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我所知道的冯德英老先生,三花,和三花有关的人和事
标签:
转载 |
分类: 奇文 |
这个题目有点大。我和冯老也不认识。
但我和冯老是地道的同乡,这很让我自豪。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苦菜花》。《苦菜花》里的男主人公姜永泉的人物原型是我的恩师的父亲。我的同桌的爷爷。
我的同桌叫梅,我以前的写的一些小文里曾经提到过她,她的哥哥,她的父母。这一家人,对我的影响是极大的。我的文学启蒙源于梅的哥哥,那时候还读初中,我已经从梅的哥哥那里读到了很多的经典文学名著,家,春秋,红与黑,巴黎圣母院,茶花女,少年维特的烦恼,安娜卡列尼娜,红楼梦……而那时候,我还不知道,梅的爷爷就是姜永泉,后来,有一次,她说去烟台看望了她的娟子奶奶。我说,你奶奶,不是在你家么?梅苦笑了一声,俺奶奶,不是娟子,但俺爷爷,是姜永泉。弄了半天我才明白,娟子,是梅的后奶奶。
梅没有怨言。我的恩师没有怨言,而梅的亲奶奶,更没有怨言了,因为我认识她的时候,她已经患了老年痴呆,她什么也不记得了,只有每天坐在门口看日出日落,吃饭的时候把自己碗里的饭分一些给家里的那条大黄狗。
我想她是认了命的,她不能和自己的丈夫一起驰骋沙场,只能尽了自己的力,在家里默默地侍奉老人和孩子,她是没有怨言的。我想。
用了这么多文字写一个无名的老人,但我想,我是应该这样做。总该是有人记得她吧?她被历史遗忘,没有被冯老写进书里,但不会被我遗忘。
《苦菜花》后来被拍成了电影,在全国的影响力是很大的。在家乡甚至是轰动了。同学玲家的厢房也被借了用去,拍电影的时候才看出来,那个厢房是被当作了囚禁娟子妈妈的监狱。同学常传做了笑话。
三花(《苦菜花》,《迎春花》,《山菊花》)的故事就发生在我的家乡,也就是冯老的家乡,里面的场景是那么熟悉,黄垒河,母猪河……今年春节的时候,回家拍了些照片,正好鲁直哥哥拍到一些黄垒河的照片,发在这里,给大家看看,尤其是正在读红色经典的一杯绿茶,看一看书里多次写过的河,会不会有亲切感?
http://s1/bmiddle/49eeae5a45703c3965ac0
而在冯老的笔下,这里在战争年代,曾经弥漫着战争的烽火,我的父老乡亲,在这里
流过血,流过泪,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http://s13/bmiddle/49eeae5a45703cbe5e47c
市里要建冯德英文学馆,很是高兴,正好妹妹的画苦菜花也被文学馆收藏,当然,
上面题了张总帮我改过的那首小诗《苦菜花》,很牵强地是,也算是我也尽了一点
绵薄之力吧。
很久没有联系到梅,那时候去看过她一次,她住得很是简单,但很温馨。爱人待她极好。
梅不像她的哥哥那样,考大学考得好,毕业留在省城,并且已经小有成绩。她毕业后只读了技校,
现供职于威海一家酒店做财务。她爱人也很普通,但令我极感动的是,我去他们家,是她爱人做的饭,我记得他做了一道鱿鱼炒辣椒,很是好吃。我问他是怎么做的,他说很简单,就是把鱿鱼先用盐腌一会,再下锅,鱿鱼就会吸收水分,炒得脆而不硬。
他每天会骑车子把梅送出去做公交上班,我说,梅自己就就行啦,这么近还要送!他说,我这个做丈夫的,是个工人,没有啥本事,不能让她住大房子,也不能给她挣很多钱花,我只有多花点力气,让她尽量过得舒心一点。
我差一点潸然泪下。我为这个极普通的男人感动不已。
我写了这么多,不过是和苦菜花有那么一点点千丝万缕的关系而已,而我想说的,还有太多,太多……今天就说到这里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