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涛
“您的孩子有3颗乳牙提前脱落,需要做间隙保持。”“掉了就掉了呗,为什么要治?乳牙掉了不是还会长新牙吗?”在我的诊室里,当我告诉家长需要做间隙保持时,常常听到这样的回答。亲爱的读者,您的回答和这位家长是否一样?
每次听到这样的回答,作为一名儿童牙医我总有些无奈。“牙好,胃口就好”、“牙疼不算病,疼起来真要命”,尽管随着牙膏企业不断推陈出新的广告,一些宣传牙齿重要性的广告用语早已耳熟能详,但中国人对牙齿重要性的认识,尤其是对乳牙重要性的认识还远远不够。
乳牙作为第一批工龄有限的牙齿工作者,作用常常被忽视。很多人以为乳牙就像过渡安置房,当我们的条件改善,新居落定,它们也就物尽其用了。因为不过是“过渡安置”,所以,不需要认真打扫房间、爱护各种设施物品,即使某些设施出现了问题,忍耐一下,乔迁新居一切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乳牙的作用真的就是这样?其实不然。
如果要用一个比喻,乳牙显然不是过渡安置房,而更像一座建筑的地基,如果地基没有扎实打牢,那后来出现的问题就显得棘手又麻烦。假如问题没有从地基着手更正和修复,那地面以上的修缮做得再漂亮也难以弥补先天不足的缺憾。或者,乳牙和恒牙,一份工作的两任工作者,如果乳牙没有把工作干好提前退职,恒牙一定会因为乳牙留下的残局手忙脚乱。
说完了乳牙的重要,现在来讲讲这篇文章的关键词——间隙保持器。间隙保持器是指儿童牙齿早失后,为了保持住空缺给儿童做的,以防邻牙向丧失部位倾斜和对颌牙伸长的一种装置,它是用来保持早失牙齿在牙列中的近远中和垂直的间隙,保持继任恒牙正常萌出。说白了,间隙保持器就是乳牙提前掉了,为了让它的继任牙齿顺利到岗,留出空隙、做好保护工作。
间隙保持器能发挥哪些作用呢?
①能保持间隙的近远中距离,防止对合牙过长,使恒牙顺利萌出。
②不妨碍牙齿萌出及牙槽骨高度的增长。
③不妨碍颌骨及牙弓的正常生长发育。
④恢复咀嚼及发音功能。
⑤维持正常的下颌运动和咬合关系。
⑥不引起邻牙龋坏或牙周粘膜组织疾病。
⑦不引起患儿口腔不良习惯和心理障碍。
当然,与作用相对的是反作用。假如,乳牙提前脱落,没有做好间隙保持工作,后果可能是,因邻牙肆意倾斜挤占,继任牙齿失去生长空间,成为畸形萌出的牙齿,影响美观和牙齿正常功能的发挥。
间隙保持器的价格一般在几百到几千元不等,分为半固定式间隙保持器和固定式间隙保持器两大种,更细的还可以分为远中导板间隙保持器、带环丝圈式间隙保持器、全冠丝圈式间隙保持器、充填式间隙保持器、舌弓式间隙保持器、腭弓间隙保持器。其中,最常用的是带环丝圈保持器。
“防患于未然”,对牙齿保护这当然是最好的做法,但如果没做到,那“亡羊补牢”也是不错的选择。等到因没做好间隙保持,后来恒牙畸形后,除了正畸需要几倍到十几倍高的成本,孩子将要承受的治疗痛苦也必然增加,那就是下选了。
感谢某位热心编辑帮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