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小学语文创新作业的布置策略

(2014-05-11 23:12:16)
标签:

教育

文化

分类: 教育研究

           浅谈小学语文创新作业的布置策略

                       余洁

    在语文教学中,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巩固和运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摇篮。新课程观明确提出:教师是课程的管理者,同时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现代教学理念更加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因此,要想让学生对作业感兴趣,乐于做作业,教师应不断更新观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研究,把学生从堆积如山的作业中解放出来,给学生以思维的时间和空间,不给学生造成负担,这是改革学生语文作业的首要条件。

一.目前我国小学生语文作业布置主要存在问题

   1.机械地重复,缺乏趣味性

   小学生抄写作业过多的现象多见于语文教学。一般一册课本安排30左右的篇文章,每课生词在715个左右,除去略读课文学生每学期须掌握200个左右的生词。有的老师不去寻求有效的引导学生记忆生词的方法,而是机械的抄写,据调查每课的生词学生都会抄写510遍。有的老师更胜一筹,学完第一课后抄写生词35遍,学完第二课后加上第一课的一起抄写35遍,学完第三课后加上第一二课的一起抄写35遍,依次类推,一个学期下来第一课的生词至少需抄写90遍,第二课87遍,第三课84遍……还有的老师为了惩罚完不成作业的学生,竟命令学生“一个生词抄写一页”,少则10个生词,多则达30个,而一本笔记本的页数也不足30页。像这样简单地,机械的,重复的作业不是孩子们所喜欢的,他们也只是像个战士般地接受命令,然后机械地去完成这些作业任务。当然,以这样的学习态度去完成作业,作业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以至于不少学生都有了一手握两笔的奇闻怪谈。

    2.形式单调,缺乏创造性。

 语文教师布置语文家庭作业时往往是“抄、背、练”“老三套”。抄,即抄课后的生字生词,抄课文;背,即背课文及词语意思;练,即练生字组词,词语造句,书后问答题。由于形式呆板、内容枯燥,学生失去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中年级的学生开始进行简单的写话,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就是写几句通顺的话或者是写日记。而对于高年级的孩子就是让他们练习写作文。还有的作业不外乎就是读读课外书,积累一些好词句,作读书笔记等等。这样的作业形式过于单调,缺乏创造性,学生作业的积极性也不高。

   3.内容枯燥,缺乏目标性。

  现在很多小学多采取巩固练习,很多老师并不清晰自己在布置作业前后所要达到的既定目标和教学效果,人云亦云。别的老师这样我也这样布置,这是对作业训练缺乏精挑细选的表现,只是把手里的《练习册》《一课一练》等作为万能作业,使大部分学生都处于应付检查的层面,很少有学生真正的认真独立的怀着充分的兴趣去完成作业。

 

   4,额外的增加作业量,负担重。

这里所说的家庭作业负担重,并不是来自于学校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而是来自于家长给孩子布置的作业。面对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很多家长意识到,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孩子只有在不断地学习中才能在社会上立于不败之地,谁都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当减负的呼声来临之时,一边是学校要求老师减少家庭作业,一边是家长给学生加重作业负担──《黄冈密卷》、《一课一练》、《同步练习》、《作文起步》、《举一反三》……,翻来复去地让孩子练习,或者是让孩子疲于奔波于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学珠心算、学钢琴、学古筝、学英语、学阅读、写作……孩子的周末往往过得仓促而紧张。虽然知道孩子很辛苦,但家长也显得很无奈:“现在竞争这么激烈,别人都在学,我的孩子不学点儿东西怎么行,怎么能和别人竞争!”如此一来,我们的孩子其实仍然没有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脱出来。

   5作业布置形式化,缺乏实践

   在语文课本中生字新词、重点段落、课后练习以及作业本上的题目等构成了语文作业的重要内容,教师布置作业大多着眼于巩固已经学过的知识比如;重复抄写生字新词、进行形近音近字的组词、造句、背诵等。而要求学生将学过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从而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作业比较少。叶圣陶先生说 :“苟重出而悉如前样,或将使学生生厌,则无妨同其旨趣而异其方式焉”。因此,设计作业应由“重现式”向“发展式”转变,把原本枯燥的作业练习变为生动而有趣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过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得到独创性结果。这样,作业才能“吊”起学生的“胃口”,使学生一看作业内容就来劲,就跃跃欲试想去做作业。

    6.  作业布置“一锅烩”,缺乏层次性。

    这种现象是指教师常常不顾学生具体差异,不管有些学生是否已经掌握,另一些学生是否能够接受,布置作业一律同样要求,因而作业中利于学生发展的成分很少,学生所作无用功较多。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学生的身心发展由于天赋与后天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的差异,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别的作业,必然是学生的能力发展方面受到遏制,同时,这样的作业形式往往使后进的学生的课业负担加重,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对自己失去自信。

二.作业布置的原则与策略。

    1.作业布置量要少而精。

     例如,生词的教学,要对重点词语进行把握,提高教学效率,让孩子们尽量在课堂上就能掌握生词生字,而后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进行复习23遍也就可以了,这正好符合新课程标准多读少写的要求。最重要的是作业不能仅限于教材的练习,要突破教材的局限,要多让学生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例如,语文作业,多让学生去读书思考,多让学生搜集整理资料,多让学生写观察日记等。

   2.作业形式要多样化,具有趣味性

使作业从单一的“写”的形式中走出来,听、说、读、写全面开花,并将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制作、游戏以及参观访问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巧妙结合,让作业富有趣味性,具有吸引力。例如《特殊的考试》一课,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再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小组合作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演一演,它将比一切的语言文字更深刻,可以极大的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秘密,那就是对学习有兴趣。

    3.作业应注意知识与能力的综合性

    老师在布置作业时,应精心设计,不仅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升华,而且也要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会学语文。如低年级小朋友,语文学习以字词为主。由于字词学习单调、呆板,对于抄写更是提不起兴趣。这时,老师可让孩子们课后回家将生字抄写变为和父母一起将生字制成谜语,拿到课堂上和老师、同学猜。孩子们对于动画片、故事、配画书籍百看不厌,教师便可鼓励孩子们记下动画片中的一句歌词、一个题目、一个人物;对于故事中的生字,激发学生多问,多读,并抽出一定课余时间读故事。还如电视中的广告,有的孩子背得滴水不漏,路边的招牌,学生也会时常指点指点,这都是学习字、词的好机会。老师适当引导、点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真正把静止不动的作业变成动的、活的、有用的。才能有效的促进课堂教学,真正让学生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4.作业应于生活紧密相连,注重实践性

     生活即教育”,语文从根本上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作为课堂教学的外延,也应该是生活的外延。把语文作业仅仅封闭在课本内,一切为了语文课本服务,切断学生于社会、与家庭的联系是不可取得。因此,布置作业应该把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作业成为联结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的纽带,让作业生活化、社会化,人文化。如利用“母亲节”让学生为自己的妈妈过节日,可以为妈妈献一首歌儿,可以为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还可以自己做张贺卡写上祝福献给妈妈。教师节,鼓励学生自己制作小制作,或画一副画写上最喜欢的话,献给最敬爱的老师。重阳节,布置学生为社区里老人过节等,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受到关心他人,尊敬老人的教育。

    5.面向差异,注重层次、自主

教师必须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我们设计和布置作业也应该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力争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

三.几种值得借鉴的国外小学生作业布置。

   1. 重实践,有趣味。

   国外小学生的作业多不多?多,但非常有意思,重在实践。和睦小学校长金英今年六月随团到美国短期考察,与当地小学交流。她的感触颇多。“美国小学生作业也多啊!但这些作业非常有意思,重在实践,提高小学生的能力,培养孩子的兴趣点。”金英说,在美国,小学老师布置的作业很有实际意义,作业内容延伸至社会,让孩子主动接触社会。  比如,一堂数学课,老师简单教授了一些数学理论知识后,布置的家庭作业却是让孩子到银行里去存钱。再比如,英文课后,以一个新闻事件为例,让孩子回家去搜集各大媒体怎么报道这个事件,看看媒体的表述,怎么写新闻。

    2.重能力,紧扣生活,

    日本小学生的家庭作业比较简单,低年级的小学生作业充满趣味,如刷牙表,一天早晚刷牙之后在表上画个圈;还有“牵牛花成长表”,学校要求家里养一盆牵牛花,一早小孩就给牵牛花浇水,开一朵花就在表上涂个颜色,过一段时期,大家把自己的花带到学校来,只要没有枯萎就算完成作业了。还有老师布置的作业要大家查一下自己居住的地区有几个图书馆,有几个老人设施,还有推荐自己喜欢的博客等。小学生的家庭作业还有这样的内容,写“爸爸妈妈联络记”,观察父母的言行,写自己的感想。当然老师也要求学生把自己所写的给父母看,听听父母的反应。日本的小孩从小就养成讲礼貌的习惯,在小学生的作业中,就要求学生礼貌待人,早晨上学路上要笑脸与人打招呼,回家和妈妈一起做饭,感谢妈妈每天为家人做好吃的饭菜,爸爸回家来迎接,说声“辛苦了”。

    3.体验失败滋味和经历的作业。

  英国家长:“多布置一些能够让孩子体验到各种失败滋味的作业。”

  孩子做某件事失败了,英国家长不会索性不让孩子做了或干脆自己包办,而是再给孩子一次机会。比如孩子洗碗时将衣服弄湿了,他们就会指导孩子再来一次,教给孩子避免失败的方法。

   4.让学生充分体验快乐的作业。

    加拿大家长:“给孩子最好的作业便是让孩子学会玩。”

  加拿大的父母给孩子们布置的作业就是让他们轻轻松松地玩,在玩中思考,比如通过做游戏获得知识等,让他们在玩中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5.辩论味十足的作业。

     德国家长:“让孩子与大人争辩是一项很重要的家庭作业。”德国家长认为,两代人之间的争辩是让孩子迈向成人之路的重要一步。因此,他们经常鼓励孩子们就某件事与父母争辩,让孩子们自由地发表意见。

   6.综合性很强的作业

    美国一小学的几种作业设计独具特色,综合性很强。

    A.打开盛放杂物的抽屉,列出22种名词和称呼;

  B.运用华盛顿卖除臭肥皂的故事撰写一个30秒钟的广播稿,要插入他作为将军角色的有关4个事实;

  C.在室外坐5分钟倾听各种声音,再花5分钟听那些你能听清的声音,选出你最喜欢的5种声音,根据其中一种写首诗;

  D.为学校安排10种新的课程,给校董事会成员写一封信说服他们执行其中的一种;

  E.列举答案是5410个不同问题、情境。

  类似上述的题目需要学生将两种完全没有关联的事实或概念联系在一起,综合不同场合、学科和资源中获得的信息,进行综合思考。

  7.注重生命体验的作业。

  这是一位中国留学生妈妈文章中记录的孩子曾有过的几次家庭作业:

  A.自己准备东西,明天郊游;

  B.3个以上的小朋友一起玩;

  C.听老人讲过去的事情;

  D.让妈妈抱3分钟。

  看似简单的作业寓意着深刻的内涵:充分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实际,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悟,注重学生独立性的培养,还有历史的教育,尊重老人的教育,亲子情感的培养,人际交往的学习。

    8.注重生活技能的作业。

英国柯尔津治小学家庭作业:家长带孩子一起烤面包

  伦敦北部柯尔津治小学的校长雪莉·博费认为:孩子要把学习当作乐趣,而不是苦差事。在她的学校,有关计算、语法、拼写的作业量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关于制作模型、参观博物馆、烹饪和参观艺术活动的作业。一项作业要求家长带孩子一起烤面包,还有一项要学生了解本地概况。

    9.培养调查能力,动手操作的作业。

加拿大小学生的一项作业:开个受顾客欢迎的袜子店

  在国内从教小学数学五十余年的一位老师在赴加拿大探亲之后,记叙了外孙的一次作业:如果你要开一个受顾客欢迎的袜子店,需要收集哪些资料?要调查哪些人?提哪些问题?你从调查中得到了什么结果?请写出调查报告。

  她的外孙一共设计了三个问题;你喜欢长袜还是短袜?你喜欢白袜还是彩色的袜子?你喜欢棉织袜还是丝织袜?调查了家里和邻居中的老人、中青年人、儿童,包括男人和女人,得出结论:一般人喜欢短的、有色彩的、棉织的袜子,而女士们喜欢丝织的长袜。所以,如果要开店进货,既要进短的有色彩的棉织袜,也要进一些长的丝袜。

这项作业重在培养学生的调查研究、动手操作的能力。小小的一个作业,好比是一项课题研究。

 

     小学语文作业如何进一步改变现状,在有效性作业的设计上有突破性进展,关键是在设计常规性作业的同时,根据新课改要求更应设计自主性作业。要把实践性、趣味性、开放性、人文性、可行性融于一体,这样就能把学生从封闭的语文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融入学校、家庭、社会广阔的天地中去锻炼,去实践,从而实现语文学科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做到学科间融合,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