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作文】“网”事随想

标签:
作文“网”事随想 |
分类: 学生作文 |
【学生作文】“网”事随想
福建省永春第一中学 高二年5班 涂莹莹
总喜欢泡一杯淡淡的铁观音,透过那暖暖的黄看电脑键盘朦朦胧胧的白,总喜欢带着点击新闻后的快感细细品味山茶的香。抬头望望远处高耸的电信大楼,俯身摸摸身边朝夕相伴未足两年的电脑,不知怎的就老是想起“网”事。
我的出生自然不是网上购物的结果,我的幼年也无缘伴着闪烁的屏幕嘀嗒的键盘,但在这样一个小山城,十岁就触到电脑的“冰肌玉骨”,该算早了吧,尽管远未能触到那一张“网”。我依稀记得画图用的是“小海龟”,打字用的是认知码。这样的古董或许已经无人能识,从一个侧面也可看出我的“机龄”多老,那些“新新人类”该笑我是“古墓派”了。童年对电脑的狂热也被那一串串长长的指令拖啊拖拖成一条长长的厌烦……我心中的电脑应是无边网中的一条小船,让我自由地驾驶它去哪一个岛上探险觅奇。“386”?不如钻进故纸堆里去找庄周梦蝶!
一连几年,把痴痴的愿望埋在心底,老老实实地读圣贤书,轻轻松松地品味字里行间那个理想的世界。“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管他网上风云变幻,狼烟四起,我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直到身边最后一个乖乖女也开口闭口“亲密接触”,等到杂志报纸上随处可见“Internet之我见”,熬到老师也说起了网络文学,我才又急着拾起了失落的工具。少了一分狂躁,多了一分冷静,少了一些苛求,多了一些宽容,我惊喜地发现这个虚幻的世界并不像我想象中的那样苍白混乱。
那令人眼花缭乱的功能,如雨后春笋般的网站,我怎能离开我的电脑一刻呢?没过多久,我和电脑又亲密无间了,我梦寐以求的网络也随时欢迎我投入其中。唯一令我感到些许遗憾的就是自己的打字速度。说来不怕大家笑话,从一开始我见着“五笔码”头“嗡”的一下就大了,到现在用“五笔码”的速度还赶不上用拼音输入。哎,也许是看多了诗词歌赋,那一个个优美的汉字仿佛都有了灵魂,叫人怎忍心将它肢解呢?懒惰的人总能为自己找到借口,我也就不再在意了,反而享受起这“慢”来。以前上网速度慢,打字一慢正好相配;现在有了宽带,速度“噌”的一下子上了天,我这“慢”刚好让自己有个眩晕后的缓冲。一快一慢,更能让人感受到其中的滋味。看着一个个字踏踏实实地印在屏幕上,就像自己的足迹,遨游在虚幻世界中的心一下子就充实了。点点移移鼠标,看乔丹复出退役又复出了,罗纳尔多受伤伤愈又受伤了,印度宝莱坞要叫板好莱坞忽的又垮了,一向听话的德国也要向美国说“不”,比尔·盖茨不是世界首富,美国公司一个接一个倒了,布什能被饼干噎昏,克林顿又传绯闻,连布莱尔衬衫上都有美女裸像了……信息时代的爆炸新闻能让你找不着北。身进聊天室发几句感慨,慢慢地打字,慢慢地表达,写的话总不至于贻笑大方。
靠着这点儿写话不出大语病的本事,我竟有了好几个网友,我的速度竟成了商标,网名倒没什么用处了。我的网友,虽然我没有见过他们,但一定是宽容的智慧的人。谁说网上无真情?每当我烦闷时,我总能从他们那里得到安慰?谁说网虫多尖刻?从没有人拿过我的慢速度开玩笑。
我总觉得自己幸福,有这样的网友指点着我,有这样的网络等着我去畅游。从中我得到了知识,得到了欢乐,得到了启迪。这真是我生活中的太阳,给了我光和热。太阳是这么的亮,以至于我老是会忘了太阳黑子。
有人不愿正视黑子,但它确实存在。有好几次我误入虎穴而抱头鼠窜,有好几回我险遭黑客暗算。我不想在这里高谈阔论如何处理,我只觉得,让我们把网络看作自己的一个孩子,让我们真心地爱护她,让她健康地成长。有谁爱教自己的孩子脏话,恨不得孩子生病,巴不得她走上歧途呢?
有人谈“网”色变,避之唯恐不及。小孩子难免有些缺点,家长难道就遗弃她吗?这缺点正是特点,有时甚至是可爱之处。当你在网中躲过暗礁,逃过劫难时,难道未曾感到惊险过后的兴奋和愉悦?毕竟主动权还在你手里。
我是这样痴痴地爱着网络,以至于它的缺点我可以不计。当你一旦享受到它的便捷和实惠,你就不可能再拒绝它。新的事物的应用,总会引起狂热和抵抗。而一旦发展了,成熟了,人们就会习以为常。没电的时候,该是惧网者最庆幸、网虫们最愤怒的时候。入夜时点起蜡烛,那一簇火苗就是光明的源泉。远古时,人类第一次用火时也会是既兴奋又恐惧的吧。网络终究要像这火与电一样深入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就像一日三餐必不可少,时不时冒出一顿盛宴叫人兴奋不己。
我常常痴痴地想,让电脑和网络充满我能及的一切,时刻和我真诚地交流,它应是那么善解人意,那么启人智慧。可是我又唯恐它过于完美,而没有一点瑕疵让人细细玩味、催人进取。
屏幕闪烁,或许正笑我痴人说梦、庸人自扰?“网”事几多,我心依旧。我只愿享受现时网络的乐趣直到“最后宣判”的那一刻。
评点:
本文就亲历的“网”事写所思所想所感,显得立意新颖,思路清晰、联想自然、感情真挚。因有切身体验,故从“386”到“宽带网”,其中的电脑、网络知识能信手拈来,为我所用。文中“信息时代的爆炸新闻”的密集列举,聊天室的网友真情,更体现了网络的特点与优点。因有对“网”事的痴情与正视,故网络成了作者心中的太阳,犹如母亲眼中的孩子,并不会因为太阳有“黑子”,孩子有“缺点”而谈“网”色变,流露出的是一“网”情深。
联想性的比喻和两相对应的句式等的恰当运用,使语言更显得生动、形象,富于节奏感和韵律美,显示了作者较强的驾驭语言的能力和文学素养。可以认为,这是一个曾获得过校级乃至全国性征文奖励的作文尖子的又一力作。读这样的文章,确如“泡一杯淡淡的铁观音”令人回味悠远。
2002年12月15日
(本文于2003年5月荣获“我与数字泉州”征文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