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與我小說人物同哭笑——《愛在瘟疫蔓延時》自序

标签:
小小说瘟疫序 |
分类: 序跋评论 |
那些年,我與我小說人物同哭笑
——《愛在瘟疫蔓延時》自序
東瑞
【注】本書將於2022年4月底出版。
——————————————
2020年,是充滿哭笑悲喜的一年。一介書生,沒有敷雞之力,無法宰牛殺羊犒勞第一線的抗疫醫護;不開餐廳,無法派送免費餐給孤單無依的紙皮婆婆們;雖嗜好咖啡,但沒開咖啡館,無法學那位伊朗老闆亞曼,奉上免費咖啡給堅持工作的上班族……從前,我們的小出版社以“獲智趣,益身心”為宗旨,出好書造福青少年一代,而今,我只能花較多時間敲敲鍵,寫寫疫情故事,發點微熱,暖暖讀者的心。
整整一年餘,我與我小說裡的小人物(甚至動物)同哭笑,渡過無數難忘的日子。他(她)們像一條長廊裡兩邊對我微笑的人物,時不時從現實生活中走進我的夢,還有不少一個個敲敲我家門,走進我們屋裡,環立在我書房周圍,希望我抽空寫一寫他們一年來的遭遇和故事;當然,維納斯女神也給我一雙千里眼和一對翅膀,邀請我飛出去,俯瞰芸芸眾生;還有一群小孩子,圍坐在我跟前小凳上伯伯、伯伯地叫,希望我也寫寫適合他們看的疫情文章··……
還有什麼比第一線醫護人員更令人欽佩?那對新婚的醫生本來想度蜜月,因為疫情需要加班,推遲了航班,互以“情深何須見朝暮”勉慰對方;一對母女寫下生日心願,除了文字次序,竟然完全相同,都希望病人早日康復;夫妻中一人即將馳援疫情災區,昔日所有小摩擦全都沒有了,盼對方早日凱旋歸來,咫尺不再天涯!還有,只要在島城小住過,都會知道她——盡責的疫情報告者,撐著傘風來雨去,兩百多天準時到場,坐成了一尊雕像;電視上那位原意大利女護士路絲雅驚鴻一瞥,又讓我們憶起威尼斯醫院的邂逅····……
唉,在疫情中,最堪憐的還是弱勢族群:樓下餐廳打散工的巴基斯坦婦人,還需要天天送外賣;她們工作都屬高危,我們多了口罩,分點給她們,無疑雪中送炭,不是嗎?
疫情期間,感人的人事何其多:撿拾紙皮的婆婆依然自食其力,不願意領取太多免費飯;一對婚事近的男女為了支持抗疫,將佳期一退再退,真是好事多磨;一個大老闆忽然開竅了,嘗到親力親為送口罩的快樂,不再感到日子無聊;你又是否認識疫情前那位原被譏為潔癖的婦人?疫情期忽然一夜之間被熱捧,成為鬼見愁的病毒殺手?口罩搶購潮中的悲喜劇印象最深的,有瘋狂的廁紙女王,也有慷慨的口罩女王……,如果覺得不夠搞笑,那位馱三千口罩的先生和太太最後將口罩分派給大家才心安,也是疫境中的趣事之一吧。
病毒沒長眼睛,人間悲情每天都在發生。最悲痛的無非是夫婦的死別生離。我們慶倖那位深情的丈夫在春暖花開的日子,終於等到了平安出院的老伴;可歎,天天在養老院外等太太病好的先生,夫婦還是一先一後走了;疫境中,陌生的他和她患難見真情,相扶取暖,決定走完餘生;還健在、宅在屋的老夫婦們有福了,你幫我洗頭,我助你染髮;金牌宅家男家務做得出色,獲得了金牌;烏龍出門的失憶丈夫不需要擔心,另一半總在最需要的時候在老地方等他。
封城令許多母子如同隔世;新冠讓母親每天都夢見排隊到天堂戲院報到,焦急等她回來的老兒子與她最後再見相擁,喜極而泣。幸虧,這次病毒,相對于大人,兒童被活生生吞噬的不多。我有時也仿佛回到了童年一樣,幻想有一天,小天使們來到了人間,採集鮮花和陽光,醫好和解救了大量染病者;在最需要的時候,孩子們都打破了撲滿,買下大量口罩,捐獻給更多的孩子們;我還看到一些國家動物園因為乏人參觀,動物跡近餓死,孩子們通宵發起遊行,呼籲救救動物的呼聲;有天,我逛商場,發現連狗貓戴起口罩的公仔也奉獻自己的力量,購買者購買都算做了善事。那時刻,我敲鍵都會自己笑!我好像又回到課堂了,寫出了《九霄驚魂記》,還看圖作文,寫出《窗口小女生》和《那年新冠賽事》···```````
2020年,我知道,是愛將我們人與人聯繫在一起,這個世界才可能運轉。
近乎兩年的時間內,我與我小說的人物在疫情中嘗遍酸甜苦辣,共患難、同哭笑,愛將我們人類結成共同體,歲月和文字會銘記我們的共同記憶。
充滿悲傷眼淚的2020年即將過去,迎來新的一年、兩年。
讓疫情清零,佳音訊傳,我們相信會有那一天,那時,我們必然會喜極而泣。
本集原選七十四篇反映描述疫情的小小說,因為頁碼超過預計,編定時只好抽出十一篇割愛,容以後再收進其他集子中。也由於頁碼過厚,文友們的評論無法載錄,萬分抱歉。
2021年12月初稿
2022年1月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