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十五篇  夜半钟声的象征——张继《枫桥夜泊》赏析  王述尧

(2013-07-04 13:54:23)
分类: 诗歌评论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见于【】高仲武编中兴间气集》卷;《全唐诗》242卷)

 

张继字懿孙襄州人登天进士第检校祠部员外郎分掌财赋于洪州髙仲武谓其累代词伯秀发当时”。诗体清迥有道者风今存诗一卷而《枫桥夜泊》是张继最杰出作品。

“月落”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从起到降落的过程,是一种时间的暗示。“乌啼”、“霜满天”乃是这月落之夜所听到的最撕心裂肺的啼叫,象征着一种不堪和难耐,以及在这霜夜落月前和落月后体会到的愁怨。红色的“江枫”、“渔火”,在这霜天的月下,皆是引愁之具,而“愁眠”实乃“江枫”、“渔火”的内涵,而“江枫”、“渔火”本身也是“愁眠”的“物化”。“姑苏城”是人们梦寐以求的地方,而“寒山寺”那夜半的钟声,实在也是姑苏城的灵魂和精神,而那精神的本质其实就是“客愁”。其精神的内涵,实在就是那“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也是“客船”、“姑苏城”和“寒山寺”。那夜半的钟声是这一切意象的灵魂和中心。如果说客人在船中睡去,所有的一切便失去其升华的余地话,也许这不眠之愁正是作者的精神之具。那精神的象征——夜半钟声,并非传递“客愁”,乃是传递一种灵魂,一种佛家的精神。虽然并不温暖,虽然有点清冷,但那真是一种升华后的精神存在,直透诗人的心扉,也浸润着读者的灵魂。这夜半的钟声悠扬地传来,通过作者的神妙之笔,一直传递到现代。这钟声实在透露着唐人的文化精神,也透露出唐代佛教的精神气质。

此诗的精神本质其实就是“客愁”。全篇的诗意全在此二字,但却不说出。

“对愁眠”三字为全章关目。明逗一“愁”字,虚写竟夕光景,辗转反侧之意自见。(《碛砂唐诗》

此诗在音韵上亦“高亮殊特”,乃太白遗响。(参见《大历诗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