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技术望造“未来战士”,市场空间比VR大!
(2015-12-17 07:15:57)什么是增强现实?
增强现实(AR:AugmentedReality)是借助计算机和可视化技术,将虚拟的信息应用到真实世界,真实的环境和虚拟的物体实时地叠加到了同一个画面或空间同时存在。简单的说就是虚实结合。
总结一下,可以发现AR系统基本具备以下三个特点: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信息集成;具有实时交互性;是在三维尺度空间中增添定位虚拟物体。
而AR技术的实现原理也不算复杂,可分成3个主要阶段:信息输入、信息解析和信息呈现。
首先,你必须告诉设备你看到了什么。这时,摄像头会对拍到的图像进行识别,GPS和电子罗盘会对用户进行定位、定向跟踪,陀螺仪则负责追踪设备的运动速度和方向,在这些传感器的协同作用下,设备完成信息输入阶段。
然后,设备进行信息解析。设备会对第一阶段获取到的信息加以读取和分析,再从本地应用程序或云服务器上调取出与之匹配的信息。比如说,设备读取到一张人像照片,就能弹出一个相应的人物介绍视频。可以说,这两个阶段是为了“理解现实”。
最后,是进行信息的呈现,也就是解决如何“增强现实”,如何和用户进行交互的问题,这涉及到触屏、手势识别、语音识别和眼球追踪等多种技术。比如谷歌眼镜的实时搜索功能,就采用了语音识别技术,而其新近推出的“按注视收费”(pay-per-gaze)则运用了眼球追踪技术。
AR市场空间最终将会大于VR市场
花旗认为,近期受到市场重点关注的虚拟现实(VR)以及增强现实(AR)技术,其作用意义可与互联网的诞生匹敌,将产生取代智能手机的巨大市场,终端设备以及周边产业市场空间高达6740亿美元。
分析师称,AR系统可让用户穿戴着模拟设备移动,且不会干扰工作和日常生活,具有取代智能手机的潜力,AR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前景也相当广阔。他相信AR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前景远不限于娱乐,从长期来看,AR技术将取代智能手机。如果说AR技术会将人们对智能手机的依赖转变为依赖可穿戴设备,也毫不夸张。因此,他认为AR市场空间最终将会大于VR市场。
相关概念股值得重点关注
作为近期科技界的新宠,AR吸引了不少眼球。有分析指出,AR将成为继印刷、录音、电影、电台、电视、互联网、手机之后的第八大大众市场。“增强现实技术的消费者将在三年内突破一千万,在2020年突破十亿。”二级市场上,近期掀起一股科技炒作热潮,作为苹果、谷歌积极布局的前沿科技,增强现实潜力不容小觑,相关概念股值得重点关注。
晶方科技(603005)是中国大陆首家、全球第二大能为影像传感芯片提供晶圆级芯片尺寸封装(WLCSP)
量产服务的专业封测服务商。目前封装产品主要有影像传感芯片、环境光应芯片、微机电系统(MEMS)、生物识别芯片等,广泛应用于手机、照相机、医学电子、安防设备等多领域。全球前五大影像传感器厂商占据全球超过80%以上的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高。影像传感芯片是AR及VR等设备的核心环节之一,公司作为该领域领先封装企业,将受益于AR及VR行业快速增长。
环旭电子(601231)是微小化系统模组领先制造商之一,并在微型化无线通信模块领域技术优势突出,是Apple
Watch等众多可穿戴设备的供货商。2014年公司定向增发募集资金20亿元,用于建设微小化系统模组项目和微型化无线通信模块制造技术改造项目,将增加年生产新型多功能微小化系统模组元件3600万件和微型无线通讯模块9720万件的生产能力。在AR及VR产业部分产品中,微小化系统模组是发挥其用户体验的核心模组之一。公司作为微型模组化封装的优势厂商,有望受益增强现实产业爆发。
道明光学(002632)日前公告拟使用自有资金3000万元,增资迈得特光学,占其增资后注册资本的34%。迈得特以先进的微纳制造技术和超精密加工的技术为基础,从事具有微纳复杂结构的高精度光学核心元器件及其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应用于激光发射设备、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头盔、战斗头盔、安防监控设备、人脸识别设备、生物医疗设备等多个高端领域的终端产品,具备较高的技术门槛和较强的先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