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要不要吃“钙片”

(2013-06-15 17:46:54)
标签:

365

补钙

补钙食物

科学补钙

钙片

要不要吃“钙片”

http://s7/bmiddle/c269a5e9tdf2e904d9c46&690

        我们都知道钙是人体重要的组成成分,骨骼的健壮、牙齿的强健、体内酶的激活、肌肉和神经的正常工作、免疫系统的正常等等都离不开钙的参与。近年来研究发现女性青春期的痛经、孕期哺乳期浮肿、高血压、骨质增生、结石的发生都跟缺钙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

        我国膳食主要以谷类、蔬菜等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品份额较少,人体从植物性食物中吸收的钙质有限,再加上很多人没有喝牛奶、吃乳制品的习惯,造成中国人饮食中含钙量偏低,据调查显示,我国城乡居民膳食钙摄入量仅为389mg/天,还不及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摄入量的一半,可见缺钙问题威胁着我国人民的健康。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钙每天的适宜摄入量

出生~ 6个月

300mg

7个月~ 1

400mg

1~3

600mg

4~10

800mg

11~ 17

1000mg

成年人

800mg

50岁以上

1000mg

孕早期

800mg

孕中期

1000mg

孕晚期

1200mg

哺乳的妇女

1200mg


补钙的原则

只要调整饮食习惯,人体所需的大部分可以从食物中获得,对于儿童、孕妇、乳母、老年人等钙需求量较高的人群,应强调以食补为主,食物中补钙效果最好的是牛奶,如果每日饮奶300ml,便可补充312mg的钙质。

日常食谱中有许多食物可用来补钙, 富含钙的食品有牛奶、鲤鱼、黄豆、豆腐、豆腐干、虾皮、紫菜、羊肉、鸡肉、鸡蛋、芹菜、油菜、芝麻、莲子、蘑菇、苹果、黑枣、杏仁、黑木耳、花生等。如果每天能保证吃到34种这样的食物,基本上可以满足人体对钙质的需求。

如果因为种种原因,无法保证膳食钙的充分摄入,或缺钙的程度较为严重,我们就需要借助钙制剂来对不足的部分进行补充,补充钙剂的原则是“缺多少,补多少”,不可一味求多,盲目进补。

 

钙制剂的选择

钙剂种类繁多,选择时应根据个人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²碳酸钙:碳酸钙的钙含量较高,吸收率也高,价格合理,是大众易于接受的一种钙剂。但由于其在体内会中和胃酸,因此老年人及胃酸分泌不足者不适宜选用。

²有机钙:枸橼酸钙、葡萄糖酸钙、柠檬酸钙、乳酸钙等有机钙虽然钙含量不高,但是水溶性好,吸收不依赖于胃酸,对肠胃刺激小,更适合肠胃功能较弱人群及老年人服用。需要指出的是葡萄糖酸钙可代谢成葡萄糖,造成血糖升高,故不适宜糖尿病患者服用。乳酸钙在体内代谢成乳酸,会使人体产生疲劳、酸痛,故不适宜体质虚弱者服用

²氨基酸螯合钙:氨基酸螯合钙既有含钙量高的优点,又不受胃酸缺乏的影响,而且在体内吸收利用充分,是目前较为理想的补钙剂。

²生物钙:生物钙制剂一般由贝壳等含钙量高的天然原料经高温煅烧而成,易被人体吸收,但存在对人体有害的镉、铅、铋等重金属元素,长期服用对人体不利。

 

需要注意的是,钙的吸收与维生素D密切相关,所以在补钙的同时补充维生素D,或选择含有维生素D的钙剂都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何时服用钙剂效果最佳?若选用含钙量高,每天服用一次的钙制剂,最好以每晚临睡前服用为好。因为人的血钙水平在后半夜及清晨最低, 临睡前服用可以使钙剂得到充分吸收和利用。若是小剂量钙片,最好采用少量多次的服用方式,于饭后或餐时服用,以减少其对肠胃的刺激。

那个年龄段最需要补钙呢?答案就是:所有年龄段都应注意钙的摄入,钙是人一生中不可缺少的矿物质,为了我们健康与活力,现在就开始补钙吧!

 

参考文献:

1]丛琳. 钙制剂正确选择及合理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02

2]赵彤. 补钙全攻略[J] .中国医药报 200504

3]钦宇红.从营养学角度谈补钙[J].中国医药指南200910

 

 高级营养保健师 王喆

                                                   新浪微博@营养师王喆

                                                   手机:15510192939

                                                 <原创博文,转载联系本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