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鹿县教育局迎省督导责任目标分解表
(2013-03-14 10:54:11)
标签:
教育 |
巨鹿县教育局迎省督导责任目标分解表
目标内容 |
评估内容和标准 |
承办单位 及责任人 |
主体责 任单位 |
责任单位 及责任人 |
负责 领导 |
领 导 与 管 理 职 责 |
(一)确立了科教兴县(市、区)战略,把教育发展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制定了教育长远发展规划和具体年度工作计划。将教育工作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制定了促进各类教育全面、持续、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和实行了教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 |
教育局 |
县 县政府 |
办公室 王占杰 |
张儒民 张敬瑞 |
(二)全面落实“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县级政府切实担负起对本地教育改革与发展进行统筹管理的责任,明确并落实了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职责,依法落实了乡、村两级应承担的办学责任。 |
|||||
(三)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教,遵循教育规律,规范办学行为,实施科学管理。 |
各类学校校长 |
教育局 |
教育股 孙景明 |
||
(四)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教育管理体制,有效开展对乡(镇)政府教育工作和县(市、区)域内各类教育的督导评估。 |
乡镇政府 各中小学校长 |
县政府 |
教育股 孙景明 督导室 姚坤晓 |
张敬瑞 薛国玲 |
|
(五)加强社区与学校的沟通和合作,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有基本满足需要的中小学生校外教育活动场所和各类教育基地。 |
教育股 中小学校校长 |
县政府 |
教育股 孙景明 |
||
(六)建立健全了学校安全教育、管理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机制,维护教职工和学生的人身安全及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
乡镇政府 中小学校校长 |
县政府 |
法制安全股 王学良 |
张敬瑞 |
|
教育经 费投入 |
(七)政府对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中小学在校生生均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按照省规定标准足额安排财政预算内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及时拨付,并逐步增长。 |
支付中心 王伟 |
县政府 财政局 |
支付中心 王伟 |
孙建忠 |
(八)优化县级财政支出结构,将教育作为财政支持的重点,所需经费全额纳入预算,优先安排。对于一般预算收入超收所形成的可用财力,按年初预算同比例用于教育。建立了依法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专题报告教育经费预算、决算执行情况制度。 |
目标内容 |
评估内容和标准 |
承办单位 及责任人 |
主体责 任单位 |
责任单位 及责任人 |
负责 领导 |
教育经 费投入 |
(九)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工资项目与标准,将公办中小学编制内教师工资全额纳入本级财政预算,按时足额发放。 |
人事股 陈丽 支付中心 王伟 |
财政局 |
支付中心 王伟 |
孙建忠 |
(十)城市教育费附加按时足额征收到位,全部拨付教育部门安排使用。从城市维护建设税收入中至少提取7-10%用于中小学校舍修缮。从农村税费改革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中安排不少于20%比例的资金,用于中小学改善办学条件和补充学校公用经费。 |
各类学校校长 项目学校校长 |
县政府 财政局 |
|||
(十一)建立了完善的校舍定期勘查、鉴定工作制度,将维护、改造和建设中小学校舍纳入事业发展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所需经费纳入当地政府预算。在城市成片新建住宅小区或旧城改造时,按省规定配套建设中小学校和幼儿园。 |
各类学校校长 各校区校长 支付中心 |
发展规划股 张成 支付中心 王伟 |
|||
(十二)建立了以财政拨款为主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逐步拓宽非义务教育阶段的经费筹措渠道,积极改善办学条件,不断提高办学水平。 |
支付中心 王伟 |
||||
(十三)1.建立健全了教育经费使用监测、评估和奖惩制度。在财政部门监督下,建立了县级教育支付中心,对中小学公用经费和专项经费实行集中管理,专款专用。公办学校所收取的杂费、学费、住宿费,实行了收支两条线管理,并按规定用途使用,不得截留挪用或抵顶财政拨款。 |
教育局 |
支付中心
王 |
|||
(十三)2.严格执行学校招生政策。 |
各类学校校长 |
教育局 |
教育股 孙景明 |
张敬瑞 |
|
(十三)3.严格执行学校收费政策,认真治理教育乱收费并取得明显成效。 |
监察审计股 高凡标 教育股 孙景明 |
||||
(十四)全面落实了国家和省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生活困难学生的“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政策。 |
支付中心 王伟 |
孙建忠 |
|||
(十五)设立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经费,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在地方教育事业费中专项列支。 |
支付中心 |
财政局 |
目标内容 |
评估内容和标准 |
承办单位 及责任人 |
主体责 任单位 |
责任单位 及责任人 |
负责 领导 |
教育发 展水平 |
(十六)义务教育、学前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协调发展,各类教育基本实现均衡持续发展。按规划积极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 |
各校区校长 中小学校长 幼儿园园长 特教校长 |
县政府 |
教育股 孙景明 体卫股 王恩博 |
张敬瑞 |
(十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达到省定“普九”复查标准,全面推进小学、初中综合评估工作,促进中小学校不断提高办学水平。有独立建制的特殊教育学校,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80%以上。 |
|||||
(十八)积极加强规范化幼儿园建设。学前三年教育入园率达到90%,在规范化幼儿园入学比例达到90%以上。 |
|||||
(十九)积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适龄人口毛入学率逐年提高。 |
|||||
(二十)有一所以上普通高中达到省级示范性高中标准,其他普通高中基本达到标准化高中标准。 |
|||||
(二十一)继续开展扫盲和扫盲后继续教育工作,以乡镇为单位青壮年非文盲率达95%以上,全部扫除15—24周岁的青年文盲。县、乡、村成人教育培训网络健全,广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数和在校生数逐年增加,逐步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规模大体相当。县级职业学校达到合格以上标准。 |
乡镇政府 村委会 职业学校校长 校区校长 职教中心校长 |
县乡政府 |
职成教股 |
张儒民 |
|
(二十二)有独立设置的教师进修学校,办学条件达合格以上标准。 |
进修学校校长 |
县政府 |
人事股 陈丽 进修学校 钮计彬 |
孙建忠 张儒民 |
|
(二十三)积极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中小学校具备满足开设信息技术教育所需的教育设施和教学资源,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基本实现“校校通”。 |
校区校长 中小学校长 |
财政局 |
仪器站 董娜 |
张敬瑞 |
目标内容 |
评估内容和标准 |
承办单位 及责任人 |
主体责 任单位 |
责任单位 及责任人 |
负责 领导 |
教育发 展水平 |
(二十四)1.城镇部分中小学班容量过大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班容量控制在省定最高限额以内。 |
各校区校长 中小学校长 |
教育局 |
教育股 孙景明 |
张敬瑞 |
(二十四)2.中小学布局调整按规划实施,学校布局和校均规模相对合理。经评估认定的不合格学校制定了改造计划,并得到有效改造,办学水平趋于均衡。 |
县政府 |
发展规划股 张成 |
孙建忠 |
||
(二十五)按照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和各类学校标准化建设要求,制定了建设规划,并按规划积极实施。 |
各类学校校长 |
||||
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 |
(二十六)建立健全了校长培养、选拔、培训、任用、交流和考核机制,完善了中小学和职业学校校长负责制,严格任职条件。校长学历合格率达到100%。实行校长任职资格制度和定期提高培训制度,做到持证上岗。中小学校长的选拔任用按省有关规定执行。 |
各校区校长 中小学校长 |
教育局 |
人事股 陈丽 职成教股 苏文桥 |
孙建忠 张儒民 |
(二十七)加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核定公办学校教职工编制,并按国家和省定编制标准足额配齐教职工编制数额,满足教学需要。合理调整中小学教师的学科结构和职称结构。严格实行教师准入制度,凡未取得教师资格证书的人员不得进入教师队伍。 |
人事股 陈丽 |
人事局 |
|||
(二十八)积极推行教师聘任制度,明确教师岗位责任和工作任务,加强对教师政治思想、职业道德、履行岗位职责情况的考核。 |
各校区校 各中小学 |
||||
(二十九)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学历水平。小学专任教师中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比例,城市市区达70%以上,其他县(市)达65%以上;初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达95%以上,其中具有本科学历的教师比例,城市市区达50%以上,其他县(市)达35%以上;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80%以上,其中具有硕士学位或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和中等职业学校中“双师型”教师达到一定比例。 |
进修学校 各校区校校长 各中小学校长 |
教育局 |
目标内容 |
评估内容和标准 |
承办单位 及责任人 |
主体责 任单位 |
责任单位 及责任人 |
负责 领导 |
校长和教师 队伍建设 |
(三十)积极推进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制定了以新课程改革为重点的继续教育规划,建立健全了教师入职教育、学历提高教育、专业化教育、骨干教师培训和校本研训等制度,管理和保障机制落实。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业务素质、教学能力。有计划地培养了一批骨干教师。 |
进修学校 纽计彬 人事股 陈丽 |
教育局 |
人事股 陈丽 |
孙建忠 |
(三十一)建立并完善了县域内教师合理流动制度和城市中小学教师到农村支教制度。 |
各校区 各中小学 |
||||
(三十二)加强教育行政管理干部的培训提高工作,不断提高教育行政干部的研究决策能力和行政管理水平。 |
|||||
教学改革与 教育质量 |
(三十三)制定了区域性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方案,落实了保障措施,形成了有效的运行机制。建立健全了以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为主要内容的科学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不以中考和高考升学率作为评估学校和教师的主要标准。完善了学校自评和督导评估的机制。 |
各校区校校长 各中小学校长 |
教育局 |
教育股 孙景明 教研室 高绍科 督导室 姚坤晓 |
张敬瑞 薛国玲 孙建忠 张儒民 |
(三十四)1.建立健全了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落实了人员。不断改进德育工作的内容和方法,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适应新形势的特点和要求,努力探索并形成了本县德育工作的特色。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
教育股 孙景明 |
||||
(三十四)2.落实了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专项经费 |
支付中心 |
支付中心 王伟 |
|||
(三十五)各类学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和课程计划,积极深化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广泛开展体育艺术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创新教育活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
各类学校 |
教育股 孙景明 教研室 高绍科 体卫股 王恩博 |
|||
(三十六)1.普及实验教学,逐步达到普及实验教学县复查标准。 |
仪器站 董娜 |
||||
(三十六)2.积极推广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按规划逐步达到普及普通话达标县标准。 |
职成教股 苏文桥 |
||||
(三十七)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机构和队伍建设,形成了覆盖县域范围内的教育教学研究网络。制定了教育科研规划,课题明确,人员落实,有相应的科研成果。建立健全了研训一体化工作机制。 |
教研室 高绍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