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团 连接成抗疫的温暖城墙

东瑞
谁都不敢想象2021年曾经大半年确诊清零、成为“模范生”的香港,疫情沦落到今天这样糟的地步,几乎把大好家底全都败光了。有人按比率推算,香港确诊和死亡人数全球第一,在三月初爆发最厉害的时候,确实不为过。当然,来自各地的唱衰香港的消息和视频,有不少口气冰冷无情,对一个像我这样的人来说,听来不会好受,毕竟,香港已是我们居住半个世纪的家园。
朝令夕改、手足无措,乱成一团、统筹不力,几乎已经成了大部分市民对当局的评价共识。一些专家耸人听闻的不同预计、评估之类的渗和,令水深火热的确诊者及其亲人们心灵更增添一层煎熬。在医疗系统崩溃、市民们非常无助的时候,幸有各种大小社团,组成了抗疫的主力,给不少家庭送来温暖,协助了大量确诊者自防、自治、自己隔离、自己测试、自救。要不然,也许香港的确诊死亡数字会更惊人。

这一次,大家没有一个亲友被感染的恐怕很少,谁都有一段令人几乎心碎的故事,只不过有不少人选择沉默、不愿意说出而已。我们亲友也不例外,三月初,我一个至亲亲戚的女婿确诊,由于他们屋子面积仅五百余尺又住了五人,隔离难度很大。亲戚非常着急,来电跟我们说,他们能打的热线电话都打了,没有一处接通,形同虚设;我们当下试试向香港四川社团总会一位我们较为熟悉的秘书发讯,马上有人与亲戚一家电约,第二天派人送了一包抗疫物资与亲戚家人在地铁交接,里面有连花清瘟胶囊、测试盒和口罩。但很快,正如亲戚所料的,屋窄隔离太难,他们一家五口包括印度尼西亚姐姐在两三天内都先后确诊了。亲戚老夫妇都是逾八十岁的长者,又有基础病,她先生还一针未打过,真令我们焦急和担心。瑞芬知道后,马上求助于该社团秘书,她将一家五人人名、电话、地址和联络人姓名一一认真记下,立马坐言起行。属下义工们雷厉风行,第二天,一位无名英雄,花了百来块坐的士将四人份的抗疫物资送到他们家大厦楼下。虽说我们和亲戚一家人都是他们的会员,但他们连家中的印度尼西亚姐姐也当家人,这种人道主义的精神实在太令人感动又感激。我们当时还以为事情就到此结束了,没想到过了好几天,亲戚接到该会一位义工的电话,对他们病情问寒问暖和问安,令亲戚一家心里激动,两眼润湿,不知怎样感谢他们才好,彼此非亲非故,不是家人,胜似家人啊。

不久,我们另一位四十几年的好友也确诊了,该会知道后,效率也非常快,在第三天就将抗疫包送到他家门口。
后来我们读了该香港四川社团总会不定期的公众号文字报道,才了解到该会属下不少分支或分会,会员过万名,保守的确诊人数多达六七百名。领导层组织了一个强有力的抗疫小组,由会长挂帅,属下是一批强有力、任劳任怨的无名英雄义工队伍。统筹无疑非常好,会员中优先关怀长者,长者中又以确诊者作为支持工作的重中之重。难怪我们的亲戚和好朋友都受到他们如亲人般的关怀和照顾。最难得的是求助时有人管,马上落实,以最快的时间将事情办好。理事会里的骨干还慷慨捐助,热心会员响应,筹集了不少抗疫基金;不但帮助确诊会员,而且支持了所需要的族群和下层民众,真是疾风中的劲草。

这一次香港当局的抗疫策略进退失据,可说一团糟,全靠了香港数千个大大小小的社团连接成抗疫的伟大温暖城墙。祖国赠送的抗疫物资由政府分派到各类社团,再由社团分派给最需要的人。然,同样获得抗疫资源,社团也有做得一般或不够好的。有的,物资分派的门坎订的太高,需要确诊的家人上会所去领;有的,莫名其妙地来一个“先到先得”的通知;有的,近水楼台先得月,一到就拿光了,没有统筹也没有原则;也有的,拍照留念的门面功夫做得太多,实际工作做得太少。像香港四川社团总会这样出色的、会员们众口交誉的社团组织堪称典范,为数应该更多,他们为香港市民的抗疫、患病康复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如果没有这些社团,香港的确诊数字和死亡数字,也许不止目前所公开的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