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作文】燃问题之爝,昭自我之光

标签:
作文问题自我 |
分类: 学生作文 |
燃问题之爝,昭自我之光
福建省永春第一中学高三年12班 康晨烨
狄更斯曾写道:“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科技发展助燃了信息起飞,人工智能的菟丝却悄然向人类的自主思维包抄。在这座“完美答案”触手可及、“问题意识”却日益式微的“双城”之中,我们唯以独立发问,燃问题之爝,方可全独立人格于人工智能的碰撞之中,昭自我之光辉灿烂。
ChatGDP的设计初衷,是将人类从冗杂无用的机械性思维劳动之中解放出来。深度思考与自主意识将拥有更广阔的生存空间,人的主观能动性与“问题意识”将更充分地被“活化”,个体将更好地成长,社会将更好地进步。然而,将镜头拉向现实,我们仍可发现,人工智能为不少人织起了思维茧房,“标准完美答案”的象牙塔正悄然拘囿起人的自主性与创造性,人们的自我光辉正悄然暗淡。
“问题意识”的利刃,本该破开进步之障,挂壁龙吟,今却不断犀象、绣涩苔生,我们将何以斩断成长之路上的荆棘?人类的大脑,本该掌握机器,运用机器,引领机器,今却沦为机器的奴仆,我们的尊严与自我又将何枝可依?社会进步所依托的“问题之椽”,本该充实立体,今却日益扁平化、丰盛化,我们又怎能筑起通向未来的巴别塔?
叩问“问题意识”的斯芬克斯之谜,我们可发现题眼所在正是人们的依赖性思维与惰性心理。加之以人工智能的推波助澜,加之以完美答案的顺势东风,人们的自主思考与独立意识便在此业火之中烧之欲竭。“问题”的式微正是思考萎缩的表征,对此,我们应发出呼唤“问题”回归的呼声。
以深度思考与独立发问为阿里阿德涅之线,引我们走出无问题、无自我、无进步的迷宫。溯古,荀卿发“治乱”之问,葳蕤了“制天命而用之”的独立人格;抚今,张伯苓提“奥运三问”,蕃硕了中国体育竞技的擎天巨木。若无深思发问,此二者何以立人格独立。又何以促社会进步?由此,将目光投向未来,在人工智能带来的巨大挑战前,我们唯有用心思考,深度发问,方可于时代大潮之中保持自我,给出时代之问的“完美答案”。
当然,提问应有量,更应有质。无意义的问题恰似西西弗斯推上又滚落的巨石,周而复始却徒劳无功,终为竹篮打水、浮沫堆砌,无益于人生更无益于社会。再者,“有质”也绝非拘于“高大上”,自我心灵的汨罗畔,可堪“遂古之初,谁传道之”的黄钟大吕,也纳“苹果落地,起因在何”的悠扬小调。只要以思考发问,发有意义之问,我们皆可于清醒之中,以“问题意识”抵达梭罗“真正的破晓”。
燃问题之爝,昭自我之光;就问题之砺,利自我之刃。人工智能的蓝海洪波涌起,我们以问题意识扬帆,与人工智能“周旋久,宁作我”。
诸君,且听启航的号角!
点评:面对人工智能织起的“思维茧房”,面对“问题意识”的日益式微,当今的人们应该怎么办?作者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以由果探因的方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并以古今的典型例证给出了答案。文章内容丰富、表述准确、分析辩证,读之引人思考、给人启发。(指导老师:陈艺婷)
【本文发表于《好作文》(中学版)2024年3月下半月刊(总第132期)、《语文导刊》2024年5月18日第20期(总第2045期)、《意写》2024年第4期“佳作新秀台”栏目、《作文新天地》(高中)2024年第10期(总第676期)“印象青春”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