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阅读写作】具体概括和抽象概括

(2017-10-15 09:46:21)
标签:

杂谈

还记得童话故事《桃太郎》的大致情节吗?
假设桃太郎的故事真的发生过,现在要求你为雅虎头条拟一个13字以内的标题,你会怎么写呢?
小孩子一般都是很不擅长“概括”的。
他们更习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具体的描述。
比如像下面这样:
有一个老爷爷和一个老奶奶。
老爷爷去山里的时候,
老奶奶去河边洗衣服了。
然后一个大桃子就顺着河水漂了下来。
切开桃子以后,桃太郎就出现了。
按照这样的顺序来讲述整个故事。
这可称不上是概括总结。
首先,我们来简单概括一下吧。如果不考虑字数限制,大概就是下面这样的。
少年“桃太郎”诞生自老奶奶从河边捡到的桃子里。他决定帮助村民驱除那些惹是生非的恶鬼,于是便带着黍粉团子前往鬼之岛。路上又遇到了狗、猴子和野鸡的桃太郎抵达鬼之岛后打败了恶鬼,带着宝物回到了村子里。
这快有100字了吧。
接下来我们再删掉那些可有可无的信息和专有名词。
诞生自桃子的桃太郎和狗、猴子、野鸡一起前往鬼之岛战胜了恶鬼,带回了宝物。
已经概括得很精练了,但就这样也有34个字。还需要缩减到一半以下。
这样一想你就会发现,本来觉得很重要的“诞生自桃子”“鬼之岛”等关键词,以及“狗”“猴子”“野鸡”等动物其实并不涉及故事核心,不过是一些细节而已。
再把这些省略掉,稍微变动一下,就能缩减到13个字以内了。
桃太郎与同伴成功击退恶鬼。如果换成一种模板意识,就可以进行抽象概括。还是《桃太郎》的故事,如果对它进行抽象概括的话,就会是下面这样:
少年和同伴踏上旅途,最终有所收获。
     以这个抽象概括为骨架,再添上一些别的具体信息,就有可能形成一个全新的故事。
    大家一眼就能看出来,漫画作品《航海王》就是在同样的框架上进行创作的吧。除了《航海王》以外,各位应该也能想到很多结构相似的漫画、电影、小说等。其中还有很多畅销作品,这足以说明,人们对这种剧情结构有多么热衷。也就是说,只要以这条抽象概括为基础,稍微修改一下具体的设定,就完全有可能诞生新的畅销作品。
    如果再将“少年”进一步抽象化为“主角”,就能够以“少女”或者“老爷爷”为主角创作新的故事情节了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