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兴县张会亭乡前潘村陈氏家谱序(《沧州谱牒序跋集》之陈姓)

(2022-09-18 10:43:11)

海兴县张会亭乡前潘村陈氏家谱序

   国有史,家有谱,地方有志,此乃华夏文明使然,古今如此。公元二〇〇六年春,族人嘱吾为新立族谱作序,知此善举,心向往之,受此重托,诚惶诚恐。立谱乃追古收今,尊祖敬宗之大事,身为陈氏子孙,当不遗余力,遂聚精会神,欣然命笔。

   中华上下五千年,民族五十六,姓氏逾百家,人口十三亿。自秦汉始,每逢盛世,帝王必封禅修史,彰显不世之功,平民则立续族谱,光耀承传门庭。而今改革开放,国富民强,陈氏一族,人丁兴旺。至世纪之交人口普查显示,陈姓约占汉族人口百分之四点五,超过五千万人,成为当今中国第五大姓,东南诸省尤甚。值此国盛族兴之际,十八世诸公一力倡导操办,族人雀跃拥和,得十七世古稀老者回忆陈述,历时经年,不辞辛苦,极力考查探访,精心编纂册印,终成此谱。  

据史料记,陈姓之来历,为周武王伐纣灭商后,追封先贤遗民,封舜之后裔于河南,国号陈,其后子孙均以陈为姓。另有一支少数民族改姓陈,亦出自河南。陈姓大发展始于公元577年,陈霸先南京称帝,国号陈,分封诸多陈姓王,使陈姓子孙遍及长江与珠江之间。唐初,朝廷派陈政,陈元光父子镇压福建叛乱,陈元光遂定居福建,成为南方陈姓主支。南宋时,金兵入侵,中原陈姓大批迁入广东。明末清初,陈姓一支又迁入台湾,现陈姓在越南为十大姓氏之首。数千年来,陈姓中帝王将相,英雄才俊,层出不穷,前辈先贤,皆为后世楷模。

前潘村陈氏一脉,至今已传至21世,操办诸公立新谱而非续旧谱,何也?盖因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日寇入侵,狼烟遍地,先祖所立族谱毁于战乱,后人遍寻乡里,未见一册幸免,几近断史断代,此倭寇之罪也。一九六六年“文化革命”,祖传古物、古籍均按四旧收缴,聚众焚烧,所幸十七世瑞云从中私留一陈氏家堂,私藏宅中,为此立谱之珍贵依据,按盛世立谱及传世年代推算,此家堂应成于清代康、雍、乾期间,虽不及族谱详尽,亦有简约记载,使吾辈方知有九世祖文成,十世祖富有,而九世之上则不得考也。现本族所居海兴县境,乃冀鲁交界,古属齐燕相交之地,燕王扫北,千里无人迹,后明王室由金陵迁都北平,为屯垦戍京,永乐帝自山西洪洞,山东诸城大批移民来此,至今约有六百年矣。因古谱已失,不知先祖迁自山东、山西,实为本族一大憾事。只知后世自山东无邸大山镇小陈庄,迁至河北盐山县后刁村,再迁自现址定居,已为九世祖也。山西人精细,善经商理财,而本村陈姓子孙,却似山东人之豪爽憨直,民风淳朴,家堂又载迁自无邸小陈庄,故吾推测,先祖应为山东移民,此乃一家之言,不足为据。此次所立之谱,受条件所限,一则只立主脉,不加附支、旁支,尚有同村、邻村陈姓,因考据不详,未列入谱,二则此谱新立,旨在理顺辈分传承,未详记个人生平事迹,后世续谱者,应予完善,尤其族人中大忠大奸,至善至恶者及名人轶事等,应予详记,使后世子孙效仿警示,弃恶扬善,忠孝两全,吾陈氏一族则可发扬光大矣。

炎黄子孙应知华夏之历史,陈门后裔应闻族人之来历,十八世诸公追祖收宗,不辞劳苦,呕心沥血,终成此谱,使后世子孙不至数典忘祖,知所尊所敬之祖宗,操办诸公可谓功莫大焉。为彰立谱者功绩并嘱后人永续族谱,特作此文,是为序。

裔孙陈金发  序于公元二六年夏于沧州学府花园寓所。

 

                                       (陈金发 提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