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多”的糖尿病

标签:
肥胖糖尿病胰岛素2型糖尿病三多一少 |
分类: 疾病相关 |
http://s14/mw690/c269210bgda16f5a4d70d&690
有人说:现在生活好了,农村人开始吃糖了,城里人开始尿糖了。这句话讽刺了人们盲目的吃“好的”,以为大鱼大肉能使人体格强壮、百病不侵,结果往往事得其反。
糖尿病,中医称 “消渴”,顾名思义“消”指消瘦,“渴”指饮水多。现代医学将糖尿病的主要症状归纳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的分泌不足或不能有效发挥作用,使过多的葡萄糖不能被细胞利用而存在于血液中。血液中的糖过多,超过了肾脏的重吸收能力就会随尿排出形成糖尿。尿液中的糖使尿液浓度增加,带走大量的水分,造成多尿。尿排出的多了,水分流失,才会口渴多饮。而作为人体主要供能物质的葡萄糖不能被有效利用,造成的能量的缺口就由身体中的蛋白质和脂肪来提供,所以人会变瘦。人体长期处于能量不足的状态就会经常感觉饥饿,吃的就多。这就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三多一少”的由来。
奇怪的“四多”糖尿病
可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现如今越来越多的糖尿病人都是胖子,很多人是因为肥胖才导致的糖尿病,本来的“三多一少”,变成了现在的“四多”。那么是不是现在的糖尿病不像原来那么“典型”了呢。
原来,糖尿病主要分为两型,Ⅰ型糖尿病是由于胰腺上分泌胰岛素的胰岛B细胞遭到破坏,使胰岛素分泌不足。这一类型多发生于青少年,与遗传有关。“三多一少”症状较明显。而Ⅱ型糖尿病是由人体细胞上负责识别胰岛素的部分缺失导致,胰岛素的量原本是足够的。这一类型糖尿病主要与肥胖关系密切。《黄帝内经》记载“甘美肥胖,易患消渴”就是说肥胖的人容易得糖尿病,其中指的主要就是Ⅱ型糖尿病。
Ⅱ型糖尿病到底是怎么回事
胰岛素通过与人体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起到调节血液中葡萄糖的作用。胰岛素与受体结合后能增加细胞膜上转运葡萄糖的载体数量。于是细胞就可以将更多的葡萄糖从血液中摄取到细胞内部,分解提供能量或转化为蛋白质和脂肪。这样,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就下降了。
可是,现代人随着饮食中高脂肪、高能量食物的增加,运动的减少导致肥胖。肥胖使细胞表面的胰岛素受体遭到破坏,胰岛素不能正常的发挥作用。也就是说人吃完饭后,从食物中吸收的葡萄糖停留在血液中无法进入细胞进一步分解。而胰岛素的分泌是随血糖的升高增加的,食物中某些氨基酸例如精氨酸和赖氨酸与葡萄糖共同作用,会使胰岛素分泌成倍的增加。这样,虽然胰岛素不断的被分泌出来,但是血糖还是不能恢复正常水平,在加上长时间的高脂高蛋白饮食,致使胰岛B细胞衰竭。简单说来就是专管分泌胰岛素的胰岛B细胞累坏了,不能正常工作,如此恶性循环加重病情。
如此看来高脂。高蛋白、高热量的饮食导致的肥胖,与胰岛素抵抗是互相促进的关系。由长期不良饮食习惯和运动缺乏等危险因素共同作用,进而发展成疾病的状态。
Ⅱ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根本还是在于控制饮食和减轻体重,得了糖尿病也不一定就是宣判死刑。只要方法得当,及时发现,在各种并发症出现之前适当调整食物结构,搭配合理的用餐时间。糖尿病并不是完全无法治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