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7-2012六年高考诗歌鉴赏题型汇总

(2019-08-29 22:50:10)
标签:

2019高考

2020年高考

热点

语基

分类: 诗歌鉴赏

2007-2012六年高考诗歌鉴赏题型汇总

 

年份

          

 

 

 

 

 

 

 

 

 

 

 

2012全国大纲

(唐诗)

二联与一、三两联的不同有什么作用?(内容概括作用)

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析解原因)

2011全国大纲

(宋词)

从词的上下片首句看,该词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简要说明。(线索)

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思想感情)

2010全国

(南朝诗)

该咏物诗描写了素蝶哪些活动,怎样描写的。(内容类概括归纳)

该诗有何含意,采用了什么手法。(思想感情及手法)

2010全国

(宋诗)

该诗表现作者怎样的心情。(思想感情)

你认为该诗在写作上有何特色。(写作特色)

2009全国

(宋诗)

描绘了一幅怎样画面?由哪些景物构成(写景特点)

对后人评价有什么看法(开放性征询意见题)

2009全国

(唐诗)

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什么寓意(写景特点及作用)

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思想感情)

2008全国

(宋诗)

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炼字题)

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诗歌理解)

2008全国

(宋诗)

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炼字题)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绪(思想感情)

2007全国

(宋词)

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思想感情)

从“情”和“景”的角作赏析(赏析诗歌)

2007全国

(唐诗)

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炼字题)

描写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写景及作用)

2006全国

(宋诗)

这诗可分几个层次?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内容类概括归纳)

认为作者在诗中“厚于竹而薄于石” (开放性征询意见题)

2006全国

(宋词)

展现的是一幅怎样画面,作者写为惜春伤怀吗?(写景特点及析解原因)

分析下阕的内容及词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内容类概括归纳、思想感情)

2005全国

(唐诗)

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手法)

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这首诗。(赏析诗歌)

2005全国

(唐诗)

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并说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诗句赏析及思想感情)

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内容类概括归纳、语言特色)

2004全国

    诗)

此诗写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内容类概括归纳、思想感情

 

2004全国

(宋词)

上半阙是如何描写春色的?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 的“闹”字(内容类概括归纳及炼字题)

 

2003全国

(唐诗)

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炼字题)

 

 

 

 

2012四川

(元诗)

赏析第二联中“空”字。(炼字题)

本诗表达怎样感情,选两个意象说明一下。(思想感情及意象)

2011四川

(宋诗)

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人物形象)

对该诗第二联进行赏析。(赏析诗句)

2010四川

(宋词)

“红”“翠”“斜”“叠”对春景描写各有妙处,简析。(炼字题)

本词隐含了怎样的伤感之情。(思想感情)

2009四川

(宋诗)

谈谈诗前两句中“入”和“摩”的表达效果(炼字题)

该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简析(思想感情)

2008四川延考卷

(南朝诗)

诗的前四句是怎样写(内容类概括归纳)

诗人什么样心情?流水比喻什么(思想感情及字词意思)

2008四川非延考卷

(元散曲)

这首元散曲写了几个层次(内容类概括归纳)

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手法)

2007四川

(宋词)

请为这幅画面拟一个标题(标题)

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诗歌理解)

 

 

 

 

 

2012重庆

(元词)

分析诗句的妙处。(赏析诗句)

为什么说“荒却溪南旧钓矶”。(诗歌意思理解)

2011重庆

(明诗)

“客愁”在诗中表现在哪些方面,加以概括。(内容类概括归纳)

指出“吟对沙鸥一怆神”中“沙鸥”意象的作用。(意象作用)

2010重庆

(清词)

简析“片帆如鸟落,江住侬船泊”中“住”的含意。(字词意思)

上下片中“愁”与“笑”是否矛盾。(开放性征询意见题)

2009重庆

(元曲)

“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手法)

曲中某句描写了怎样景色?表达了怎样感情(景色特点及思想感情)

2008重庆

(宋词)

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内容类概括归纳)

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内容类概括归纳)

2007重庆

(唐宋诗)

描写海棠花的哪些特点?使用了什么手法(意象及手法)

二者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思想感情)

 

 

 

 

 

 

 

 

 

2012湖北

(唐诗)

概括邹明府人物形象主要特点,并简析。(人物形象)

赏析第三联中“藏”“透”的好处。(炼字题)

2011湖北卷

(宋诗)

两诗均写江南雨景,但景色有异。前者写(),后者写()。(内容概括)

两诗第三句都描写静止画面,分别说在原诗结构中的作用。(结构作用)

以上两诗前者优美,后者壮美,结合诗句赏析。(赏析诗歌)

2010湖北

(宋词)

分析两首诗词表达感情侧重点不同。(对比分析题)

此诗多处采用对比衬托手法,选两处说明。(手法)

2009湖北

(宋诗)

找出两处暗写“影”的诗句(诗句意思理解)

第二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写景特点)

2008湖北

(宋词)

这首词体现了侯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思想感情)

“夕阳红”意象,请作简要的比较(意象特点)

2007湖北

(唐诗)

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手法)

两首诗各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思想感情)

2006湖北

(唐诗)

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字词意思)

《暮春浐水送别》是怎样融情于景的(手法)

2005湖北

(元杂剧)

描写了所见所想的哪种情景?表现怎样感情(内容类概括归纳、思想感情)

运用了对仗、顶真的手法,简析怎样艺术效果(手法)

2004湖北

(元杂剧)

“失”“阔”哪字更好,解释第三联意思,并分析情与景的关系(炼字题、诗歌意思、情景关系)

 

 

 

2012全国新课标(宋词)

本词的思想感情,写景句作用。(思想感情、写景作用)

诗词意思理解。

2011全国新课标(唐诗)

该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简要分析。(思想感情)

你认为该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情景关系)

2010全国新课标(乐府诗)

该诗描绘了怎样的环境,末句“别路”是什么意思。(环境特点字词意思)

把“旗彩坏”接在“天寒”等后有何发处,表现情感。(写景作用及感情)

2009宁夏海南(宋词)

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写景特点)

(手法、思想感情,题目)

2008宁夏海南

(宋诗)

描扇面中景物。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意象及写景特点)

这首诗哪些描写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诗歌理解及作用)

2007海南

(宋诗)

第二联对第一联的句意起了什么作用(作用)

为什么写琴棋二物?抒发什么样情怀(析解原因、思想感情)

 

   

 

 

 

 

2012山东

(宋诗)

开头两句写了怎样景色,营造怎样氛围。(写景特点)

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意象作用)

2011山东

(唐诗)

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赏析诗句)

诗中“山泉”具有什么品格,借咏山泉表现怎样情怀。(意象特点及感情)

2010山东

(魏晋诗)

诗中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意象特点)

该诗整体上运用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怎样感情。(手法及思想感情)

2009山东

(唐诗)

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作用)

本诗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思想感情)

2008山东

(宋词)

上阕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诗歌内容)

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怎样的感情变化?(手法及感情)

2007山东

(清诗)

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开放性征询意见题)

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手法)

 

本诗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写景特点)

 

结合情感内容,谈谈你的理解(思想感情)

2005山东

   诗)

“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开放性征询意见题)

 

 

  

 

 

 

 

 

 

 

2012江苏

(唐词)

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指什么。(字词意思)

三四句刻画了怎样的主人公形象。(人物形象)

赏析本词的结句。(赏析诗句)

2011江苏

(唐诗)

开头四句从哪三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什么高度评价。(内容类概括归纳)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表达情感及表现手法。(思想感情及手法)

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诗歌思路)

2010江苏

(唐诗)

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由此可推想其他诗词句子。(意象找寻延伸)

一二句“醉别、江风引雨”表达惜别之情,说明。(思想感情)

三四句诗后人评价,具体分析。(赏析诗歌)

2009江苏

(宋词)

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某句修辞。(手法)

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内容类概括归纳)

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思想感情)

2008江苏

(唐诗)

概括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寄寓诗人感慨(诗歌意思及感情)

修辞方法?尾联表达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手法及感情)

2007江苏

(宋词)

蕴含怎样的思想感情运用哪种表现手法(手法及感情)

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诗歌理解)

2006江苏

(元诗)

怎样思想感情?第二句“又”字用得好(思想感情、炼字题)

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手法)

最后两句写得极为感人,谈谈看法(开放性征询意见题)

2005江苏

(唐诗)

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具体说明(诗歌理解)

渲染什么样氛围?表达什么样心情(写景特点思想感情)

哪一句可以使人联想到“知音”的故事(诗歌理解)

2004江苏

(唐诗)

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诗歌理解)

通篇无字,句句有怨情,简要赏析(诗歌理解)

 

 

 

 

 

 

 

2012北京

(明诗)

二道选择题(选择题)

由景及理的写法,拓展到其他诗词。(拓展延伸)

2011北京

(宋诗)

该诗写景叙事平实而富有韵味,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赏析诗歌)

对诗中教育内容和所用教育方式加以概括,联系实际谈感想。(拓展延伸)

2010北京

(唐诗)

简述尾句表达的思想感情。(思想感情)

2009北京

(宋词)

词的风格与宋代哪两位词人比较接近?属于哪一流派(词风)

作者是以怎样的胸怀对待风波险阻的(思想感情)

2008北京

(清诗)

“肝胆”和“阅”各是什么意思(字词意思及思想感情)

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诗风)

2007北京

(乐府)

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内容析解)

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写景概括)

2006北京

(晋诗)

选择题

具体表现什么乐趣,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思想感情)

2005北京

(宋词)

选择题

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思想感情)

2004北京

    

选择题

简要分析《新沙》诗后两句在表达上的作用(作用)

2003北京

    

 

诗与赵嘏的诗在体裁、内容和写法上的相同或相似之处。

(比较题)

 

 

 

 

 

 

 

 

 

 

2012天津

(宋诗)

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意象特点)

自选角度赏析颈联。(赏析诗句)

尾联化用了陶渊明那句诗,表达什么志趣。(思想感情)

2011天津

(宋诗)

三四句中“卷”“吼”有什么表达效果,简析。(炼字题)

结合全诗,赏析“雨势骤晴山又绿”一句。(赏析诗句)

有人说五六句可放在开头,你认为好否,为什么。(开放性征询意见题)

2010天津

(唐诗)

第一首诗描写了什么季节,通过什么意象表现。(季节特点及意象)

两首诗在抒发送别之情同时还表达了什么共同感情。(思想感情)

有人认为两首诗歌表现手法不同,你认为?(开放性征询意见题)

2009天津

(唐诗)

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意象特点)

请赏析“色侵书帙晚”一句(赏析诗句)

谈谈对最后一联寓意的理解(思想感情)

2008天津

(唐诗)

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炼字题)

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写景及思想感情)

2007天津

(唐诗)

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作用)

“一时放春入”表现了怎样的情景(写景特点)

2006天津

(唐诗)

“无数铃声遥过碛”句表现了怎样的边塞景象?(写景特点)

运用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简要分析(手法)

2005天津

(宋诗)

简析“望”在诗中的作用(作用)

简析“大江东去水悠悠”与 “大江东去浪淘尽”表达的不同情感。(思想感情)

2004天津

(唐诗)

第二联“一挥手”“万壑松”表现什么?(内容类概括归纳)

谈谈你对第四联的理解(诗句理解)

2003天津

(唐诗)

 

 

 

   

 

 

 

 

 

2012安徽

(宋诗)

简析诗中诗人形象。(人物形象)

赏析“软”“涌”二字的妙处。(炼字题)

2011安徽

(宋诗)

该诗围绕溪水描绘哪几幅画面,表现怎样情感。(内容类概括归纳及感情)

从虚实结合角度对诗中三、四句进行赏析。(赏析诗歌)

2010安徽

(唐诗)

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析解原因)

该诗使用了多种表现技巧,举出两种并赏析。(手法)

2009安徽

(元词)

“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作者怎样(思想感情

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手法)

2008安徽

(宋诗)

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思想感情

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炼字题)

2007安徽

(清词)

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手法)

分析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思想感情

 

2006安徽

(清词)

 

 

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手法)

 

 

 

 

 

 

2012福建

(宋词)

“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两句描写精妙,赏析。(赏析诗句)

下片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简析。(思想感情)

2011福建

(清诗)

该诗情感丰富,请作分析。(思想感情)

从表达技巧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赏析诗句)

2010福建

(宋诗)

与诗题最呼应的一个字。(字词意思)   另有一个选择题

赏析“隐者”形象。(人物形象)

2009福建

(宋诗)

诗人为什么“厌听棹歌声”(诗歌意思)

从“景” 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赏析诗句)

2008福建

(唐诗)

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赏析诗歌)

 

2007福建

(唐诗)

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开放性征询意见题)

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手法)

 

 

 

 

2012浙江

(唐、元诗)

两首诗都写什么状态植物,以哪个词表达。(内容理解)

简析两诗的表现手法。(手法)

2011浙江

(清词)

该词开篇有何特点。(诗歌特点)

简析画线句子的表现手法。(手法)

2010浙江

(宋诗)

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感情的手法。(手法)

诗人为什么认为“悲虫”也会有“好音”。简要分析。(析解原因)

2009浙江

(元词)

词中某词语的意思。(字词理解)

这首词的写作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手法及思想感情)

2008浙江

(金诗)

用典出处

指出“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赏析首联在写法上的特点(内容类概括归纳及手法)

2007浙江

(唐诗、元曲)

意象、思想感情

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手法、语言特色)

2006浙江

(元曲)

意象

分析却原来侬住所蕴含的思想情感(思想感情)

2005浙江

(唐诗)

意象

用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荷”,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手法、思想感情)

2004浙江

(唐诗)

分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炼字题)

有人认为二者兼有。 你的看法(开放性征询意见题)

 

 

 

 

 

 

 

2012辽宁

(宋诗)

作者初见嵩山是什么心情,怎样表现。(思想感情)

“数峰清瘦出云来”妙在何处,清瘦有何内涵。(赏析诗句、字词意思)

2011辽宁

(宋诗)

从画境、真景及两者关系对该诗进行赏析。(赏析诗歌)

古代有人批评该诗说要别人提醒后才悟,你认为。(开放性征询意见题)

2010辽宁

(宋诗)

第二联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什么情感。(诗句意思及思想感情)

前人认为该诗妙在“若即若离”,你同意吗?(开放性征询意见题)

2009辽宁

(宋诗)

诗中有三处写到,请就此作简要赏析(意象特点)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思想感情)

2008辽宁

(元曲)

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手法)

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作简要赏析。(赏析诗歌)

2007辽宁

(唐宋诗)

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具体说明(诗歌意思)

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简要分析(思想感情)

2006辽宁

(宋诗)

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作用)

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作用)

2005辽宁

(宋诗)

两诗借此营造什么氛围?表达怎样的心绪(写景特点及感情)

一用“应有”,一用“犹有”,哪个更好? (炼字题)

2004辽宁

(宋词)

“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哪个字更恰当? (炼字题)

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开放性征询意见题)

 

 

 

 

 

2012湖南

(唐诗)

从题材来看,该诗属于什么诗。(题体判断)

从意境营造角度赏析全诗。(赏析诗歌)

2011湖南

(明诗)

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本诗。(赏析诗歌)

2010湖南

(宋词)

赏析“蓑”“映”二字好处。(炼字题)

简析下片抒发的思想感情。(思想感情)

2009湖南

(宋诗、元曲)

分析秦诗理趣、元词情趣是如何表现的(诗歌理解)

起句与结句颇有艺术特点(手法)

2008湖南

(唐诗)

诗都有一“愁”字,但其在诗中的含义和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字词意思及作用)

2007湖南

(唐诗)

赏析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感的(诗歌理解)

 

 

2005湖南

(唐诗)

两人的处境与心境是有所不同(思想感情)

2004湖南

(唐诗)

 

 

 

 

 

 

西

2012江西

(宋词)

概括“杨柳“”飞絮“意象内涵,及情感。(意象特点及感情)

比较该词与其他词的异同。(比较异同)

2011江西

(宋诗)

该诗首联写景抒情有什么特点。(写景抒情特点)

指出诗中某句用典出处,表现了作者怎样思想感情。(思想感情)

2010江西

(宋诗)

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意象含义)

诗中两句是否矛盾,为什么。(开放性征询意见题)

2009江西

(唐诗)

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思想感情)

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其独到之处(赏析诗歌)

2008江西

(唐诗)

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赏析诗歌)

2007江西

(唐诗)

都写到了“伤心”,诗人为什么伤心(析解原因)

对比分析试题

 

广

 

2012广东

(元诗)

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手法,简析。(手法)

“一晴生意繁”是何意思,体现在哪儿。(诗句意思)

2011广东

(宋词)

诗中描写春天最美好时节是什么时候,简要说明。(内容类概括归纳)

结合全词,分析词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思想感情)

2010广东

(宋词)

简析“隔”的双层意蕴。(字词意思)

从虚实角度分析词的上片或下片。(赏析诗歌)

2009广东

(唐诗)

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思想感情)

分别选三词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作用)

2008广东

(宋诗)

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2007广东

(宋诗)

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意象)

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炼字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