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树快快长》教学设计和反思
(2016-05-28 19:00:13)《
《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用彩纸剪制树木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剪出不同形态的树木。 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
2、板书课题《小树快快长》。
二、欣赏了解
三、方法指导
2、欣赏图片,说说它们采用了哪些制作方法?
3、欣赏用不同方法表现出来的树,启发学生思维。
四、自主创作
1、作业:用彩纸剪贴一棵自己喜欢的树。
2、播放轻音乐,教师巡视指导。
五、交流赏析
1、将学生的作品贴到展示区《地球上》。
2、学生讲讲自己最喜欢的树,并说出原因,
六、欣赏感知
1、学生谈感受。 2、总结。
一年级的学生天性活泼好动,积极性高,但是不易管理。在上课前,我先组织教学,重申课堂常规,以提醒部分坐不住的学生。
整体的课堂教学非常顺利,每一个环节环环相扣,学生的作品呈现出各种各样的造型,评价环节评委互动活泼生动。这节课我本人还是比较满意的。现将这节课的大体环节做一个回顾,首先,玩“拼图”游戏,我了解到数学课第一单元学生们学习了”认识图形“,通过识别半圆形、圆形和长方形,再组拼成椰子树的引导。让学生了解了今天学习的内容,椰子树给我们带了香甜可口的椰子,树木还有什么作用呢?老师用承上启下的问句带领学生了解树木的作用-----建造房屋,净化空气,防风固沙,给人庇荫,美化环境等。树木与人类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带领学生齐读课题,介绍树木的结构。接下来是本课重点——分析树木的造型特征。由于一年级学生的观察能力有限,我将树木分成了三组,分别请学生找不同,第一组树木的树冠有什么不同?第二组的树枝有什么不同?第三组的树干有什么不同?这样就降低了难度,让学生有目的的去观察树木。了解每种树的特点。本节课的难点是制作不同特征的小树,示范环节先让学生想一想方法,然后师生互动,老师和学生一起做一做。最后设计场景,请同学们一起植树造林。学生热情很高,在手工制作时,大家都能积极完成自己的作品,同时老师提醒可以创作出自己想象中的树木。
成功是一种愉悦的体验,在美术课堂中也应当教育学生懂得欣赏别人,能正确地对待自己的成绩,我想这也是情感价值观目标一项长期的教育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