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大赛评委不能不评唱腔(2015-05-29)
(2016-01-07 21:10:25)
这两年看戏曲大赛,评委点评唱腔的并不多,听得多的只是一些泛泛的评论,比如唱得“不错”、“很不错”之类的原则话。要说能多讲两句的就是感情投入,但也只是要求选手进一步深刻了解剧情和体会人物,题目出得太大。而对至关重要的“演唱”却评得少之又少。这种跛足状态的评论,不能不让人感到索然无味,太遗憾!
戏曲对于业余选手来说,“四功五法”的程式表演不可全求,只可拣其要者求之。但这个“要”是什么,评委们应当心中有数。千变戏曲唱为先,尤其对业余戏曲爱好者来说,更是如此。他们一般都没受过专业训练,谈不上“念做打”、“手眼身法步”。“唱”虽是他们的唯一强项,参赛也主要比的是“唱”,但他们的“唱”也需要人指点。这是一;再就是感情。唱戏就是唱情,没有感情投入的演唱既不如不唱,更等于没唱。再没受过专业训练的人,也都懂得唱戏要用情。如果不懂这,该笑的地方不笑,该哭的地方不哭,那你唱的哪档子戏?但用情怎么通过演唱来实现,也需人指点。这是二。一个唱,一个情,特别是前一个“唱”,就是上边说的那个“要”,评委们一定要作为重点来点评。至于面部表情、舞台动作、手眼运用、服饰化妆等等,鉴于面对的仅是业余爱好者,所以只要简单顾及就行,不必苛求。
可是,现在评委们点评距这个要求还相差太远,普遍只评情不评唱,对“情”也评得云里雾里。这不仅陷入了点评要素不全,更还颠倒了评论本末,恐其与评委一职担负的职责不符。
戏曲大赛不仅是比参赛者的优劣高下,更是着眼于戏曲的普及提高,这就涉及的不仅仅是参赛者,而是扩大到了广大业余戏曲爱好者。就这层意义来说,评委点评更应同时对那些舞台之外荧屏前的人起到辅导培训作用,发挥更大能量。
评唱腔评什么?主要是音准、节奏、音的修饰以及演唱技巧。音色虽是无法人为变量的自然因素,但必须作为评分重要依据之一。这些评定内容必然牵涉到演唱者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对各类音符和组合音的掌握运用以及吐字、行腔、板路等等。同时,内容决定方法,当戏曲评委不仅要做理论点评讲解,还要做演唱实践示范。百说不如一唱,不能只说不练。比如对唱腔中关键部位的音,像有两个装饰音的四连音、加符点的五连音等等都怎么唱?评委要做出示范。鉴于评论时间限制,不要多,一场赛事能有一、两次这样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就会成大气候。这种能拿出实质内容的点评,正是观众所急切期盼的高质量、高水平。但当前距这一点还差得太远。评委们应当扭转思路并不断完善自己,迅速加以改变给予弥补,使之点评更加生动和完美。
总之,当戏曲大赛评委,不评选手唱腔不仅不行,还得重点深入来评。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