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后小练笔行动研究活动记录
(2014-03-24 15:05:39)| 分类: 【2013XKT】活动记录 |
本溪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市级小课题
活
活动一
本篇执笔人:宋富霞
|
小课题名称 |
小学语文课后小练笔行动研究 |
|
主 |
王海英 |
|
参 |
宋富霞 |
|
活 动 时 间 |
2013.3.12 |
|
活 动 地 点 |
备课室 |
|
参 加 人 员 |
王海英 |
|
活动主题及内容 |
一、主题:讨论课后练笔结合点的训练内容(仿写句子) 二、具体讨论内容: 课题活动组经过讨论首先确立语文课后小练笔的读写结合点是训练学生仿写句子:以六年组典型课文如《山中访友》、《山雨》、《索溪峪的野》等课为例,出示以下仿写句子让学生练习,达到读写结合点的训练效果。 1.拟人句 (1)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这个句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老桥”比作“老人”,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喜爱。 (2)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唿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这个句子用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和这两位朋友间的情谊。 (3)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这是作者走进树林,靠在一棵树上产生的。从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人与森林密切联系。 2.排比句 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 3.反问句 是什么力量使它们这么勤勉地奔忙呢? |
|
简要研讨过程 |
1、每人发表自己对语文课后小练笔的读写结合点的想法和做法。 教学时,对于这些句子要反复读,加深理解,试着仿写。有难度的可以小组讨论解决。读仿写句子,同学互相评议。 2、教学领导给出相应教学建议。 3、其中一人做相应记录。 4、最后达成共识,付诸课后教学。 |
|
效果及反思 |
效果良好,学生对句子仿写的技能掌握的更加牢固。 |
本溪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市级小课题
活动二
本篇执笔人:王海英
|
小课题名称 |
小学语文课后小练笔行动研究 |
|
主 |
王海英 |
|
参 |
宋富霞 |
|
活 动 时 间 |
2013.3.26 |
|
活 动 地 点 |
备课室 |
|
参 加 人 员 |
王海英 |
|
活动主题及内容 |
一、主题:讨论课后练笔结合点的训练内容(仿写段落) 二、具体讨论内容: 课题活动组经过讨论首先确立语文课后小练笔的读写结合点训练学生仿写课文重点段落:以六年组典型课文如《山中访友》、《山雨》、《索溪峪的野》等课为例,老师出示课文的经典段落以及老师仿写的水文段,进行比较分析,然后要求学生在丰富的语感积淀下,依样画葫芦操练语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达到读写结合点的训练效果。 例如: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你好,陡峭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你好,悠悠的白云!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喂,淘气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仿写:这校园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地跟它们打招呼:你好绿绿的小草!你转来转去的是向我来展示你的美吗?你好,熟悉的黑板!你让我们学到了这么多的知识和我们在同一间教室里生活了六年。你好,广阔的操场你见证了我们河畔小学的辉煌成就。喂!可爱的小鸟,你们叽叽喳喳的是谈着可爱的小朋友吧!…… |
|
简要研讨过程 |
1、两位教师首先在课后训练点即训练仿写段落上面达成共识,准备材料。 2、每人发表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以及自己仿写的下水文进行交流。 (1)、以读为主,在读中去感受人称的变换,语句的优美。 (2)、教师出示下水文,师生共同分析评议,指出优点与不足。 (3)、进行仿写练笔。 (4)、与同学互相交流。 3、相关教学领导给予具体的教学建议 4、达成共识,作相应的记录。 5、付诸教学实践。 |
|
效果及反思 |
效果良好!学生通过段落仿写实践活动,达到既理解课文、又进行语言表达基本功训练的目的。但是,也有个别学生想象不合理,特别杂乱。 |
本溪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市级小课题
活动三
本篇执笔人:宋富霞
|
小课题名称 |
小学语文课后小练笔行动研究 |
|
主 |
王海英 |
|
参 |
宋富霞 |
|
活 动 时 间 |
2013.4.10 |
|
活 动 地 点 |
备课室 |
|
参 加 人 员 |
王海英 |
|
活动主题及内容 |
一、 二、具体讨论内容: 课题活动组经过讨论首先确立语文课后小练笔的读写结合点训练学生续写文章的能力:以六年组典型课文如《穷人》、《唯一的听众》等课为例,老师在对这些课文进行精讲之后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和求异思维,拓展学生想象空间,对课文进行续写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
|
简要研讨过程 |
1、两位教师首先在课后训练点即续写文章上面达成共识。 2、每人发表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以及自己为续写文章所做的准备。 (一)、抓文中的疑点续写 (1)、结合文中的24自然段的“熬”字,续写一家9口人今后的日子怎样“熬” (2)、结合文中的24自然段中渔夫听说“两个孩子已经在帐子里了”的反映续写。 (3)、 结合7自然段紧扣主题《穷人》续写西蒙死去以后怎样安葬。 (4)、结合7自然段西蒙留下的两个孩子以后会对自己的身世作如何的反映,渔夫一家会怎样接纳这两个孩子? (二)
品味托尔斯泰的语言续写 (1) 结合9自然段模仿托尔斯泰细腻的心里描写见长的手法。 (2)
学习托尔斯泰用词准确、鲜明。如“熬”“心惊肉跳 3、相关教学领导给予具体的教学建议 4、达成共识,作相应的记录。 5、付诸教学实践。 |
|
效果及反思 |
效果良好,通过续写很好的扩展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写作能力。从学生交上来的文章中,我欣喜地发现原来学生的想象能力是如此丰富,他们充满爱心,给予桑娜一家非常美满、幸福的好结局。 |
本溪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市级小课题
本篇执笔人:宋富霞
|
小课题名称 |
小学语文课后小练笔行动研究 |
|
主 |
王海英 |
|
参 |
宋富霞 |
|
活 动 时 间 |
2013.4.25 |
|
活 动 地 点 |
备课室 |
|
参 加 人 员 |
王海英 |
|
活动主题及内容 |
一、主题:讨论课后练笔结合点的训练内容(感悟) 二、具体讨论内容: 课题活动组经过讨论首先确立语文课后小练笔的读写结合点训练学生对所学文章的感悟和写作能力:以六年组典型课文如《詹天佑》、《怀念母亲》等课为例,老师在对这些课文进行精讲之后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启发学生对文中的人物,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并表达出来,写出学过本课后的感悟。
|
|
简要研讨过程 |
1、两位教师首先在课后训练点即经典课文,写出感悟上达成共识。 2、每人发表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以及自己为感悟典型课文和课文中的人物做的准备。 (1)、在教学时,反复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重点句子,体会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的情怀。 3、相关教学领导给予具体的教学建议 4、达成共识,作相应的记录。 5、付诸教学实践。 |
|
效果及反思 |
效果良好!通过教学提高了学生看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从孩子交上来的感悟中,我欣喜地发现了孩子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和对人生的看法和感悟。 |
本溪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市级小课题
本篇执笔人:王海英
|
小课题名称 |
小学语文课后小练笔行动研究 |
|
主 |
王海英 |
|
参 |
宋富霞 |
|
活 动 时 间 |
2013.5.16 |
|
活 动 地 点 |
备课室 |
|
参 加 人 员 |
王海英 |
|
活动主题及内容 |
一、主题:讨论课后练笔结合点的训练内容(缩写) 二、具体讨论内容: 课题活动组经过讨论首先确立语文课后小练笔的读写结合点训练学生对所学课文的概括和写作能力:以六年组典型课文如《青山不老》、《少年闰土》、《我的伯父 鲁迅先生》、等课为例,老师在对这些课文进行精讲之后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立足原作、删繁就简,启发学生对文中的主要内容进行提炼,重组,缩写成一篇微型文章。 |
|
简要研讨过程 |
1、两位教师首先在课后训练点即学经典课文,缩写经典课文上达成共识。 2、每人发表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一)、缩写是在保持原文的体裁、中心、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删繁就简,把长文章缩成短文章。 (二)、要掌握住全文中心和各段段意。 (三)、要把握住主要事件的主要材料,删掉次要事件和次要材料。 3、相关教学领导给予具体的教学建议 4、达成共识,作相应的记录。 5、付诸教学实践。 |
|
效果及反思 |
效果良好!通过缩写,学生深深懂得用简明扼要的文字,围绕中心,叙述一件事情。 通过课后练习,学生学习的兴趣得到激发,写作水平有所提高。但是也有个别同学存在语言不够精简,语言重组能力差的情况。 |
本溪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市级小课题
|
小课题名称 |
小学语文课后小练笔行动研究 |
|
主 |
王海英 |
|
参 |
宋富霞 |
|
活 动 时 间 |
2013.5.24 |
|
活 动 地 点 |
备课室 |
|
参 加 人 员 |
王海英 |
|
活动主题及内容 |
一、主题:讨论课后练笔结合点的训练内容(扩写) 二、具体讨论内容: 课题活动组经过讨论首先确立语文课后小练笔的读写结合点训练学生对所学课文进行拓展情节、填补空白的扩写能力:以六年组典型课文如《老人与海鸥》、《最后一头战象》、等课为例,老师在对这些课文进行精讲之后,挖掘教材中的训练因素,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指导学生练笔。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启发学生对文中的主要内容进行提炼,重组,拓展情节、填补空白。在不脱离文意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扩写课文。 例如:嘎羧准备告别寨子,——————找它最后的归宿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传遍了全寨。男女老少都涌到打谷场来为嗄羧送行。大家心里都清楚,与其说是送行,还不如说是送葬,为一头还活着的老战象出殡。村长在嘎羧粗粗的脖子上系了一条洁白的纱巾,四条粗壮的象腿上绑了四块蕾丝的黑布。老人和孩子捧着新鲜的香蕉、甘蔗,送到嗄羧嘴边。它什么也没吃,只喝了一点凉水。然后绕着寨子走了三圈,对救活它、收留它并养活它26年的寨子表达一种恋恋不舍的心情。 |
|
简要研讨过程 |
1、两位教师首先在课后训练点——学经典课文,扩写经典课文上达成共识。 2、每人发表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教学时要注意捕捉嘎羧内心的变化,在描述心理的变化时,要做到波澜起伏、跌宕多姿。 通过合理的想象,进行比较细致的想象,从而使原来的要表达的心理得到扩充,变得具体、生动。 3、相关教学领导给予具体的教学建议 4、达成共识,作相应的记录。 5、付诸教学实践。 |
|
效果及反思 |
效果良好!通过看孩子交上来的扩写习作,让我想起叶圣陶先生说过的一句话:“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我觉得我做到额学生受益了。 |
本溪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市级小课题
本篇执笔人:王海英
|
小课题名称 |
小学语文课后小练笔行动研究 |
|
主 |
王海英 |
|
参 |
宋富霞 |
|
活 动 时 间 |
2013.6.10 |
|
活 动 地 点 |
备课室 |
|
参 加 人 员 |
王海英 |
|
活动主题及内容 |
主题:坚持开展学生小练笔训练,定期开展学生小练笔成果展示(收集) 内容: 针对前几个月课题实施的成果,收集在一起进行分析、讨论、交流,从关注学情、培养兴趣提高能力上探讨出可行的指导办法,从让小练笔的训练更加长效方面作出努力。 本次讨论内容主要是针对全体学生所做的仿写训练成果进行总结分析,在以后的教学中的注意事项达成共识。 |
|
简要研讨过程 |
1、两位教师首先收集案例成果,边讨论边分析。 2、每人发表自己的想法和以后的做法。 把以前学生写的仿写小练笔进行讲评,评出最佳小练笔,作为范文。 展示成果:优胜者为:秦炎冰。 3、相关教学领导给予具体的教学建议 4、达成共识,作相应的记录。 5、形成理论。 |
|
效果及反思 |
效果良好!通过看孩子交上来的扩写习作,让我想起叶圣陶先生说过的一句话:“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我觉得我做到额学生受益了。 |
本溪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市级小课题
本篇执笔人:宋富霞
|
小课题名称 |
小学语文课后小练笔行动研究 |
|
主 |
王海英 |
|
参 |
宋富霞 |
|
活 动 时 间 |
2013.6.22 |
|
活 动 地 点 |
备课室 |
|
参 加 人 员 |
王海英 |
|
活动主题及内容 |
主题:坚持开展学生小练笔训练,定期开展学生小练笔成果展示(收集) 内容: 针对前几个月课题实施的成果,收集在一起进行分析、讨论、交流,从关注学情、培养兴趣提高能力上探讨出可行的指导办法,从让小练笔的训练更加长效方面作出努力。 本次讨论内容主要是针对全体学生所做的仿写训练成果进行总结分析,在以后的教学中的注意事项达成共识。 |
|
简要研讨过程 |
1、两位教师首先收集《山雨》成果,交流、讨论、总结。 2、学生朗读自己的作品。 讨论交流对每个同学写的句子的感受。展示成果:优胜者为:张洁睿。 3、相关教学领导给予具体的教学建议 4、达成共识,作相应的记录。 5、形成理论。 |
|
效果及反思 |
效果良好!针对案例中的纰漏,多反思,多努力,期待更好的效果。学生对语句的修改能力有所提高。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