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作文素材(人物类4):冯唐----实事求是地自恋,让别人闹心去吧
(2016-07-30 22:48:27)
标签:
2017高考北京备考人物冯唐 |
分类: 作文素材 |
2017高考作文素材(人物类4):冯唐----实事求是地自恋,让别人闹心去吧
冯唐是个奇人。
医生、作家、商人,这三种身份同时放在他一人身上,毫无违和感。
理科出生,协和医科大学妇科肿瘤博士毕业,阅女人无数。
为了消除内心的肿胀,他写小说,写杂文,写诗,满纸荷尔蒙味道,发愿写“中国最好的黄色小说”。
文化圈的人不喜与名利场沾边,他反倒一头扎进商海,到美国念MBA,做麦肯锡合伙人,大型国企的高管。
他在世俗生活中活得游刃有余,深谙规矩,不反抗,亦不妥协。随手干了一连串牛逼的事——
学生时代,从没考过第二。托福满分,GMAT750分。
在麦肯锡时曾帮助大公司转型把集装箱业务减少到40%并顺利度过经济危机。
能在几分钟内迅速计算出杭州“印象西湖”一个月的门票销售额有多少,误差不到10%,这个成绩至今无人超越。
《人民文学》“未来20大家”TOP20榜首,荣登“中国作家富豪榜”。
李银河毫不掩饰对他的欣赏:“私心里还是觉得当代写作者中王小波第一,冯唐第二,不管作协怎么说,不管诺贝尔奖怎么发。”
“你的核是什么呢?”
“坚持自我,坚持本性,任他风吹雨打,一百年不变。”
在微博上,冯唐的简介只有两个字:诗人。
他给自己的评价是:诗歌第一,小说第二,杂文第三。而市场销量与评价恰恰与之相反。
四十岁刚过的时候,他出版了《冯唐诗百首》,创立了超简诗派,却不被诗歌圈子认可。
去年,他翻译泰戈尔的《飞鸟集》,一下子被推到了风口浪尖,译作出版不到半年被召回下架。
他不在意排山倒海的指责,一如既往地、实事求是地自恋,贯彻九字箴言: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脸。
“被不被认可这件事,更多应该留给更大尺度的时间和更多的人心。等人类文字史长到几万年,长到《诗经》《唐诗三百首》《朦胧诗选》都被归为上古诗歌,那时候再看,不迟。”
“无论这个诗歌圈子怎么说,我不用卧轨、不用早夭,‘春风十里,不如你’这七个字在我活着的时候就已经在讲汉语的地方口耳相传。想到这儿,我忍不住,笑出声了。”
他被诟病最多的地方是自恋,似乎已是新一代自恋的宇宙代表。
其实,这“自我感觉良好”、“不怕做事”的性格是他妈给的。
冯妈是纯种蒙古人,八十多岁的老太太,爱穿一身大红裙,天地不怕,喝起酒来很猛。说话用吼的,不会用感叹号以外的标点符号。
用冯唐自己的话说,“慓悍。大器。茂盛。”
她与家人的日常是打嘴炮、吹牛逼和炫富。高冷傲娇、大言不惭。
说自己一生的悲剧始于因为好色嫁给了冯爸。
对冯唐的哥哥说,因为你是我生出来的第一个儿子,我的“使命”就是把屎拉进你的命里。
一言不合就喝酒,“信不信我一不留神喝死你个小王八羔子?”
冯唐将所有继承的野性、自恋、狂妄与情色倒进文字里,“耍流氓”。
生活中则保持礼貌,内向、安静、儒雅——这点像他爸。
问他为何会有这样的反差,他答不矛盾:
“内向和自恋不矛盾——反观内心,我依旧在,吾道一以贯之。
安静和狂妄不矛盾——静若处子,动如脱兔,文武之道不过如此。
儒雅和情色也不矛盾——唐伯虎左手画山水,右手画春宫,都是唐伯虎。”
在机场候机时,冯唐见缝插针地接受采访。
在长达十五年的时间里,他每周工作80到100个小时。一天的生活是个简单的循环,酒店-机场-会场-机场-酒店。
这两年工作量锐减——每周40到50个小时,不算少,但至少有更多时间用来读书写字,赏玩器物。
他说自己越忙碌,就越想自己身边的东西都是高品质的、美的,一件耐用的美物,可以是生活的一部分,让日常生活更加精致。
小时候,他受到的教育是,物质是不好的,应该强调精神。可活了大半辈子,他越来越清楚,物质本身就可以传递精神。
古器物容易给人通灵的时间。
所以他念旧,爱读古书,爱明清家具,收藏古玉,收购老宅。
用文字打败时间,用美器消磨必定留不住的时间。
“人是需要点精神的,有点通灵的精神,否则很容易出溜成行尸走肉,任由人性中暗黑的一面驱使自己禽兽一样的肉身,在时间做一些腐朽不堪的事情。”
因为有精神在,有笃定的核,从医,从商,从文,都不改初心,持道而行。
至于理想中的生活,一杯好咖啡,几泡好茶,跑步十公里,几个高效的会议,一个短午觉儿,一顿小酒,一次好性爱,一卷《资治通鉴》,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