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时评】申贫被拒,不必被“冰花男孩”的情感所羁绊

(2019-12-18 19:36:14)

被拒,不必被冰花男孩的情感所羁绊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20181月,因在上学路上结了一头冰霜,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新街填转山包村的10岁男孩王福满引发各界关注,也被网友称作冰花男孩128日,王福满的父亲王刚奎在网上发文称,自己想申请贫困户的资格,同时给家人争取村中公益性岗位的名额,但是都没有被批准。该村村主任王刚明9日告诉记者,王刚奎家的贫困户评定资料他已经递交过,但是不够评定标准未被获批。

  是否符合贫困户评定对象,是否有资格获取公益性岗位,既遵循着两有三保障的硬性标准,也遵循着有比较才有鉴别的情理法则。在硬性标准上,云南省印发的2019年度《关于进一步完善贫困退出机制的通知》贫困户退出标准中,涵盖了人均纯收入、住房安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饮水安全等几项关键指标。无论是住房安全,还是义务教育,以及王福满每月近4000元的务工收入,对照每项指标不难发现,冰花男孩家没有一项符合贫困户评选标准,未被获批符合事实认定情况,说明当地在执行标准上还是比较严格的。

  至于公益性岗位的获得,需要以贫困户资格作为前置条件,于情于理都不容置喙。同时,总体比较看,冰花男孩的经济状况在当地也算得上比较好的,如果连有车有房”“条件尚可者都可以获评贫困户,取得公益性岗位的名额,势必损及社会公平正义。从法理上讲,冰花男孩的父亲王刚奎有权这么做。这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基本权利,但并不意味着每种申请都会获得通过,每种诉求都会得到满足。从情理上讲,因为有了冰花男孩头顶风霜上学的特殊背景,其父亲申请贫困户被拒后在网上发贴的做法,则让人内心五味杂陈。

  201819日,冰花男孩因为一张照片在网上引起广泛关注。偶然的内部工作照片能引发网络围观,社会良善在其间发挥着关键作用。事实上,冰花男孩固然是个体的模样,却是一个庞大群体的形象浓缩,类其者不知凡几。有过此经历者被勾起了内心感同身受的记忆,无此见历者也被场景所感动,让内心朴素的情感此际充分溢露。

  确切说,云南一扶贫工作者贫困户云南昭通一村民拒绝签字脱贫被通报等扶贫领域的公共事件发生后,对冰花男孩之父申请贫困户被拒的做法,若是没有理性的认识与判断,则很容易被先前朴素的情感所左右,而忽略了对客观事实的尊重。但情归情,理归理,在社会爱心给予冰花男孩们以同情与援助之时,如何避免因为过度关注和呵护,而出现情绪的变化、思维上的改变和价值上的走偏,是当前需要面对和亟待解决的课题。否则,关心、爱护、救助式的给予与保护,就会成为伤害并产生负面示范。

  在理性与感性之间,个体要避免被感性的情感所控制,实现理性的事实评判并不容易。多数情况下,我们极易出现情感上的偏好,并最终导致对事实本身的无视。情感左右下的情绪偏好和认知偏差,会带来某种强烈的暗示与诱导。在情感上,我们反倒不希望冰花男孩的父亲提出权利救济式申请,并陷入利用舆论的嫌疑中。

  此争议真正的价值在于,有了云南一扶贫工作者贫困户云南昭通一村民拒绝签字脱贫被通报的一系列新闻后,在当前这个情感稀缺而又泛滥的时代,如何避免被情感所羁绊,而培育基于事实上的理性情感和公共认知,既是一个素养维度,更是一个文明指向。(唐 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