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作文素材---航天

(2022-06-06 07:37:34)
标签:

高考2022

作文

分类: 作文素材

作文素材---航天

【论据】

227日,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八号运载火箭成功将22颗卫星发射升空,创造我国一箭多星新纪录刷新了长征火箭最短发射间隔纪录!

一次发射多颗卫星,技术要求确实很高,全世界也只有中国、俄罗斯、美国、印度、日本、欧洲航天局等掌握这个能力。但是,卫星多少不是关键,最重要的是发射技术。

【论证】

1.如果长征八号是一辆汽车,这22颗卫星就是乘客,被整齐安放在火箭的整流罩中。升空后,先后完成了12次分离动作,不断变换飞行姿态送到预定轨道。用专家的话说,火箭是跳着芭蕾舞把卫星送出去的

2.卫星拼车上太空,既要安全高效,又得经济实惠,对发射性价比拿捏,考验的是中国航天的真功夫。

 

【论据】

1.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技术负责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副总工程师毛万标,说:20多年的工作时间内,我经历了中国航天的低谷,也执行了长征火箭第100次发射;见证了嫦娥奔月千年梦想的实现,参与了海南文昌发射场的建设,也实现了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的惊世一飞。今天我站在这里,天空和星辰依然在那里。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你不能永远活在摇篮中。我们曾错过海洋,但我们不能再错过宇宙。文昌不是终点,它只是通往茫茫宇宙的起点。

2. 无论是千米之厚的地下、万米之深的海底,还是千万里之远的地球空间、亿万公里之遥的浩瀚星际,都以其深邃的未知吸引着人类永恒的幻想和探索,也开辟着国家间科技、创新竞争的新战场

3. 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拉开了中华民族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标注了中国人民在一穷二白条件下自力更生的勇气和创造力。

【论证】

1.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生活在摇篮中。

2.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3.  太空探索的进步不仅映照着可上九天揽月的豪情,也进一步增强了科技自立自强的信心和底气。经过一代代航天人接续奋斗、攻坚克难,我们取得了以载人航天、北斗导航、月球探测等为代表的标志性成就,不断实现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发展。

4.  从近地轨道到太阳系深处,中国航天器的队伍越来越大,足迹不断延伸。北斗、嫦娥、天宫、玉兔、天问……这些名字背后,是航天发射能力的显著提升,卫星、飞船等航天飞行器技术的持续进步,反映着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有力步伐。太空探索事业的突破和进展,不断夯实着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丰硕成果。卓越不凡的创新进一步激起人们对星空的好奇,而这种热情的向往,无疑又会驱动着探索脚步不断前行。

5.  当世人屡屡追问中国航天为什么能,答案不仅体现在各参研参试单位和全体航天工作者的团结拼搏、执着创新中,也体现在那无数双向往星辰大海的专注眼神中。今天,中国人愈发理解航天对国家发展的巨大价值和梦想对一个民族的长远意义。新时代的航天工作者十分珍惜这种来自全社会的厚爱,并为此全力前行。

6.  面对浩瀚宇宙,人类是渺小的,但人类的探索精神是伟大的。一代代中国航天人以追逐梦想的热情和坚忍不拔的壮志,创造出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北斗精神和探月精神,丰富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彰显了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怀揣不懈追求的航天梦,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一步一个脚印开启建设航天强国和世界科技强国新征程,我们将向着更深更远的太空不断出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