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实践活动案例《垃圾分类》
(2014-03-04 20:03:12)
标签:
时尚 |
分类: 教学 |
小学科学实践活动案例《垃圾分类》
一、活动目标:
情感目标:
懂得垃圾分类后可以回收再利用,树立环保意识。
能力目标:
1、培养观察、分析、比较、分类等能力。
2、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实践,善于交流的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怎样进行垃圾分类。
活动重点:
活动难点:培养观察、分析、比较、分类等能力。
二、活动准备
教师收集有关垃圾分类及处理的材料。
三、活动设计
(一)制定方案
1、提问引入研究课题《垃圾分类》。
说一说:
(1)你倒过垃圾吗?
(2)你家每天有多少垃圾?
(3)学校每天有多少垃圾?
(1)临沂每天会有多少垃圾?
通过提问,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与垃圾有关的问题上来,以引起学生的思考,产生学习兴趣,从而为活动开展创造条件。
2、分组讨论各小组研究课题,制定调查方案。
d.你知道废电池的污染危害吗?
(二)调查整理
2、分组整理调查结果。
学生根据自己一星期对垃圾情况的调查,进行整理,有条件的可制成调查图表。
(三)讨论思考
1、分组讨论:通过调查访问,我们弄清了什么问题?
各小组根据调查所得并参阅有关的资料,写成一份调查报告。
(四)交流汇报
1、汇报交流:
2、重点问题:
a.垃圾如果处理不好会带来怎样的危害?
c.对临沂目前处理垃圾的办法提出建设性意见。
1、同学们,将废弃物合理分类,科学的处置已成为世界的一大生活主题,它对维护环境,提倡低碳生活有着深远的意义,我们一起来看看其他国家是怎么做的。
(图片解说)在瑞典,垃圾分类深入社区,在社区中心或大的加油站旁边,总排列着一个个绿色的金属罐;
美国,对待垃圾采取多扔多收费;
德国人素以严谨著称。在垃圾分类问题上也一点不例外。居民将不同颜色的玻璃瓶放入相应的三种回收不同颜色的玻璃制品的垃圾桶,并同时把塑料瓶盖拧下来放入收集塑料制品的垃圾桶。
日本:用年历提醒垃圾分类;这种年历每月的日期都由黄、绿、蓝等不同的颜色标注,年历上还配有漫画,告诉人们不可燃的垃圾包括哪些,可回收的垃圾包括哪些,使人一目了然。同时,就连日本商品的包装盒上就已注明了其属于哪类垃圾,牛奶盒上甚至还有这样的提示:要洗净、拆开、晾干、折叠以后再扔的要求。
2、了解了这些信息以后,你想到什么?
3、结合我们临沂正在创建模范卫生城市,作为重庆的小主人,你有些什么好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