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植树问题》片段反思第三小学熊光敏

(2018-12-26 16:45:18)

《植树问题》片段反思

第三小学   熊光敏

片段:(100米换成20米之后进入探究阶段)

一、原来的教学设计:

(三)、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1、自主探究

(假如小路全长20米,每隔5米栽一棵。小路一侧会有多少棵树?)

下面请同学们独立思考,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探究。

教师搜集学生不同的研究结果)

2、汇报交流

下面谁想为同学们展示一下你是怎么探究的?

师:你有什么问题吗?是啊!同样是20米的小路,每隔5米栽一棵,为什么栽的棵树不同呢?

你能给你研究的这种植树方案起一个名字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两端都栽、只栽一端、两端不栽】师:学到这里你有什么发现吗?

2、发现规律

    教师播放课件:

1)师:为了更加形象、更加直观,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课件演示。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小组合作完成记录单,看看你有什么发现?植树棵数与间隔数有什么关系?

【渗透一一对应思想,引发现间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

2)指导学生列出算式,说明算式的含义。

3)如果这条路长30米,每隔5米栽一棵,小路一侧会有多少多少棵树?(学生独立解题,说明算式的含义。)

如果全长100米呢?利用这一发现验证课前的猜想。

(学生运用规律,验证课前的猜想。)

二、课上的教学环节:

1、出示题目:小路全长20米,每隔5米栽一棵。小路一侧会有多少棵树?

2、自己探究:学生画图,标出间隔和棵数

3、找三位不同思路的学生板演。

4、让学生自己讲解思路

5、教师课件展示,重新整理学生的思维过程

6、依据课件填写记录表,发现棵数和间隔数的规律

7、依据规律列式解决20米、30米、100米等问题。

三、精彩片段

1)我觉得学生自主探究阶段很精彩;

因为题目没有固定如何栽树,只是告诉了一侧,所以学生们出现三种不同栽法,(两端都栽,只栽一端、一端不栽),这样就真正的体现了学生依据生活实际来学习数学知识,体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决策略,然后通过学生板演,讲解,最终把三种不同的思路综合在一起,更利于学生接受。这样比提前告诉两端都栽更能体现学生的发散思维,更利于学生的自主探究。我觉得更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2)学生填写活动记录单的环节很精彩;

课件展示之后,让学生自己填写记录表,同时让学生自己发现总结棵数和间隔数的规律。虽然找规律有点难度,但是通过自己填写表格,自己思考,学生能更好的理解规律,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示了棵数和间隔数的关系,有的用公式,有的用语言叙述,这样是学生自己的理解,比教师直接给出规律更好。

活动记录表

总长

间隔

间隔数

棵数

植树类型

20

5

 

 

两端都栽

20

5

 

 

 

20

5

 

 

 

棵数和间隔数有什么关系?

1、(两端都栽)                                       

2、(                                              

3、(                                             

四、感悟

通过这次讲课,我觉得要相信学生,要让学生有自己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多给学生一点探究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把学生真正的放在主体地位,这才是数学教学的本真所在-----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