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把诺奖得主当女婿只会适得其反
美国科学家埃里克•白兹格是今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得主之一,其妻吉娜中学时就读于安徽蚌埠一中。于是,蚌埠一中近日打出电子屏告示,内容为:热烈祝贺我校女婿埃里克•白兹格范荣获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10月15日人民网)
死乞白赖地拉名人来给自己长脸的事,其实还真不少。杨利伟成为中国首位飞上太空的飞行员后,其女儿的幼儿园居然在学校里拉出了这样的横幅:祝贺我校的学生家长杨利伟同志成为中国首位成功飞向太空的宇航员。可谓让人大跌眼镜。
而旅游景区在争着跪舔名人时,则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更加大胆无节操了——人物形象为“大淫贼、大恶霸、大奸商”的西门庆,到了现在,居然也会被山东阳谷县、临清县和安徽黄山市争着抢,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而不论是争诺奖得主,还是争杨利伟,亦或是争西门庆,所透露出的,无非是骨子里那一股坐等靠的懒惰思想和爱慕虚荣,总以为只要千方百计地与名人沾点亲带点故,就可以抬高自己的身价,从而引得“好汉”来投。
蚌埠一中将诺奖得主视为自己的女婿,无疑也遵循了这样的惯有思维。只是“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时间空间条件发生变异后,借名人长脸就有可能适得其反了。
一方想让另一方相信自己所说,要么说的是真的,要么听者无法求证(信息匮乏),要么听者毫无辨别能力。虽说埃里克•白兹格的老婆的确毕业于蚌埠一中,但女婿的说法完全是牵强附会;而在如今这个信息时代,即便是小学生也会上网,也会求证。并且,堂堂中学生,自然有辨别能力。
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此事没出倒好,一出就会引起副作用。从现在的舆论来看,舆论完全将此事进当成了笑话、掉节操之事来看待,不仅没起到学校想要的正面宣传,反倒偷鸡不成蚀把米。
作为这一事件最主要的目标人群,在校学生估计也不太会买账,因为中学生既叛逆也有鉴别能力,即便相信这女婿的纯度达到了百分百,也懂得“过去的已过去,现在的要把握,未来还需努力”的道理,不会因此而对学校另眼相看,或是从而骄傲自满,靠着虚荣心过日子。要知道,中考高考摆在那儿,敢因此而放松吗?
(文/王祥)
(版权声明:本文为华龙网原创首发,版权所有。转载时请务必标注来源“华龙网”和作者姓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