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理解的微课是怎样的,它和我们的课堂有什么区别?
(2014-11-17 10:25:22)
标签:
教育 |
分类: 问题研讨 |
我这星期刚好有一个朋友要参加微课堂录像比赛,第一次接触,才知道原来是对着课件把自己要上课的一个内容或一个环节教师边说边演示
微课堂只有5-10分钟,只讲一个知识点。
“微课堂”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而开展的精彩而简短的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堂”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片段相对完整。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
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或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
微课一般用于在线学习、面对面教学或者混合学习,成为学习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加强所聚焦主题的学习。此外,微课为学生提供了一种自主学习的资源,学生针对教学中一些关键概念、演示解决问题的过程或难以掌握的知识点,可以在课前、课中、课后对学习内容进行回顾。这些以简短形式呈现的课程可有效地使学生的注意力在短时间内聚焦于一个单一的主题,防止学生分散注意力。而且由于学生可以自主掌握音视频的播放进度,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重点、重复观看某些教学片断。
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
微课只讲授一两个知识点,没有复杂的课程体系,也没有众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对象,看似没有系统性和全面性,许多人称之为“碎片化”。
微课的发展有其重要的意义:在网络时代,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当前的博客、微博等一样,微课也将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
对学生的学习:
1、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
2、能更好的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
3、教师不再是讲台上的圣人,而是身边的导师;
4、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
5、学生课外延伸的个性化阅读和学习的最好载体;
6、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
7、内容被永久保存,可供查阅和修正。
对教师的专业水平发展:
1.
教学目标清楚,教学内容明晰,或针对字词教学,或针对难点突破,或针对课前导入,或针对拓展延伸,择其一点设计教学。加深了教师对教材知识内容的进一步理解。
2、内容的设计。备课时更充分地研究学情,做到课堂无学生,心中有学生。要准确地把握教学节奏,快慢适当,吃透教材。要熟练地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因为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教学视频,通过视频组成一个融教学设计、多媒体素材、课件为一体的主题资源包。
3、知识的讲解与总结。教学语言要简明扼要,逻辑性强,易于理解。讲解过程要流畅紧凑。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就要考虑到实际进行的状况,这样才能有一节吸引人的精彩的课。
4、知识的拓展。为拓展知识点,就必须查阅资料去充实内容,才不会显得空泛和空洞。那么,在拓展学生的视野的同时,也丰富了教师的教学资源。教师和学生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可以实现“隐性知识”,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的迁移和提升,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5、教学反思。教师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经历着“研究—实践—反思—再研究—再实践—再反思”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教师们的教学和研究的水平和能力也在不断提升。
微课,最终让教师从习惯的细节中追问、思考、发现、变革,由学习者变为开发者和创造者,在简单、有趣、好玩中享受成长。
是的。而面对一般的课堂教学来说,通常设计对象是一个完整的单元课,教学过程完整地包括导入、讲解、练习、小结、评价等教学各阶段;教学片段比较简短,教学内容只是一节课的一部分,以便于对某种教学技能进行观察。教学过程也要包括导入、讲解、练习、小结、评价(至少包括导入、讲解、练习、小结)等教学各阶段。这是与微课的截然不同。
是的,微课在国外用得非常好。
如今也风靡小学教学课堂了。
微课就是片段教学吗?微课和片段教学有什么区别呢?
这两者还是有本质的区别的。
如果微课盛行了,我们老师会更轻松吗?
首先,时间上。微课通常在5~8分钟,一般不超过10分钟;而片段教学通常在10~15分钟间。
然后知识把握点也不同。微课是围绕一个知识点展开,小而精;片段教学是一个大主题下的知识连贯。
你们上过微课吗?
是啊,遇到知识点多而复杂时是解决不了的。我觉得微课应该是适用于目标少的实践活动课
2013年有参加全省微课比赛,获了小学组一等奖第一。
有资料可以借鉴一下吗?
有的。有视频
把视频发到群共享吗?
可以的。待会发,行吗?
你走在我们的前面,领头的。
对啊,让我们学习学习。
我当时上的时间大概8分钟。我觉得,内容上是选取课堂中某一个知识点。比如,五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找次品》。本课的重点在于探究从众多次品中找出1个次品的方法,难点在于如何渗透数学转化思想。
教学用书是从3个,5个,到8个,9个次品中寻找出1个次品的方法。我上的微课是从8,9个次品中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
是当时比赛时也是懵懵懂懂,后面才体会。
有学生参与吗?
有的。全班参与。
向你学习了。
有学生参与?
可以有,也可以没有。
微课也有没学生参与的,是不?
吴正宪有很多微课视频,没有学生参与
大部分是没有学生参与的
会不会给人感觉是在讲练习
香,是不是你教学过程中最精彩的8分钟?
我的微课是从后半部分上的。所以,对于前面的内容,我就用了“刚才,同学们通过动脑思考,合作讨论,从3瓶5瓶中找出了1个次品的方法”(试先在黑板中体现前面内容的板书)
其实和讲练习是有区别的。
那学生理解吗?
不会是讲练习的感觉。方式很多种,可以是讨论,可以是汇报,也可以是情境问答。
可以的,也解决了一个问题啊!
因为受时间限制,所以,微课的内容也是要选好题材的。
微课就是要把一课中最出彩的片段拿出来上,这样理解可否?
也是一节课的核心部分,对否
基本上。但,我上时的感觉更倾向于某个知识点。因为一节课的知识点有好几个。
就一个知识点的师生探究过程。
不需要核心部分的。是某个知识点。
这样上课也轻松。
方式可以是讨论汇报的,也可以是情境问答,或者是问题思考等等。
对,上微课其实相对来说,教学方式灵活。
哦。就一个例题。通常一个例题就是一个知识点。
要注意哪些问题?和平时上课有什么不同?
注意知识间的连贯,不要为了微课而脱节。
上微课之前要先老实交待前面做了些什么!
微课程的优势。
(1)时间较短,内容精简:
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
(2)短小精悍,使用方便:
(3)资源多样,情境真实
真要让咱们做微教案,微反思?可以有,太可以有了。
把视频传上去哦。对你的一等一,大家都很期待。
呵呵,我马上找。
大家都是有听过看过,但没试过吧。
对呀,新事物
学习阶段呀!
没大家想得那么完美哦!只是很普通的
还没真正接触微课呢?
今天晚上大家的讨论十分激烈,相信在大家的心中有了什么是微课的模型,那么,我们微课重在于短小精悍,可重复观看,一个知识点,重点,难点,一道练习题的解题过程,解题方法,都是我们微课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