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佛教石窟之发祥地——新疆库车克孜尔千佛洞

(2016-11-06 12:45:35)

上篇写到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馆藏的几片中国新疆龟兹克孜尔千佛洞壁画,所以特地找出以前去参观克孜尔千佛洞时拍的照片,与大家分享。

克孜尔千佛洞位于新疆库车与拜城之间的木扎特河谷北岸的明屋达格山山麓,这里距库车约70公里,距拜城县克孜尔乡约9公里。

库车与拜城一带古称龟兹,是古西域36国之一,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佛教很早就传入这里,大约从公元34世纪开始,佛教徒就在这里建立寺院,开凿石窟,前后相继长达约600年的营造,使这里成为了一座巨大的石窟群,至今这里仍有236个大小不一的石窟。这些石窟的主要用途,或为供奉佛菩萨,或为僧人居住,或为储藏物品,或为安葬圆寂僧人的遗骸,但大多是为供奉佛菩萨的。由于年代久远,石窟中的塑像基本无存,但却留下了近万平米的壁画。遗憾的是这些壁画中,完整的壁画少之又少,还有近1/4的洞窟的壁画约500平米,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被德、日、英、法、俄等国窃取。德国盗走最多,面积达300多平米,现存柏林博物馆。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也藏有几片。

可以说克孜尔佛教艺术对中国西北以及中原的佛教艺术的影响是巨大的,这里开凿石窟最早,开创中国佛教石窟之先河,为后来的佛教石窟开凿提供了模板。而且从印度来传经布道的僧人大多经过这里后再到西北或中原,所以这里也是印度佛教传到中国西北、内地的中转站。

这里还出过一位中国佛教史上举足轻重、被誉为中国佛典四大翻译家之一的重要人物——鸠摩罗什大师。经他翻译成的汉文佛典共35部,约300余卷,可以说早期中国佛教在南北朝后迅速发展、壮大,与鸠摩罗什大师的佛经翻译是分不开的。佛法僧三宝中,佛经是人们认识佛教、了解的唯一或重要途径。由于鸠摩罗什翻译的经典信、达、雅、准,至今仍被奉为嚆矢,今日佛教徒每天课诵的《佛说阿弥陀经》《金刚经》等经典都出自鸠摩罗什大师之手。

那次我们是从库尔勒前往克孜尔的,这里交通极为不便。我们上午8点多从库尔勒出发,下午2点来钟才到库车,在库车匆匆吃了午饭,又继续赶路。正好赶上那里在修路,一路上,我们的车基本是在河道里行驶的,颠簸前行,异常艰难。一路上,到处是光山秃岭的雅丹地貌。到下午5点多才到达克孜尔石窟,好在新疆太阳下山要比内地晚好23个小时。

石窟坐北朝南,前面一片湖光山色,渭干河从石窟前流淌而过,石窟的西南是一个水库。尽管参观的游客不多,但是我们仍被分成每10人一组,由当地导游带领上山前往石窟参观。虽然有200多个石窟,壁画面积约1万平米,但是那时对外开放的石窟仅仅只有10来个,能看到的壁画少得可怜,可以用巴掌大小来形容,破坏非常严重,。就是在这种情形下,相关部门为了保护起见,还是让导游带着我们打开一个石窟,参观几分钟后出来,再把门锁上,接着去参观下一个石窟。不知现在是不是开放得多一点。

最为可笑的是,壁画都被保护成这个样子了,还不许拍照,说是闪光灯会对壁画保护造成影响。以前使用镁质闪光灯,由于镁的燃烧以及强光,对壁画保护有影响或许可能,现在都使用电子闪光灯对壁画有影响纯属是无稽之谈。在山下的小卖部里,就出售着各种版本的克孜尔壁画画册。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很多石窟只要给点钱,就随便拍,要不日本人怎么会出版了那么多中国石窟的画册呢。前不久有报道说,敦煌石窟特意邀请了百来名记者带着闪光灯在石窟内拍照,据说影响并不大。当然,现在你要有钱,也应该是能拍的。闪光灯会对壁画保护造成影响,不知是什么砖家做出这样的结论。

由于窟内不让拍照,所以仅仅拍了几张石窟外景,就没有石窟内部的照片。好在现在网络发达,从网上下载了几张。还有就是前几年北京举办园博会时,在新疆展区拍了几张仿造的克孜尔石窟及壁画,还有就是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拍的几张克孜尔石窟壁画残片。

这一趟克孜尔之行,非常辛苦。我们在这里参观的时间仅仅约40分钟,然后就继续赶路,由于司机道路不熟,来回绕道。天色渐黑,披星载月,到深夜近2点才到达阿克苏。一天行程约700公里,将近18个小时。

大漠戈壁荒滩


孤零零的凸起的土堆,不知是烽火台还是佛塔




到接近石窟的地方才渐渐有了绿色
渭干河从石窟前流过

236个石窟中,仅仅只有这几个窟对外开放,但还不是这几个都开放,还是选择性地开放



石窟下面的鸠摩罗什大师铜像,感觉和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中的这尊像很相像


离开石窟,前往阿克苏的路上,一路披星戴月
下面的克孜尔石窟壁画拍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下面是北京园博会新疆展区仿造的克孜尔石窟壁画



下面克孜尔石窟壁画来源于网络
此壁画题材来自“度乐神喜爱犍闲婆王”,与上面临摹的壁画是同一个内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