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作文快速练习法
(2015-05-30 22:06:50)
标签:
2015高考备考冲刺作文练习快速提分 |
分类: 作文技巧 |
考前,作文快速练习法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材料涉及的基本内容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艘货船卸货后返航时,突然遭遇巨大风暴,老船长果断下令:“打开所有货舱,立刻往里面灌水!”水手们担忧:“往舱里灌水是险上加险,这不是自找死路吗?”但还是半信半疑地照着做了。虽然暴风巨浪依旧那么猛烈,但随着货舱里的水位越来越高,货轮渐渐地平稳了。船长告诉那些松了一口气的水手:“一只空木桶,是很容易被风打翻的,如果装满水负重了,风是吹不倒的。船在负重的时候,是最安全的;空船时,才是最危险的时候。”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题目自拟。③不少于800字。
人要时刻肩负责任
责任或许只是杜甫的一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身处贫境,仍念寒土,这是顶天立地的责任感。一语道破对天下的忧虑,一语倾出他广博的胸怀,正是杜甫这种忧国忧民的责任感,虽屡遭贬谪,怀才不遇已不沉沦;虽箪瓢屡空,环阻萧然,亦不改其志节。“出师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感慨之中他抒出自己的志向;“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呼吁之中他寄予自己的期望,恩泽后世无数书生骚客,教其以爱己之心爱人,甚至爱人超乎其己。沉重的责任感使杜甫勇于面对动荡的社会,用广博的胸襟容纳百川,他毅立为一座灵魂的高山!
责任或许只是史迁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目的。为到后世回望的眼神不再迷茫,为了搭起历史与历史精神的殿堂。史迁的坚持源于他的责任感,使他虽遭腐刑仍不彷徨。奋笔疾书,史删成岭,他成就了永恒的辉煌!
一个人的责任感不能用大小去恒量的,它涵盖了目标定格的角度,精神价值的尺度。它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它是李密“乌鸟私情,愿乞终养”的忠孝,它是苏轼“壮年出使白发归”的愚忠;不管千古兴替,时刻谨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那么身边这些挫折在我们眼中还值得一屑吗?
架起生命的航帆,拿出礁石的坚韧,带上厚重的责任,迎着海风,勇敢向前吧!
评判过程:
一、画出题目中的材料在文中出现的位置,看清出现次数。
这篇文章中,引用文题中所给材料的次数仅有开头一次,且引用之后,并无分析,得到的中心论点亦是十分生硬(空与满是否是一种责任?)。且不论立意是否最佳,是否符合题意。仅从此看,便可称为“泛话题”作文,即从材料中“任意”抽取一点进行展开论述,仅在开头(有的是开头和结尾)引用一次(穿靴戴帽)题目中的材料。若改为《谈##》,也未尝不可。上述文章改为《谈责任》又有何妨?
这样的写作是危险的,是容易脱离材料,另起炉灶的。
二、画出材料中的人物(主体、客体),从不同角度进行立意,罗列之后取交集或一一排除,确定最佳立意。
如:一艘货船卸货后返航时,突然遭遇巨大风暴,老船长果断下令:“打开所有货舱,立刻往里面灌水!”水手们担忧:“往舱里灌水是险上加险,这不是自找死路吗?”但还是半信半疑地照着做了。虽然暴风巨浪依旧那么猛烈,但随着货舱里的水位越来越高,货轮渐渐地平稳了。船长告诉那些松了一口气的水手:“一只空木桶,是很容易被风打翻的,如果装满水负重了,风是吹不倒的。船在负重的时候,是最安全的;空船时,才是最危险的时候。”
老船长:经验、责任、果决……
水 手:经验、服从……
船 :空与满……
这则材料,更多强调了空与满的关系。老船长(满、、有经验、度过险境>)水手(空<<无经验、束手无策>),船(空<<危险>)(满<<安全>)。这应该是最佳立意。而责任这一立意,仅是其中一个角度,且欠佳!
三、画出文中的叙例部分,并看它们是不是与材料中的示例形成类比
类比可以简单的表述为:原材料A+B=C 叙例A’+B=C’
如题目中材料:在危难时刻+责任=度过险境(平安) 责任不变,但情境应当类似!
而叙例中,杜甫和司马迁的事例显然不能与题目中的材料(老船长的事例)形成严谨的类比。
这一过程,看的是思维的严密性,层层说理是不是深入、透彻、符合逻辑!
三、四、五三段,论述、由点到线进而到面。例举了责任的表现形式及内心的思维状态。
但此三段和题目的关系何在?与首尾的关系为何?
这篇作文的分数你能给定了吗?高考中你会再写这样的作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