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的教育》课外阅读课教案

(2013-09-13 20:01:43)
标签:

时尚

分类: 教学

《爱的教育》课外阅读课教案

http://s10/mw690/c25824fftx6CCNXBT2V79&690 

教学目标:

1、了解《爱的教育》的作者、内容。

2、通过选文的学习,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3、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启迪学生拥有爱心,学会关爱他人。

教学重难点:

如何阅读《爱的教育》是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指导阅读精彩的片断。

教学方法:

 以人物为主线,从人物塑造,语言描写,情感表达等方面阐述,启迪爱,发现爱,从而提炼阅读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

一、选择读物 ,激发欲望

    1、亲爱的孩子们,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有人说,爱是一缕温暖的阳光,有人说,爱是一阵及时的雨露,有人说,爱是一把打开心扉的钥匙。

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着,那我们怎么去体会爱,理解爱,付出爱呢?今天我们来认识一部全世界儿童、老师、家长必读的书,那就是——《爱的教育》。(板书书名)

   2、这究竟是本怎样的书呢?许多人在看完之后,都对其有很高的评价:

  这是能够流传百世的传世之作。——意大利评论家

  这是一部思想性与艺术性都很强的外国作品。——中国著名翻译家 

读了这两句评论,对这本书你有了怎样的感受?(生汇报)

《爱的教育》这本书100多年来一直畅销不衰,被英国、法国、日本等世界各国争相翻译出版。这是一部令全世界亿万人感动的伟大作品。

二、自主阅读  品评作品

    1、好书不厌百回读,今天,我们再次聚焦到《爱的教育》,感受书中最真诚的情感。我们班的孩子长时间以来就读过这本书,你都了解了哪些内容呢?

结合课前的阅读和勾画,小组交流,组长做好归纳。

  2、生汇报

 1)介绍书名及作者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著名儿童文学家德·亚米契斯的代表作,自问世以来被译成数百种文学和方言,成为一代又一代读者爱不释手的读物,也是我国家喻户晓的作品。书的原名翻译是。我国最早由夏丏尊先生翻译,并定名为《爱的教育》。

    作品以故事形式进行爱的教育,是一本写给儿童的做人的教科书。用孩子的日记讲述故事,仿佛事情就在我们中间。读书里的故事让我们做真正的人。

该书采用了日记的形式,以一个小学生安利柯的眼光,从10份三年级开学第一天开始写起,一直写到第二年7月份。在书中100多个故事中,作者描写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在一个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人物身上发生了很多平凡而伟大的故事。

   主要内容:这本书介绍了意大利小孩安利柯的生活和学习。写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戒启发性的文章,以及十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 

你都知道书中的 哪些主要人物?

  主要人物:安利柯、卡隆、代洛西、泼来可西 、可莱谛、克洛西、斯带地 

三、交流汇报 各抒己见

     1、在刚才的交流中,我们又重温了爱的章节。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十月的几篇文章中,去感受,去体会,去接受爱的教育。

在阅读中,你从哪个故事中感受到了怎样的爱?

2、是爱让故事变得丰盈,一个好的故事之所以吸引人,离不开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人物变得鲜活了,就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你们读了十月的这几个故事,说说你最喜欢谁?

师相机板书几个有代表性的人物:洛贝谛 克洛西 爱国少年 母亲 

根据学生说的随机选择。 

    翻译这本书的夏丐尊老先生初读时便热泪盈眶,翻译的过程中仍然泪流满面,看着这些人物的名字,我们的眼前仿佛又浮现了那一段段动人的场景。

   3、请同学们结合文章的有关内容读,谈感受,师小结,

出示相关句子

   正巧这时有一辆车向孩子急速驶来,眼看就要撞着他了。洛贝谛见此情景,勇敢地跳了过去,一把抓住那孩子,把他拖到一边,可他自己却来不及躲开,被马车的车轮碾在脚上……(第5页)

    这段文字描写了谁?读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1)同学们,在这危急的时刻,洛贝谛挺身而出救下了小孩子,多么了不起呀,再指名读。

(2)同学们,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在危难时刻洛贝谛不顾自己舍身相救,难道你还只是一点点感动,心灵只受到一点点震撼吗?再指名读。

(3)你我他,我们无不为之感动,我们仿佛也围在了洛贝谛周围,看看当时的描述:

校长抱着受了重伤的洛贝谛走出来。洛贝谛一声不吭,脸色苍白,双眼紧闭,头歪在校长肩上。人们一下安静下来,只听见他母亲的啜泣声。校长突然停下脚步,高高举起了洛贝谛,让大家能看得见。

老师们、家长们和学生们都异口同声地称赞着:真勇敢,洛贝谛!

是个了不起的孩子!

(4)见义勇为的洛贝谛,大家都爱你。此时,你有什么感受,还有什么话对洛贝谛说的?让我们满怀深情地叫一声---洛贝谛,带着敬佩轻轻地呼唤受伤的---洛贝谛。

(5)爱在无声中流淌,在哭声中蔓延,在人们中间传递,面对抱着学生的校长,面对洛贝谛的母亲,面对这么多关爱他的人们,你又有什么话要说呢?(校长像爱自己孩子一样爱学生,母亲你养育了一个了不起的儿子你应感到骄傲,来自社会的人们献出一片爱,人间自有真情在)

(6)爱就在我们身边,爱就在我们心间,爱就在有形的文字,无声的字里行间,只要你用心去读,深刻体会,你一定会有更多发现!

J送走了洛贝谛,让我们继续寻觅爱的故事,你爱的人。

    4、谈克洛西 请同学们结合文章的有关内容读,谈感受,师小结。(13页)

    房间里空荡荡的,除了一张小桌子、几把缺腿的凳子和锅瓢碗筷外,一件值钱的家具也没有。在昏暗房间的一个角落里,一个孩子正跪在墙角的一把椅子跟前,背朝外,好象在那里写字。我心想,房间光线这么差,他怎么看得见呢?我走到近前仔细一看,只见椅子上摊着纸,地板上放着墨水瓶,那孩子的确在写字。这会把眼睛弄坏的啊!我正在这样想,忽然发现那孩子长着红头发,身穿粗布衣,他正是那个一只胳膊已残废的卖野菜妇女的儿子克洛西!

读了这样的文字,想说什么?(爱学习,爱生活)

    引导性的语言:条件艰苦依然刻苦学习,身患残疾却顽强努力,老师的心在颤抖,多么值得同情的孩子,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人,你觉得应该怎样去关爱他们?

   一个人无论身处好何种境地,爱都会带给他足够多的温暖,在《爱的教育》人物刻画中,最为高大的应该是谁?

     5、谈我的母亲 除了爱学习的克洛西,其实故事中我的母亲形象更加感人找一找,画一画文中描写我的母亲的句子。

1) 世上只有一位最好的女性,她便是慈爱的母亲,母亲对孩子,不,不仅是对自己的孩子,对别人的孩子也一样关爱,我说母爱是世上无与伦比的伟大。(女生齐读写母亲的句子) 

2)其实爱很简单,很平常,刻在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里,你能仿照书中描写母亲的句子,说说你的母亲或者其他的人对你的关爱吗? 

3)母亲的气息是甜美的,母亲的爱温暖我们的心,走入书中,我们继续来寻找感人的故事情节。你最想和大家交流的人物还有谁?

 、谈爱国少年 结合文章的有关内容读

拿回去!你们的臭钱!少年掀起床幔,愤怒地瞪着双眼,你们侮辱我的祖国,你们的钱我一文也不要!18页)

谈感受,师小结。

引导性的语言:

1)他是多么可怜,没有衣穿,他是多么令人心疼,没有饭吃,他更是多么需要钱,却把钱像冰雹一样砸向辱骂他祖国的人,他扔的仅仅是钱吗?不,他扔的是愤怒,是屈辱。人可以没有金钱但不可没尊严,在尊严和金钱上少年选择的是尊严,在爱自己和爱祖国上,他选择的是爱祖国!(男生齐读少年的话)

3)少年向我们展示了另一种大爱,那就是对祖国的热爱,我们不应该给他最高的赞誉吗?通过朗读来表达。

四、感情诵读  情感体验

1、几个人带来几种不同的爱,书中还有同学之间的友爱,博爱的亲情以及无私的师生之情等等,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有人是这样理解爱的 出示:《爱是什么》

出示: 学生朗读    (读完《爱的教育》你觉得爱是什么?)

作者说过这样一句话:凡是读这部书的人都将无法抗拒它的魅力,它所饱含的教益慰藉和激荡的情愫无不使人流下动情的眼泪。爱的教育还要延续,爱的故事将生生不息。

2(出示目录,激发阅读兴趣)在书中100多个小故事中,作者描写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在这一个个平凡而伟大的人物身上发生了很多平凡而伟大的故事。如何来阅读这些故事呢?我们来简单总结一下我们今天的阅读方法。

3、总结学习方法,指导继续阅读

了解主要内容

读书方法                     走近人物角色

交流精彩片段

读出自己感受

运用学过的方法,用心阅读,感受更多丰富的情感。

五、总结升华

1、这部作品人物美、故事美,正因如此它在世界上拥有众多读者。今天我们只欣赏了它最生动的几个情节,最主要的几个人物,最美的几处景致,它还有更广泛、更深刻的内涵等待我们去发掘。随着年龄的增长,文学修养的提高,再过半年,一年,五年,再读这部书,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有更多、更深的感受! 

最后,老师送给同学们一段话:

世界上最动人的皱眉是读书苦思时的刹那;

   世界上最舒展的一刻是读书时那会心的微笑; 

  2、让我们拿起书,以书为伴,畅游在多姿多彩的课外阅读中,让课外阅读成为我们终生的承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