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作业设计形式与内容

(2014-09-25 18:37:20)
标签:

教育

浅谈作业设计形式与内容
张菁
作业形式的多样化
要提高学生的作业兴趣,改变作业态度,我想首先应从作业的形式着手。传统的作业形式单一枯燥,读写训练量大,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感,且不能有效、全面地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所以,教师应该设计的作业形式应灵活多样,要将单一的文本作业改进为多元的作业,与听、说、读、写、演等训练巡视全面结合起来,各项并重,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下面我把自己经常运用的几种作业形式分成几类:
1、读写积累类
这类作业有名篇名句的摘记,读书心得,时事新闻,课文的续写、仿写等,它可以充实学生的语言素材,积累语言精华,加厚文化底蕴,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2、演说交际类
这类作业有演课本剧,看图说话,课文内容的补说、续说,优秀诗歌、散文等佳作的欣赏吟诵等。如学了《穷人》后,让学生续写;在学完了一些故事性比较强的课文后,让学生排演成课本剧。如学了《将相和》后,让学生试着把这篇文章改成课本剧排演,将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形象,进行二次创造。
3、操作类作业
一位教育家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让学生动手操作,多种感官协同活动,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得更深刻。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布置“特色作业”,发挥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动手操作,使手、眼、脑等多种感观协同活动,让学生的画、说、写、演、读的本领得到尽情发挥。它不仅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而且对所学知识理解得更透彻。通过这些富有操作性和创造性的作业,可以巩固课内知识,拓展课外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和动手能力。
(1)广告设计。
(2)剪集遍创。在学完课文后,为了延伸课堂训练目标,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可让学生采集、剪贴、展评与课文有关的图文,编辑专题手抄报,给全班同学阅读或欣赏,扩大视野。
4、主题类作业
主题型作业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发展,以作业为载体的活动。它把学生作业活动与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在一起,并强调要在一定的情境中完成,它要求学生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又被人称为“长期性作业”。例如,小学阶段有要求掌握一些成语和成语故事,就可以布置一道主题型作业——成语总动员。经过学生一段时间的收集学习成语,在不同阶段安排不同学习展示活动的,如:成语打比拼、成语故事会、成语趣味作文等。
(四)作业内容的丰富化
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一样的。新课标告诉我们,语文的学习要面向生活,应该积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所以我们在设计开发性作业的内容时,就应该充分开发课程资源,力求把课本上的语文转换为学生生活中的语文。既要注意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也要注意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社会性和实践性,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
社会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语文学习和社会生活从来就是水乳交融的。学生要想具备较强的语文能力,单靠课内和书本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学会体验生活,从生活中汲取营养。体验生活,从生活中汲取营养的方法和途径很多,具体做起来要因人而异。体验生活必须做生活的有心人,要学会深入细致的观察生活,而且要在观察的基础上深入地分析思考、感受领悟,并要养成每有所得随时记录的习惯,这样,日积月累,随着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的逐步加深,学生的语文能力就会不断的增强。
2、语文学科和他学科相整合。 
将学科知识与语文作业结合起来。用语文的手段,巩固、深化学科知识,能够更好地发挥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如把常识、美术、音乐、体育等学科与语文结合。这些课的结合,并不是几门学科的简单相加,而是“综合”,从以学科为中心的作业系统转变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作业系统,使相关知识互相促进,各种思维方式融合,提高综合分析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如根据六年级课文要求,布置口语交际作业《介绍我们的家乡》时,可把地方课程里了解家乡的内容整合进来。
3、语文学习向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相渗透。 
学校的教育活动是丰富多彩的,如我们学校每年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学雷锋活动月活动,通过各项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雷锋的精神。如本学期举行的读一本好书;三八妇女节给母亲写一封信;为长辈、老师、同学做一件好事;为社区的环境卫生尽一份力等活动中,学生既从书本上汲取了知识的乳汁,也在各项实践活动中体验了雷锋精神,积累了丰富的素材。教师加以引导,就可以写出佳作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