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故乡是赵璧

(2015-12-29 20:31:12)
标签:

我的故乡是赵璧

赵璧的麦子

赵璧瓦甕制作技艺

土豆和长山药

距平遥城东南20华里

分类: 我爱我家
        在距平遥城东南20华里的地方,有一座静谧而古老的村庄叫赵璧,是赵璧是赵璧是赵璧。重要的事强调三遍。辟底下是玉不是土。从前一直沿用璧字,不知从何时起连官方都用壁字,我不是说壁字就不好,只想说应尊重历史 ,赵璧家顶起来。http://s14/mw690/003yImmLzy6YaFURCXP4d&690
    赵璧村始建于西汉时期,古名为北堡寨,有平遥四大古寨之称,曾建有西神庙,子夏庙,大悲庵,三官庙等古建筑,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为西神庙会,村里现存古老的九龙院,凤凰院。稳健刚毅的明柱石础,美轮美奂的木雕,仙气飘逸的照壁以及凄美沧桑的门楼,都是赵璧古院落充满文化底蕴的四宝以及悠悠千古的传说故事如同一杯甘纯悠长的老酒芳香扑鼻而来,又宛如一曲淳厚古朴的高山流水抑扬顿挫。这里是赵璧,我的故乡。
     赵璧古村落群沿着一条干枯的河道上面的土坡建立,远远望去宛如一条巨龙,五个堡分别是龙爪及龙尾,s型村路化为龙身,西依西泉,南临东泉,东傍遮胡南湖,北面几里地有平遥八景“源池泉涌”以及尹回水库,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真佩服赵璧先民们选了这块风水宝地。赵璧人自古就是龙的传人,至今仍保留泥龙头等名称,泥是崖,平遥人当地方言。相传河道上曾泛过水,水里有龙出现过,河里的龙是河神,农历六月二十四是河神爷的生日,当地此日有庙会,上了年纪的人在这天蒸河圈圈,祭祀河神爷保佑一年风调雨顺,说来亦怪,年年这一天几乎都是阴雨天,冥冥之中自有神灵护佑着这片神奇的土地。著名歌唱家郭兰英《夸土产》里两次提到赵璧,赵璧的麦子东关的水。赵璧的麦子格实在是优。民以食为天,在饥饿的年代里,粮食就是命啊!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大潮中,勤劳吃苦的赵璧人民在村支书李豪桂的带领下兴修水利,通过截潜流将惠济河水引入赵璧,东关的水当地俗称老洞洞,又名胜天洞,老洞洞的水不仅解决了赵璧人吃水问题,源源不断清洌甘甜的水滋润了百亩良田,用山泉水灌溉的麦子,颗粒饱满芳香,民间流传”赵璧麦子洗面筋“一说。用赵璧麦子蒸出的馒头,味淳香有嚼头。每年夏至前后,麦浪金黄黄的,满村皆是黄金甲,半年的汗水换来堆积成小山的黄金。那种欢悦心情不言而喻。手里有粮,心中不慌,赵璧小伙不愁找不到媳妇,远近乡里的姑娘莫不争先恐后到赵璧来,赵璧麦子养人呐!http://s3/mw690/003yImmLzy6Y9UYF46C62&690

        赵璧从前主要有北堡,南堡,脑头堡(凝堡),大新堡(永盛堡及小新堡(新盛堡),以小新堡明清院落保存较为完整,都是一进几只院,从前每个门两旁都有石狮,均在文革中破四旧啦,只留着无头的狮子倾诉着当年的事,http://s6/mw690/003yImmLzy6Yjb8YRV3a5&690

小新堡是由九个院落组成,九龙院。相传有一财主先生九子,为每子各修一院,“龙生九子,各有不同” 汉文化中以九代表极多,地位极尊,九处院落格局都别具一格。一砖一瓦,一梁一柱,一亭一阁,严谨的四合院形式,呈日字或目字的二进院或三进院,每个院落或以砖彻的矮墙,四周外墙高达七八米,有利于抵御北方的风沙天气,院落多为坐北朝南,便于得到更多阳光,正屋保留窑洞形式,或三孔或五孔,砖彻的窑洞外面加筑木廊瓦檐,以防风雨日晒,并饰以题材繁多的精美木雕彩绘,大户人家在正屋之上再加盖一层砖木结构二楼,用于会客或充当书房,各式各样的风水壁风水楼都建于正屋的屋顶之上,力争在高度上超过四邻,保住自家风水。大门很有特色,垂花门结构,以及带防御性的高围墙,尽显古朴而典雅之风。堡内曾有楼,是堡内李闲庭家的,解放后斗地主拆掉,李闲庭是当时本村唯一受过大学高等教育的老人,为人和善,有求必应,村里唯一的风水阴阳先生,精通周易八卦。恰生不逢时,怜怀才不遇。怨人在风中,聚散不由己。在文革时遭批斗戴高帽,罚打扫全村卫生,但老人很倔强,留着雪白的胡子,仙风道骨,小时放羊时常听李老先生谈古论今,可谓“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现如今在堡后头新建院落,统称楼后头,有其名无其实,令人悲哉!话说财主老年又得一子,外放东南地势高的脑头堡今凝祥堡为小儿修十眼窑一处院落,寓意十全为上。易经中东南是巽卦主风,既是财位又是文昌位,家居东南气势强旺,而西北是乾卦主天,特性是强健,乾,元亨利贞。《子夏传》说:元为原始之意,亨为开通之意,利为和谐之意,贞为贞固之意。老财主将幼子置于东南偏爱之意不言而喻,又不忘守住起家的西北大本营,可谓煞费苦心,古人对八卦风水的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当然,大新堡也有一处张姓院落值得称道,是个裤裤院,外院是个大阁院,入里花开两枝,分为两个小院,精致绝伦,阁院东面有一棵大槐树,足有三百多岁
东面小院修葺一新,门口重立两石狮。西面一院,家有壁画”刘备娶亲“。人物刻画匠心独运维妙维肖,经本村李姓油漆画工修复,美中不足是,有一处脱落严重,画工难以复原,重饰牡丹花几朵,悲乎!画蛇添足矣!凝祥堡流传一谚语“郑家十只虎压张家九条龙”古人崇尚家族香火旺盛人丁兴旺,从侧面反映了康乾盛世人口极速增长,其一原因:治安稳定,战争减少,得以休养生息,从而人口得以繁衍。其二朝廷重视农业,引进美洲高产量的玉米,番薯,马铃薯,百姓免除饥饿死亡,这是物质基础。其三康乾盛世朝廷实行“盛世滋丁,永不加赋”的政策,促进了人口进一步繁衍南堡在村子的南面,堡门不像北面永盛堡新盛堡凝祥堡有确切立堡门时间,上面隐约能看出“钟靈毓秀”字样,其他各处院落壁匾均为同一风格,堡的建筑风格融入堡主人的气质与个性.文革中破四旧,被人为铲去上面文字,在那个疯狂的年代,村中庙宇神像毁于一旦,甚至还有人将神像头拿回家当尿壶,据说那人几天都痛的尿不出来,所谓神灵不可亵渎,于那时可是破四旧干将,于今时那简直是犯,不仅仅是毁掉文物,而且把文化毁灭了,今人应当反思那段岁月,防止今后重蹈复辙。赵璧北堡最为古老,赵璧流传着一句民谚”先有赵璧北堡,后有平遥古城“一说。山西十大名堡就有平遥古堡(以梁村,岳壁,赵璧古堡等为代表)赵璧古堡以北堡最古老,两面环沟,地势险要,自古为兵塞要地。清光绪八年《平遥县志》有一关五堡二寨,赵璧山寨,在县治东南15公里。赵璧北扼岳壁源祠一线,南延东泉仁义一线,东制遮胡南胡一线,遮胡南胡历史上都有胡人入侵,赵璧筑寨有一定的军事防御作用,西克西泉卜宜一线。赵璧咽喉之地,地理位置相当重要。http://s2/mw690/003yImmLzy7kkCI0133c1&690

http://s7/mw690/003yImmLzy7kkCJswzY66&690

http://s9/mw690/003yImmLzy7kkCLhQq4c8&690

http://s3/mw690/003yImmLzy7kkCNO6yK42&690

http://s7/mw690/003yImmLzy7kkCSDsUu86&690

http://s8/mw690/003yImmLzy7kkCUaYFV87&690

http://s15/mw690/003yImmLzy7kkCVhZBI5e&690

http://s13/mw690/003yImmLzy7kkCVO1PKcc&690

http://s16/mw690/003yImmLzy6Yb8uXfSn2f&690       赵璧北堡位于一座土丘上,入口处的西神庙一直盖至土丘顶,为古堡构筑出抑扬顿挫的造型。子夏庙在当地又称高庙,是全村的最高点,过去曾为村支部所在地,庙顶过去安着几只高音喇叭,每天从这里发出全村最强音,一切村令及广告皆出于此。有赵璧中南海一说。真谓居庙堂之高矣!子夏为孔门十哲之一,是孔子后期得意弟子,半部论语皆出于子夏,是继孔子后系统传授儒家经典的第一人,办学成就贡献最大。子夏庙过去曾为学校教室。也许是沾了子夏的灵气,赵璧人才辈出,单博士及后之类就出了n个。高庙底下寺院为西神庙,西神庙门外耸立着一棵虬劲苍然的古槐,古槐确切的历史年代已无史籍可考。
http://s8/mw690/003yImmLzy6YlQbB8tF97&690

步出西神庙东西走向的便是茶坊街,现为商业一条街,也是如今赵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本村最为繁华的场所,旁边有健身场所,赵璧广场舞大妈们常在此k歌K舞。尝一碗津津有味赵璧的捞豆腐,看着人们欢快的笑容,多美滋!
               
http://s4/mw690/003yImmLzy6Y9V8Zft903&690 赵璧瓦甕制作技艺还是平遥非物质文化遗产,瓦甕这东西估计在城市早绝迹啦,古时农村盛面工艺品,防潮保鲜,经济实用,上世纪平遥城里十之八九瓦甕出自赵璧,赵璧沟里有一处地方那里的土粘性大,烧制的瓦甕经久耐用。勤劳淳朴的赵璧人民为自己的人生掘得第一桶金,那时天朦朦刚亮就有三五成群的赵璧卖瓦甕的整装出发,那时主要交通工具还是自行车,车技高的一车就绑八个瓦甕,在崎岖不平的路上玩着行云流水般的杂技,真是平孟线上的一道亮丽风景,有些瑕疵的瓦甕亦难不倒聪明的赵璧人民,修补修补,擦点粉美容美容,擦得瓦亮瓦亮的。明眼人是看不出的,卖有瑕疵的瓦甕,小伙儿嘴儿显得更甜“大娘给你放那儿“然后小心翼翼把这金贵的瓦甕放到大娘满意的地方,乐得大娘直夸小伙精干,都有意给小伙牵红线啦。不过说实话,只要放在那儿不咋折腾,即使有点小瑕疵用个三四十年不成问题,证明赵璧的瓦甕技艺相当赞。

http://s10/mw690/003yImmLzy6Y9VjCBzX69&690

         世事沧桑,如今东关的水干涸了,代之地下水井和自来水。麦子也没有往日的辉煌,代之的是经济作物土豆和长山药。土豆和长山药占居平遥市场半壁江山,特别是夏山药(土豆)每当收茯季,外地商贩纷至沓来云集于此,并形成市场。收购一两个月,卖山药蛋的群众络绎不绝,场面相当壮观。赵璧的瓦甕制做技艺终于大新堡最后一代传人补全,由于缺乏市场与创新,最终被淘汰出局,只留下几孔破败的窑洞,见证着时代历史的变迁。一些民间技艺及民俗已消失,赵璧文化沉淀的记忆其实很淳厚,现代文明与古老传承的冲突,有些东西消失了就再也追不回来了,所以我们更懂珍惜当前所拥有的一切。人需要适当放飞自己的心情,工作之外还需有一定的爱好来陶冶情操,可以培养出一种禅定的情趣和修养耐心。有时真得好笑自己,偏偏喜好一些没落的东西,针灸,邮票,剪纸等,事情总得有人去做吧有时自嘲道。不喜欢城市的浮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超山。真还有点乡巴佬情结。年轻时总幻想着有一日背上行囊,薄艺随身,云游四方。始终不得成行。证明我更热爱平遥这方水土,淡淡地抹掉了自己人生无为的一缕忧伤。如同穿越沙漠的孤独行者,有迷茫有困惑,有惊喜有感悟,有时如海市蜃楼般虚幻缥缈,有时如一抹绿洲般耳目一新。人活着就要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人生就像是一次旅行,人们总是忙于奔赴目的地,却往往忽略了路边的风景。其实从你生的那刻起便踏上不归路,从此你走过的都已成为足迹,因为你始终不知道你到哪里去,如果你连从哪里来的都很茫然,亲!你觉得生命还有意义吗!所以人不能忘记历史的记忆,否则当生命走到尽头,瞬间从人间蒸发,生命的足迹一点都没留下,那才是真正的落寞与悲哀!寻找、保留和延续文化记忆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一点责任,是无须任何理由的。http://s14/mw690/003yImmLzy6Y9VsRXbfdd&690

      如今赵璧入选平遥县“一城两寺、一山两水、六园八村”大旅游格局。赵璧是每个赵璧人心中的一块璞玉,靠我们每个赵璧人去呵护和发掘她!我喜欢赵璧不仅仅是因为祖祖辈辈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更因为她的勤劳淳朴芬芳早已浸入每个赵璧人的心灵,我们的荣辱血液脉搏与赵璧早已融为一体。赵璧您好。  http://s5/mw690/003yImmLzy6YmCyRQDGa4&690

     


            





                                                  
                                                





        


【注;文中插图来自网络】

附;夸土产歌词 编辑

平遥的牛肉太谷的饼,

清徐的葡萄甜格盈盈,

榆次太原祁县城,

拉面削面香煞人。

大同的皮袄白格洞洞,

平鲁的拷捞捞热格腾腾,

阳泉煤烧火不呛人,

平定的沙锅兀家亮晶晶。

高平的罗卜晋城的葱,

夏县的莲菜脆格生生,

脆瓜子出在临县城,

汾阳的白酒兀家实在有名。

交城的俊枣儿甜格酩酩,

曲沃的丁丁烟香格喷喷,

武乡的柿子甜又儿红,

介休的陈醋酸格淋淋。

出产数俺们山西省,

数来数去数晋中,

晋中哪里最有名,

还是数咱们平遥城。

平遥的土产最有名,

哎哟哟,

让俺们给你数念一顿。

弓村的拷捞捞小胡村的枣,

堡和的沙锅烧的实在好,

西王智的口袋做的好,

东游驾的镢子铁锹打的实在好。

赵璧的麦子东关儿的水,

郭儿壁的化肥做的实在美,

西坡儿的花椒挺有味,

水磨头箩头编的实在美。

源祠的大米梁村的藕,

赵璧的麦子格实在也是优,

东庄的甜瓜牛角酥

石粉子随风而去人家平道头,

要吃那个槟卜果子果子沟

安社的豆角角黎基的蒜,

烟叶子出在大小汪,

岳壁的长山药粗又长,

你们要用石灰去到普洞山。

窑头沟儿现在开了水泥厂,

娃留村兀家烧下股子盆则和沙碗。

郭休的席则佛殿沟的炭,

黄仓儿的石板走的宽,

要吃蘑菇在仁义山,(注:仁义现名孟山)

麦荞沟的麻儿总有人来长,

松树长在了仁义山,

戈山家做了些儿健脾药弹弹。

铁北的高粱红格橙橙,

梁官的熏醋酸格淋淋,

宁固阜的酥饼则落格生生,

南门外的碗秃子光格明明。

西寺庙的硝盐白格洞洞,

尹村的扫帚肥卜楞腾,

西王智的口袋实在好用,

东泉的醋柳汁子又甜又酸香格喷喷。

府底的桃儿水格淋淋,

青村杏儿金则楞楞,

庞庄的辣角角辣格森森,

七洞兀家烧下兀来大的瓮。

要吃豆腐南政村

哎哟哟,

西郭村粽叶去过北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