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冰先客
冰先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855
  • 关注人气:1,54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老子》(一)

(2023-07-19 09:41:40)
标签:

国学

分类: 学问人生思考

问道悟希夷

 ——读《老子》手记

冼启明

 

   《老子》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与常道不同,名与常名也不一样。关键词“常”,“常”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恒久的、实际的、形态相对稳定的存在。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无,虚空也;有,物象也。始与母指根源的两个层面。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故常无欲,倒装句,即“无欲”为常缘故下句常有欲,“有欲”为常“观”原意是高台,站得高视野宽广深远;喻整体、深入地看问题,“观”有体察、领会的含义。妙,灵,可意会不可言传。徼(音召):边界,引为近至远的物外之端。玄:神秘深奥。

文中大意:可说的道,不是恒久的、实质性的道;事物之名,不是事物的本身虚空(无)是天地的本源,虚空中自然变化呈现的象(有),是万物之母。以无欲的心可观知当中的动;用有欲之念,也能觉察其中的变化。无欲、有欲互为一体,却有两种称谓,两者都同是神秘深奥的。十分神秘深奥的东西,令人的肉眼无法看清其异妙动的门户。

“道可道,非常道”是一个千古的话题,却难作准确的解释。当遇到好巧的事情,妙不可言的情景,我们就会由衷地讲起这句说话。我们人类的知识还是比较肤浅,现代科学虽然发达,但道学远在科学之上。科学可以解决现实中的很多问题,但始终无法解释“玄之又玄”这种近神的道学。

 读《老子》(一)

有关道的含义

老子文章第一个字是道,道是什么?道字面的意思是路,又引申、转注出多种含义。古文字的“道”,从行从止,右边是个首字。连着看,形似首领带着一行人走路。鲁迅先生说,“世界上本来没有路,但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不过,道还不能简单作道路看,因为道是有生命的。行止之首为道的源头;行止两点中间的直线或曲线是过程和规则。蓄于内而发于外,表示说话,如某某道。行止连成一线,作量词;如一道门槛,两道浓眉,三道防线等。何去何从则是有关道的方向、方法问题。《说文》:道一达也;由此及彼,乃道的通达。道的变化:一年的春夏秋冬,一生的少壮衰老,以至植物的发芽、生根、长叶、开花、结果,都是道行着、动着、作用着的。道之种种,树的年轮、石的纹理、人的经络……数不胜数。战国时的韩非子是这样解释“道者,万物之所然,万理之所稽也。”

古文字,多是一字一词,并一字多音,一词多义。有名词作动词等不在说,一词中既是名词又是动词兼形容词也屡见不鲜。老子的“道”难明,不足怪。文字关尚难得要领,况“道”不在文字中。

老子所谈的道,是“无”与“有”合成。无是肉眼看上去虚空的形态,有是万物的迹象。无欲观妙,有欲观徼。两者同体,只是一念生则生,一念灭则灭。悟道,在无欲、有欲交替之中实现。实现悟道,就明白看似玄妙的东西,而通达彼岸。

讲讲容易,要做到悟道就难,但又不是不可以。就算有心修炼,千百年来,时迷时悟者多,大彻大悟者少,这是不容分辨的事实。

老子谈“道”之中的“无”与“有”,如《易》太极之阴阳。“无”近似阴,隐性的;“有”近似阳,显性的。

《老子》第一章提示我们,概念上的道,不是道的本身;事物的名称,仅是对事物指示性的提示。语言概念有局限性,无法全面准确地表现真正的事实。

另外,“无”是没有,又不是没有“没有”指“无”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不是没有”指“无”是形上的实体,肉眼看是虚空,虚空有无限的功用。“有”相对于“无”,体现具体事物,如日月星云,山河大地,花草树木及各种人事等,人能感知能理解的现实存在。“无”是“有”中的“无”,“有”是“无”中的“有”,不可偏执。“天地始”,“万物母”,始母同义。“无”可说是天地生成的根,“有”万物呈现的本。“无”与“有”是“道”的两种属性,这两种属性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无”的元素不断聚合即“有”,“有”无限细分亦“无”;“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不竭之余,不正是“无”么?质能互换变规律,早已在人类的实践中得到验证。从无到有,从有到无,万事万物都有循环周期,人也不例外。

我以为:执着“无”,在空里不生一念难以生存;执着“有”,只活在观念中是不能了解“玄之又玄”的奥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