2018年开始爆发,当年即达50亿元规模,到2020年和2023年,市场规模进一步增长至136亿元和311亿元。格林美(002340)、杉杉股份(600884)等率先布局该领域的企业将具备先发优势。

● 欧盟拟推合作式智能交通 有望催生射频器件需求

欧盟委员会日前通过“欧洲合作式智能交通系统战略”,目标是到2019年在欧盟国家道路上大规模配置合作式智能交通系统,实现汽车与汽车之间、汽车与道路设施之间的“智能沟通”。合作式智能交通系统的特点是利用多项通信技术,让汽车之间、汽车与道路设施之间能够沟通,使得道路使用者和交通管理人员能共享信息并有效协调。
点评:该系统有望为我国发展智能交通提供借鉴。东兴 证券研报认为,射频器件是无线连接的核心,凡是需要无线连接的地方必备射频器件。汽车之间、汽车与道路设施之间的“智能沟通”有望催生对射频器件的需求。硕贝德(300322)在5G  天线及射频前端模组上的开发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麦捷科技(300319)是片式电感及LTCC射频元器件  的龙头厂商。

● 农业现代化  加速推进 科技创新  成转型关键
第四届成都国际都市现代农业  博览会于1日召开,论坛以“三产互动、融合发展”为主题,围绕现代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农业创新创业  等话题展开。据悉,农博会期间将召开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发展论坛,并举行国家智慧 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成立大会。此外,农业部近日召开全国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座谈会,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强调,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进农业现代化。

点评:我国正处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稳粮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转方式对农业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十三五 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明确提出,要求发展高效安全生态的现代农业技术,智慧农 业为关键组成部分。上市公司中,辉隆股份(002556)积极打造智慧精准农业,布局航空植保服务和农村电商  业务;芭田股份(002170)构建农业大数据  云平台,提升种植效率。

● 物联网开发者大会将召开 市场规模万亿计
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和美国国际数据集团联合主办的2016物联网开发者大会将于12月9日在北京举办,本次大会吸引了微软、英特尔、IBM等国际巨头。

点评:科研机构 IDC 称 2015 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约为 6986 亿美元,到 2020 年有望达到 1.7 万亿美元。中国信通院估计未来几年我国物联网行业年均增速30%左右,2018年物联网行业市场规模将超过1.5万亿元。我国物联网产业受政策、经济和技术等因素推动,目前已进入爆发前期,业内布局领先的公司如宜通世纪(300310)、盛路通信(002446)等公司有望率先受益。
● 工信部发文 促进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
据工信部网站12月1日消息,为推进资源综合利用,促进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工信部组织编制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稿鼓励汽车生产企业、电池生产企业、回收拆解企业与综合利用企业等通过多种形式,合作共建、共用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网络。此外,汽车生产企业应采取多种方式为新能源汽车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回收服务,通过回购、以旧换新、给予补贴等措施,提高用户移交废旧动力蓄电池的积极性。

点评:根据测算,废旧动力锂电池回收市场将从2018年开始爆发,当年即达50亿元规模,到2020和2023年,回收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至136亿元和311亿元。目前已经明确对动力锂电回收业务进行布局、并具备相关技术和资质凭证的企业,无疑将取得一定的先发优势。未来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行业标准和法律法规的逐步健全,回收渠道和回收成本则将成为该产业竞争的核心,届时大型动力电池/材料生产商有望后来居上。建议关注赣锋锂业(002460)(建设含锂金属废料回收循环利用项目)、杉杉股份(600884)(布局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及回收业务)、格林美(002340)(拥有最大规模的废旧电池材料分解产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